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大清光緒十六年(1890)起首鑄廣東七錢二分至宣統三年(1911年)所鑄大清銀幣壹圓,短短20年間,從中央到地方,因為利益糾葛、兩圓之爭而帶來的幣制之亂,堪稱之最。直至宣統二年頒佈《幣值則例》,宣統三年才開鑄了全國統一的大清銀幣,這在中國近代金融貨幣史上留下濃墨重彩一筆,具有深遠意義,對後世民國期間的幣制產生重要影響。
而設計精美的大清宣三系列也成了錢幣收藏的熱門品種,除了最終選定為國幣的“曲須龍”外,其餘四款備選試鑄樣幣“短鬚龍”、“大尾龍”、“長鬚龍”、“反龍”,無一不是錢幣藏家追逐納藏的物件。儘管四款宣三樣幣中“反龍”鑄額最多,但因設計精美,因此它受追捧的程度也非常高,也一直是國內外拍賣中國錢幣部分的貴賓。
和其他大清宣三系列樣幣一樣,“反龍”於1911年由度支部天津造幣總廠試鑄,未正式發行。根據字面兩旁粗花瓣邊葉的紋理不同,又分為陽紋和陰紋兩個版別,其中陰葉更為罕見,兩個版別“反龍”齒邊也明顯不同。早在耿愛德(E.KANN)所著的《中國幣圖說匯考》編號第225的文字中,也提到“反龍”有花葉花朵設計的不同,分為兩個版別。
而“反龍”(Reversed Dragon)的說法是相對於當選為國幣的“曲須龍”而言,兩款錢幣方案在龍身的朝向上是相反的,因此得名。“反龍”從龍頭、龍身到龍尾呈逆時針方向,整個龍圖佈局合理,龍身、雲朵、龍珠、壹圓中英文非常和諧,可以說是宣三系列最好看的一款樣幣。而且龍尾是隱現於雲朵之中,是大清宣三系列中唯一一枚“見首不見尾”的樣幣。
可以說,“反龍”在美學設計上幾乎沒什麼可以挑剔的地方,而且和其餘三款宣三樣幣相比,單從鑄額上來看,“反龍”應該是除去“曲須龍”外鑄造量最大的,這也使得“反龍”有一定的數量來確保“群眾基礎”。但可惜的是,“反龍”最終還是沒有被清廷正式認可。除去其他一切原因,本人認為,“反龍”至少在以下兩個方面的原因,使其無緣國幣。
封建王朝對儀式化方面極為重視,如長幼、尊卑、主次等。所以“反龍”的龍就顯得太過“張牙舞爪”,威猛有餘、儀態不足,作為貨幣上面的標誌符號,這或許是官方無法接受的;其二,“反龍”顧名思義,反則不正,不正則不順,中國傳統龍身都是順時針伸展,歷朝皇帝龍袍上的龍,都是如此,“反龍”因為這條理由被否定並不奇怪。
儘管如此,但憑藉大清中央國幣候選的身份、鑄造精美的身段,“反龍”還是倍受錢幣藏家的鐘愛,而相對更加親民的價格,也讓它不像“長鬚龍”一樣一直飄在雲端。在首席收藏論壇,臺灣藏家愛泉世家曾展示PCGS評分目前第一的SP65反龍,魚和方舟也曾分享品相無瑕的SP61反龍,而這兩個主貼,也理所當然都引來了諸多泉友熱烈評析。
近些年,“反龍”在國內外的各大拍賣會上也經常亮相,並有不錯的價格體現。在29日凌晨剛剛結束的GoldBerg2014年1月拍賣中,一枚原味PCGS-SP.XF反龍以31000美金落槌。而在3月底即將舉槌的SBP2014香港春拍中,也有一枚原味包漿的PCGS-SP62反龍上拍,SBP給出的落槌價估價是7-9萬美金,此枚註定將引來實力藏家的激烈廝殺。今天就為大家分享到這裡,感謝大家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