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涉MAF180的人,幾乎都會說這樣的話:為了達到心率要求,我不得不把配速壓倒10,甚至12——相當於步行5-6公里的時速。一旦再次跑起來,心率還是快速超標。”
其實說到底,還是有氧基礎不穩固的緣故。
打有氧基礎當然可以有很多途徑,它是其中一種訓練方法。它比較方便衡量。當透過其他訓練打好有氧基礎後,也可以拿它當測驗題。
Maximum Aerobic Function,字面意思,就是最大有氧功能的意思。
有人說,這是“最大有氧能力”,我個人不認同這個說法。
如果是指“可以靠有氧功能進行最長時間運動的極限”,那應該是無氧閾值了,根據Polar給出的指引,就是在5區下線(4、5區分界)。而在低強度區,“乳酸產生明顯高於靜止狀態的最低限度”,是在3區下線(2、3區分界)。所以,這個簡單的片語,實在不能翻譯成“最大有氧能力”,只能理解成,最大限度地,讓有氧能力發揮功效的意思。
為了避免爭拗,就叫原文MAF吧。
MAF180的基本原理,是用180減去年齡,得數確定為上線,上線再減去10為下線,跑步時控制在上下線之間,儘量靠近上線。
根據自己的狀態,可以進行加減5的調整,也可以不調整,
我根據自己現在的狀態,不客氣地加了5,調整後,發現得出的讀數,與原來的心率1區上線很接近,為了方便訓練中檢測,我把Maf180上線值作為1區上線,原心率1區下線沒去管它。(正常訓練時,1區的兩個邊線基本上也不大被關注,一般都在2區的中上區間。)
既然正常訓練時,1區的上下線不大會用到,為什麼還要這麼做個取齊調整的動作呢?僅僅為了方便專門做MAF180時,只需要直接盯住不要超過1區上線就可以了,方便在手錶上觀察而已。
跑一小時MAF180的緣起
我剛剛開始打算“認真地”恢復運動——七、八年前吧——的時候,曾經在朋友的建議下,跑過MAF180。與文章開頭提到的“有人說”很像,稍微動動,心率就高,只能走。
後來也就沒有再用MAF180的方法了。
七、八年前開始的“重拾運動”的計劃,進行得不嚴謹,所以沒有什麼心得,純粹是“儘可能抽時間運動”而已,既無規劃,也無心得。
直到最近一年多,才算下決心改變原來的作息和生活狀態,並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這期間,對於有氧基礎比較重視,且經過去年、今年在平臺上的測試,成績不錯。加上近期有朋友問起這個MAF180話題,決定親身跑一小時,作為實測。
表現令我吃了一驚
做好了“心率會壓不住導致不得不中途徒步走”的心理準備,正如以前嘗試過的那樣。沒想到全程都在勻速跑,偶爾在快速過燈口時心率會高一下,但總體很平穩,並沒有為了壓心率而需要故意放慢的時候。而且最終表現也相當漂亮——
配速640!全程平均心率128!基本都貼著MAF180心率數(對我來說,就是1區的上線)在走!
