孟姓名人性格共同特徵
作者:孟子鄒
由於歷史上的原因,二千多年來,孟姓名人中出現了各式各樣的人才,他們有不同的命運和機遇,但是他們的性格中卻含有明顯的相同的特點,而這些性格特點往往影響著孟姓名人的處世之道和生活道路。
孟姓名人的性格特點可以歸納為幾個方面。
勤奮好學
孟姓名人極大多數都是勤奮好學的。
孟姓的祖先周公就是一個好學不倦的人,他創造了封建的禮樂制度,他還寫下了大量的政治論文。這些論文的基礎必須積累大量的知識為前提,可以說,周公為了學習探索治國的正確方法花費了很多的精力。
思想家孟子自然不用多說,也是勤奮的人。孟子對他撰寫的《孟子》一書中引用了很多的歷史故事,孟子對這些歷史故事信手拈來,可見他歷史知識的淵博。
劉備時的大司農孟光,是一個無書不讀的人。
孟浩然在《書懷貽京邑同好》一詩中寫道:“唯先是鄒魯,家世重儒風。詩禮襲遺訓,趨庭霑末躬。晝夜恆自強,詞翰頗亦工。”這些詩詞可以說明孟浩然是一個勤奮好學的人。
史書上記載,漢隱士孟敏、東晉孝子孟宗、東晉隱士孟陋、宋太尉孟元、信安郡王孟忠厚等人都是無書不讀的人。
孟姓名人由於勤奮好學,閱讀的書範圍極廣,所以在中國歷史上文化上出現的名人層出不窮。
勇於創新
孟姓名人勇於創新。他們創新的特點是把已經學過的知識進行分析歸納,從而產生了新的知識。《孟子》一書曾經對讀過的書籍中總結經驗,然後歸納出一句警世名言:“盡信書,不如無書”。孟姓的名人中死記硬背讀書的人很少,所以大多是把書讀活,而不是讀死書。這樣的讀書方法給孟姓名人有了創造的空間,他們在知識的海洋自由的翱翔,為中華民族增加了很多的知識和財富。
經過創新,孟姓名人在各個方面得了許多的文化和物質財富。例如:
孟子是中國第一個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思想家,他是中國早期的民本主義者。
孟詵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醫學家,他是第一個寫食物養生的人,他寫的《食療本草》至今還在食療方面具在指導意義。
孟浩然是唐初第一個描寫山水的詩人,他寫的詩現在的少年朋友讀起來還是十分清新自然,流傳於當今社會。
五代十國後蜀皇帝孟昶,在中國歷史末代皇帝中,下臺時第一個受到萬民慟哭的人,其中慟絕者有數百人。可以說,歷史上下臺的皇帝中沒有一個人能象孟昶一樣得到人民如此的悲傷。
孟太后是南宋基業的開創者,她執政時扶持趙構為皇帝,又粉碎了苗傅的軍事政變,為南宋開創了一百五十年的天下,艱險程度自然可知。但是,她自己不貪名利,一生之中清貧樸素,這樣的太后也是歷史上唯一的女性。
孟珙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傑出的軍事家,他指揮著弱小的南宋軍隊,打敗了當時號稱世界第一蒙古騎兵,並收復了失地。他不是僅僅靠單純的軍事抵抗,而是靠靈活多變的戰略戰術,外交、間諜等多種手段運用,才取得了如期的效果,孟珙死後,南宋不久就滅亡了。孟珙之前,蒙古軍隊被打敗,幾乎沒有發生過。孟珙還研究《易經》,撰寫有《警心易贊》,可見他是一個好學不倦的人。
孟稱舜是一位戲曲家,他是關漢卿之後,洪昇之前,這一時間段最有影響力的作家,有戲曲《桃花人生》傳世。
愛民意識
二千多年來,在孟姓名人中,出現了一件事很奇怪,有很多孟姓名人都樂於為老百姓做了實事,並得到了老百姓的衷心的擁護,特別是某些地方官吏,由於任職時老百姓做了許多的好事,離職時老百姓都捨不得他們離開,史書上記載他們也是人民的清官,他們的心中真正具備了為人民服務的意識。在孟氏家族中,幾乎找不到一位貪官汙吏,這件事真的很驚奇。
