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屏興起兩年多時間後,似乎逐漸開始邁上了走量的道路。
隨著雙十一到來,各電視廠商都在加大優惠力度。在11月1日當天,小米、榮耀、OPPO等品牌都公佈了相關戰報。在此過程中,我們發現,最初以中高階大屏產品切入市場的華為、榮耀、OPPO等企業,此次雙十一期間甚至將一些產品的價格降到了2000元區間。
隨著步入智慧屏階段的網際網路電視市場進入新一輪競爭,回頭看華為、榮耀、OPPO等新晉電視玩家近兩年的產品佈局,在立足高階的同時,主動搶佔中低端產品市場,似乎正在成為其共同的選擇。
價格下探的智慧屏
雙十一期間,不少電視產品都在儘可能地下探價格。以華為智慧屏SE系列中SE 55標準版為例,在華為京東自營官方旗艦店中,到手價僅為1699元,這也是目前華為智慧屏系列中價格最低的產品。根據店鋪資訊顯示,這一產品是店內平板電視熱銷第一名。
據瞭解,華為智慧屏SE 55標準版是華為今年首次將智慧屏價格調整至2000元以內。需要指出的是,這一產品於今年10月份上市。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這款產品很大程度上就是面向雙十一大促推出。
其實,對於新晉電視玩家而言,電視產品的價格下探並非雙十一才開始。9月底,榮耀舉辦了榮耀智慧生活新品釋出會,推出了榮耀智慧屏X2系列,包括43英寸、55英寸、65英寸三個尺寸,其中43英寸的首銷價格僅1799元。此次雙十一期間,榮耀智慧屏X2 55英寸在淘寶榮耀官方旗艦店的最低到手價也降到了1939元。相比原來的“定義大屏五大標杆”的榮耀智慧屏X1系列,X2系列無疑更加“接地氣”。
與之類似的還有另一個大屏跨界玩家OPPO。2020年10月,OPPO首次進入電視領域,推出了S系列和R系列的智慧電視產品,前者定位高階旗艦,後者也主要面向中高階市場。而今年5月,OPPO推出了K9系列產品,覆蓋43英寸、55英寸、65英寸等多個尺寸,43英寸的價格則下探到了1799元。至此,OPPO的電視產品也完成了高階到低端的全面覆蓋。
不難看出,從中高階產品切入,再逐步延展至低端,最終實現高低端並行,是近幾年跨界而來的電視玩家們共同的路徑。
而這一現象,既是一種必然,畢竟如果要覆蓋更大的市場、更多的使用者,足夠有誘惑力的價格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品牌也可以擴大銷量。同時,也是一種對標,比如網際網路電視市場的資深玩家小米,早已完成了電視各價格區間、各尺寸段的全面覆蓋,驗證了這一策略的可行性。
當然,對小米、華為等企業而言,高低端產品並行的策略,其實也早已在手機市場上得到過驗證。如今,隨著各電視企業產品線的逐漸豐富,也意味著各方將進入更加激烈的競爭環境中。
價格下探的背後,還有什麼?
經過前些年的市場洗牌,電視市場已經更加成熟,大機率不會再出現瘋狂補貼的價格戰。但隨著各方入局,尤其是跨界玩家的增多,品牌間的競爭自然也將越來越激烈,而圍繞價格的競爭無疑將是最主要的競爭維度之一。
根據我們近兩天對京東平板電視熱賣榜的觀察,在前十名熱賣產品中,處於2000元以下價格區間的產品很多時候都有著最大的佔比。在天貓電視機好評榜前十名中,2000元以下的產品也有著最大的佔比。
雖然近幾年電視大屏正逐步向著高階化演進,但從相關資料以及電視廠家的產品佈局中也可以看到,低端產品同樣有著不小的接受度和市場空間,而這也是各電視企業主動下探價格的關鍵因素。
不過,隨著近幾年智慧屏、智慧屏等概念的普及,智慧互動、智慧攝像頭等早已成為這些產品的標配,比如最具代表的智慧攝像頭,還進一步延展出了視訊通話、大屏社交、AI健身等功能。暫且不論這些功能是否在使用者側有足夠多的使用場景,但起碼在很大程度上培養著使用者對電視大屏的重新認知,即從看到玩、到用。
可問題是,更便宜的價格對應著更低的配置,隨著電視價格的下探,尤其前文提到的一些價格下探至兩千元以下的智慧屏產品,往往是不配攝像頭的。這無疑削減了智慧屏的“智慧”屬性,畢竟智慧屏們的主打賣點之一,就是由智慧攝像頭延展出的相關功能。
所以,對廠商來說,推出價格較低的電視產品可以豐富自身產品線,擴大銷量;對使用者而言也是喜聞樂見,可以有更多選擇。但如果站在產業的角度,這些相對低端的產品對於培養使用者習慣、改變使用者認知,帶來的作用卻會有一定的縮減。
更進一步,廠商們近幾年紛紛入局電視市場,甚至讓智慧屏、智慧屏等概念成為產業潮流,都是看準了萬物互聯時代智慧家庭市場的廣闊前景,電視大屏作為家庭場景中最主要的顯示螢幕,接下來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但經過兩年多時間的發展,在硬體、功能,甚至商業模式等方面,市場上的智慧屏們其實並沒有與此前的網際網路電視產生明顯區別。而且,產業對智慧家庭場景的打造目前也處於初級階段,生態尚不完善且較為分散,短時間內難以衍生出更大的價值。這都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企業們只能回到曾經網際網路電視階段的老路上,圍繞價格做文章。
當然,近幾年電視大屏市場的智慧化、價值化演進成果不可否認,但對行業而言,如何在價格之外,進一步挖掘更多產品競爭維度和價值增量,或許才是更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