我承認,我多年前嘗試了以後,因為自己的心率實在無法落在要求的區間,而放棄使用MAF180法,此後再也沒有嘗試過,這是我第一次跑一個完整的MAF180,且表現令自己滿意。
事先設想的“哪怕慢到走,也儘量照著心率去做”的情況並沒有出現。相反,全程跑得很流暢。
一點小小的感悟
有氧基礎是跑步這件事情的地基,這點應該是所有跑步愛好者應該確立的共識。MAF180,從本質上來說,也是訓練和檢驗有氧基礎的一個手段。
1、它是不錯的訓練手段
MAF180是一項訓練手段,它本身就是訓練手段而已,沒有什麼魔力。但是它有一個好處:任你是誰,都可以得出一個明確的、可以用作衡量的數字,在跑動過程中,就照著這個資料去比對,比較直觀。
正如透過220-年齡的公式來猜測最大心率這個手段,並不具備個體指導意義的尷尬一樣,MAF180也牽涉到年齡,同樣面臨“同年齡的不同人會有巨大差距”這個問題。
它的好處是,它承認同年齡的人,狀態會有所不同。因此,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同年齡的人,他們在MAF180體系下,有著相同的資料做心率的邊界,有的人能正常在邊界裡運動,有的人卻一定會越界。
換言之,從心率不斷越界,到能夠守住在界內,就是進步。這個進步,就是有氧基礎逐步變得穩定的過程。
這才導致很多篤信MAF180的人,在有氧基礎還很薄弱的時候,寧可慢到走,也能夠堅持的理由。從只能走,到慢慢能跑,直到跑快,而心率依然在界內。
所以,這對於沒有跑步基礎的人來說,是個不錯的訓練手段。
2、它也可以作為檢測手段
我相信,開始時不能承受腳步被心率困住這種寂寞的人,一定不少(我就是其中一個),雖然我也堅信“有氧基礎”這個法寶,但是,主要是透過在心率5個區裡大量做2-3區的訓練來打基礎的。同樣也能很有邏輯地為自己打下有氧基礎。反過頭來,用MAF180法作為檢驗自己能否“在心率邊界裡勻速跑”的測試。
坦率說,這個實際跑的全程表現,當然是相當令我滿意的,它跟我在專業平臺上做有氧基礎測試得到的有氧基礎穩定性“優越級”的結論,是吻合的。
如果放在三年前,我可能也得不到這個表現。
所以,用它來練習有氧基礎,和用它來檢驗有氧基礎,我認為背後的邏輯是一樣的。
如同,用XX公斤的槓鈴來訓練舉重,和用該重量的槓鈴來做舉重考試,道理是一樣的。
3、它有很好的安全性
以我自己為例,MAF180相當於是我的心率1區(我用的是乳酸閾值法)的上線,有的朋友用丹尼爾博士儲備心率法,可能連1區都到不了——總之,是個強度非常小的訓練法,因此也很安全。
以我自己實測的為例,全程128平均心率的強度,差不多相當於遛狗的強度吧——我是遛我自己,收穫的配速是6:40,平均步頻178,完全沒有需要“壓著跑”的感覺。
既能跑的開,又是小強度,這就很安全了。
4、對於已經打下比較穩固有氧基礎的人,它也是很好的跑休日放鬆手段。
跑休日不是什麼跑步都不能跑,而是不能像常規訓練日那樣的強度跑。同樣道理,大強度比賽後的休息周,也不是一動不動了,也要有放鬆活動的。通常在跑休日裡,大多數人會安排力量練習。力量練習前後,做放鬆跑,非常有益。
我看了一些資料和國外跑步者的部落格,很多大神,在休息日,或者大強度比賽後的休息日,也會適時地安排個把小時時長的、配速6分多到7分多、甚至更慢的恢復跑。
所以,不要瞧不起MAF180下的那種慢速跑。
但是,除非專門用來打有氧基礎和休息日放鬆的目的,對於正常訓練來說,這個強度的確有點小了。需要自己在訓練中補充調整。
5、減肥最佳
一些剛開始跑步的跑友問,之前放送的各種訓練及跑步方法太過高大上了,暫時沒有這麼迫切提高成績的想法,就想安安靜靜地跑個步減個肥……
那麼MAF180這種訓練方法因為強度低,對身體造成的負擔比較小,感覺較為舒適,更利於培養跑步興趣,並逐步養成堅持跑步的習慣,因此可以說是減肥最佳跑法。
MAF180訓練本質是一種LSD訓練(低心率低強度長時間跑),有利於減肥和發展心肺耐力。其計算目標心率的方式較為方便,所以是一種很好的控制運動強度的訓練方法。
作者:老威修斯_宋偉江,個人公眾號:老威小屋。跑步和健身愛好者, 崇尚“科學訓練,合理飲食”的健身原則,倡導戒菸斷酒的生活方式。跑步以提高健康水平為主,以適當追求競技能力為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