孟氏家族中的名人為什麼具備為人民服務的意識?這主要給孟氏文化的淵源有關。從孟氏家族的先祖說起,孟氏家族的先祖就是為民辦實事的人。
后稷是堯時的農師,他和人民一起,種植了農作物,從此以後,老百姓不再飢餓了,后稷被尊,為百穀之神;
公劉秉承后稷的德業,不圖安逸,夙興夜寐,全力提倡農耕,使老百姓豐衣足食,國力富足,而公劉時周民族周圍的,其它民族卻是貧窮落後的狀態,公劉由於關心人民的生活,使周民族首先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古公繼承后稷和公劉遺志,仁惠愛民,積德行義,開墾荒地,耕田教稼,深得人民的擁護,他為周王朝最後的消滅商王朝奠定了基礎。
周公旦繼承了后稷、公劉、古公的遺志,繼續做了為人民服務的事情,使剛剛取得全國政權的周王朝贏得了民心。周公還在《毋逸》一文中對關心人民生活的重要性,更有自己的一番理由。其中有:“其在祖甲,不義惟王,久為小人於外,知小人是依,能保施不民,不侮鰥寡,故祖甲享國三十三年。”大意是:殷王祖甲,他的父親武丁要廢除他的兄長而立他為商王,他認為是不仁義的,就在就在老百姓中間生活,由於給老百姓親密接觸,他知道了老百姓需要的是什麼,所以能保護老百姓的利益,施惠給人民大眾,不欺負沒有丈夫或者是沒有妻子的鰥寡老人,因為祖甲治理有方,所以祖甲當了商王長達三十三年。
慶父之後,孟氏起姓,孟文伯、孟獻子、孟僖子先後在魯國執政,也為人民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到了著名思想家孟子的時代,孟子又繼承了后稷、公劉、古公、周公旦真誠地關心人民生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並又有了創新,提出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觀點,孟子認為不會人民辦事的 國君,象夏桀王、商紂王這樣的暴君,人人可以誅殺他們。孟子還提出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觀點,再一次強調了得人心的重要性。《孟子》一書,絕大部分都是強調為人民服務的重要性。
從孟子以後,歷代的孟氏名人都十分注意關心人民的生活,竭盡最大的努力,化一生的心血,做一些為人民服務的事情。史書記載已經十分詳盡。
東漢時浙江上虞孟嘗,關心一位寡婦無辜被冤死,歷盡艱辛為她奔走呼冤,結果寡婦的冤案得到了平反。孟嘗還在廣西合浦擔任太守時合理地養殖珍珠,收益特別迅速。一年後,老百姓安居樂業了當地無數饑民被救活了,人民也安居樂業了。孟嘗也因此獲得“廉能生珠”的美名。孟嘗離職時,當地的老百姓都苦苦挽留不讓他離開合浦。
北齊時河北平陽孟業,擔任東郡太守時,由於治理有方,為人民辦實事,有一年獲得了農業大豐收,其中有一莖生出了九顆麥穗的奇異現象,解決了老百姓的飢餓問題。孟業為了人民的事情,得罪了皇帝,被撤職。成千上萬的老百姓護送孟業回家,又有數百人向皇帝請示給孟業復職,最後皇帝給孟業恢復了職務。
唐朝常州刺史孟簡,修鑿古孟河、泰伯渠,工程完工後,從此,滾滾長江之水進入了大運河,灌溉了常州及附近的四千餘頃土地,太湖流域的莊稼因此旱澇保收,糧食產量明顯的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明顯的提高,同時,船隻還可進入長江,有利於水路的交通運輸。從此,“蘇湖熟、天下足”太湖流域成了全國最富裕的地方。孟簡在擔任越州(今浙江紹興)刺史的時候,決定疏通河流,修理纖道,孟簡修理的纖道是紹興歷史上最早的纖道。紹興的古纖道又稱纖塘,是古代船工背纖用的道路,工程竣工後,從浙江省紹興市到蕭山市的河流疏通了,一百多里長的纖道也建成了。
孟簡為民造福的工程就銘記在人們的心中了。
五代十國的國王孟昶,他做了很多關心人民生活的事情,並寫下了大量關心人民的文章,其中有他的著名作品《戒石銘》中曾寫到:“爾俸爾祿,民膏民脂。為人父母,罔不仁慈,勉爾為戒,體朕深思。”這些感人至深的語言,深深地體現了作者的拳拳愛民之心。在孟昶的正確治理下,成都物價低賤,文化繁榮,老百姓生活富裕,所以孟昶被趙匡胤的宋朝軍隊俘虜後,成千上萬的老百姓都去哭送他,其中慟絕者有數百人。
北宋太尉孟元擔任滄州(今屬河北)知縣時,滄州靠近渤海,當地老百姓的生活主要依靠販鹽為生。由於黃河決口,黃河流域的老百姓買不起鹽了,滄州人民只好餓肚子,眼見得要流浪了。孟元和士兵節衣縮食,把節餘的糧食全部向當地老百姓交換食鹽。這樣,孟元和他計程車兵雖然餓了肚子,但滄州的老百姓避免了流浪。
南宋太尉孟德戴,紹興(公元1131至1162年)年間,南宋軍隊與金軍混戰,天下大亂,有一年是饑年,到孟德戴家去吃飯的人有數萬人家,孟德戴家裡自己也沒有什麼可吃的食物了,孟德戴只好把僅有的一點慄煮成糜粥,分配給饑民,自己也和他們同喝粥,為此,孟德戴救活了數萬人的性命。
孟氏名人為民辦事,成了孟氏家族的家風,代代沿襲,至今還保持著這個珍貴的家風。
情義至重
孟氏名人中,特別是重義氣,講感情,把情和義看得至關重要。
漢朝初期,農民起義領袖張耳投降了漢軍劉邦,劉邦封張耳之子張敖為趙王,趙王部下貫高謀反,趙王受到牽連。在趙王被逮捕時,在全國上下都接到命令,有跟從趙王的人罪滅三族。但趙王的傭人孟舒自願帶上刑具,穿上囚服,以罪犯的身份護送趙王到長安。此時,他早把個人生死置之度外,誰料到孟舒不僅沒有處死,還能升級擔任雲中太守。孟舒是一個十分講感情的人。
唐元和九年(公元814年)八月,孟簡的同學、詩友、侄子孟郊,路過河南省靈寶縣時病死,終年六十四歲。孟郊才華橫溢,一輩子懷才不遇;死後,孟郊家庭十分貧窮,其妻生活極其困難。孟簡心裡非常難受,感慨地說:“孟郊生前,我沒有能力推薦他做官,致使優秀的人才得不到應有的作用。孟郊死後,我一定要撫卹他的家屬。”從此以後,孟簡毅然承擔了扶養孟郊妻子裴氏的任務。當時有人評論說:“孟簡真的有長輩的風範。”從這些小事可以看出,孟簡也是重義氣的人。
孟氏名人中重義氣、講感情的事情還有很多。孟氏名人講義氣的特點是待人真城,真心誠意地幫助他人,特別是在別人困難的時候,所以孟氏名人給人的幫助是能看到真正的幫助內容的,沒有虛假的成份。
說話直率
春秋戰國至今,大部分的孟氏名人說話直率,不注意場合,因而導致了因言取禍的悲劇。
春秋戰國時,思想家孟子是一個說話直率的人,他見梁惠王時,當面指出梁惠王的關心人民生活是“五十步笑百步”,他指責齊宣王:“四境之內不治,則如之何?”《孟子·梁惠王下》。孟子的說話直率,導致了他一輩子懷才不遇,沒有受到王侯的重用。
三國時蜀國大司農孟光,說話鋒芒逼人,在公開場合指責大將軍費禕,費禕心裡很不高興,認為丟失了大將軍的面子。但表面上還是敷衍:“老先生說得好,謝謝|謝謝|”不久,朝廷給大臣升官時就輪不到孟光了,資歷比他淺的年輕人也提拔到他的前面。後來,孟光被免了官。
康朝詩人孟浩然,在詩人王維家中,與當朝皇帝李隆基相遇,李隆基讓他作詩,由於孟浩然他講了真話,作出了“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的詩句,得罪了皇帝,一輩子只是一個布衣,沒有當官。
南宋信安郡王孟忠厚,與當朝宰相秦檜是親戚,都是北宋神宗時的宰相王珪的孫女婿,秦檜得勢的時候,幾乎所有的親戚都想攀附秦檜這棵大樹,而孟忠厚單獨同秦檜作對,竟然被秦檜免除了職務。直到秦檜病死以後,孟忠厚才重新任職。
明朝官員孟秋,擔任職方員外郎的職務,監督山海關的防禦工作。明朝政府十分腐敗,山海關的防禦工作顯得非常的松馳,這樣造成了後金的間諜可以自由的出入,導致大量的情報洩漏。孟秋到任後,採取了嚴厲的措施,山海關關內的防禦工作才有所改善,但因此也得罪了一些有權有勢的人,被人中傷。萬曆九年(公元1581年),孟秋遭到免職,遣回老家。
孟氏名人因為講話不恰當,給自己帶來了許多不利的因素,或者被朝廷免職,或者得不到提撥,這類故事還有很多。即使是三國時諸葛亮品行端正的大將軍費禕,也不高興提升忠心耿耿的孟光。這些故事說明孟姓名人中有講話太不講究策略的缺點。
文人居多,大官人少
自從孟姓誕生以來,孟氏家族中出現的名人,文人佔了大多數,當官的人相對較少,當大官的人更少,當宰相的人幾乎沒有。
春秋戰國時的思想家孟子,從小就學習治理國家的內容,長大後一直想在 國君面前施展一下才華,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但由於性格上的原因,說話太直率了,得罪了國君,結果一直得不到重用。一生之中始終沒有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
唐代詩人孟浩然,原打算經過“晝夜恆自強”的方式,實現他的治國理想,但是他沒有找到如何做官的方法,所以一輩子只是做平民老百姓,終身沒有當過一點官。
唐代詩人孟雲卿,不僅詩歌寫得好,而且還具有通濟之才(通濟之才指濟世安民的才華),可是一生之中幾乎沒有做官,僅做了一個校書郎,品位九品小官。
南宋信安郡王孟忠厚,雖然是一品大官,但由於得罪了當朝宰相秦檜,一生之中幾乎沒有掌握過實權。
孟氏名人中,雖然也出現過孟觀、孟懷玉、孟珙等一代名將,但是這些將領往往同朝廷的權臣產生了或多或少的糾紛,因此始終得不到朝廷的充分信任,所以也實現不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孟氏名人中,雖然也出現這孟知祥、孟昶二位皇帝,但是孟知祥、孟昶二人的皇位,並非是靠皇帝后唐莊宗提撥得到的,大部分是靠自己打拚出來的,換句話說,江山是靠他們自己奪取的。唐末軍閥孟方立、孟遷的情況也是一樣,他們的軍閥地位是從軍閥成鄰手上搶過來的。
孟氏名人為什麼當官的人少,也許是孟氏家族的家教有關。孟姓的祖先孟子,曾提倡“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強調“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這方面的思想往往會導致孟氏名人出現品行端正,作風正派的人才,但是他們不會在官場上隨機應變,處理不好同上級的關係,往往從官場上被人擠下來。其中,有些人一直想當官,但是確實不會做官,甚至連小官也做不了。因此,孟姓名人做官的人很少,做丞相的幾乎沒有。
結語
以上講到了孟姓名人的性格特點,其中好學不倦,為人民辦實事,不善於官場上奉迎和投機,是孟姓名人最顯著的特點。但這僅僅是代表部分孟姓名人特點,概括得不盡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