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都有一種說法,那就是蘋果公司嚴重依賴中國大陸市場,甚至有說,如果離開中國市場,蘋果公司不死都要脫一層皮。情況果真如此嗎?
我仔細看過有些文章,一會兒用市場佔有率的中國區和全球對比變化,一會兒用某個季度的資料,我個人覺得這些資料可能是真實的,但就如盲人摸象一樣,有些文章專門挑了一個方面來給我們展現,為了弄明白這事,我只有自己研究一下了。
由於蘋果是美國的公司,其財報當然是用英文編制的,存在翻譯的表述問題;再加上其財年的選擇上是以當年的9月26日至次年的9月25日為一個財年,比如2021財年實際的日期為:2020-09-26至2021-09-25。這一點和我們國內的截止日期有一定的差異,請朋友們注意。
這是近三個財年蘋果公司的分地區營收及佔比情況,總體來說,蘋果公司雖然是一家國際化的公司,其主要市場還是在其老家北美,佔比就超過了四成,其次是歐洲,然後才是亞太,亞太市場總量是超過歐洲的,但蘋果公司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特地把亞太分成了大中華區、日本和其他亞太地區三個市場。
從這個餅圖來看,構成的變化情況還是比較清楚的,歐洲、日本和亞太其他市場三年都沒有太大變化,而主要變化在中國和美洲市場。
我們單挑出來2021財年的資料,作為佔蘋果18.69%份額的大中華區(不僅指中國大陸),雖然也很重要,但仍然並非是至關重要的存在。也就是說如果真的發生意外,蘋果退出了,那麼也不至於就要發生好大的問題。其實我們也應該想象得到,美國五大科技公司,只有蘋果和微軟在國內還有著大量的業務。谷歌、亞馬遜和臉書,都已經沒實質性的業務了。但他們好像並沒有受到太嚴重的影響。
我們又專門挑出了大中華區來做一個三年的對比,2020財年,蘋果在大中華區的營收下降了7.72%,佔全部營收比也下降了兩個多百分點,並低於了15%。確實如某些媒體所說的,遭到了覺醒的國人的“拋棄”。但2021財年,大增69.61%,佔比也上升了4個百分點,讓人感覺有點意外。
我個人認為,2020財年還是受到疫情的一定影響,消費者沒有了收入,什麼消費都在下降,手機當然也要下降,強如蘋果也不能例外。在媒體,特別是自媒體的強力宣傳下,可能會有一定的抵制存在。但2021財年,上述兩個因素的影響都在消退,於是可能就存在一定報復式消費的情況。
有些媒體還說,蘋果的增量上主要是我們國內市場帶來的,於是我們也單獨挑出來做了一個對比。
蘋果2021財年,營收從2020年的2,745億美元增長至3,658億美元,增長了913億美元,增長率為33.26%。從增量絕對數來看,美洲為287億美元,大中華區為281億美元,還是美洲增量更多,增量佔比當然也是這種情況,大中華區增量佔比為30.73%,還是遠大於營收佔比18.69%的,並仍然也只有三成略多,並非有些人所說的主要增長來自國內。
從這裡仍然可以看出來,歐洲、日本和亞太其他地區的增長跟總體增長很接近,只有大中華區的增長超過總體增長的一倍以上,而美洲市場的增長卻比總體增長低於10個百分點。
應該說,蘋果在美洲市場的飽和程度正在接近極限,而中華區的增長確實空間還比較大。
但我們也要注意“亞太其他”地區的增長也是快於總體增長的,而且是連續兩年都是這種狀態。跟大中華區不同的是,在2020財年疫情下,也有較快增長。考慮到印度、印尼、孟加拉國都是人口大國,越南、菲律賓也有較多的人口,這些地區正在主動或被動地承接部分的產業轉移。雖然他們的收入水平,消費蘋果公司的產品還比較吃力,但我們當年何嘗不是這樣呢?
我個人認為,大中華區市場,特別是中國大陸市場,對蘋果公司是很重要的增量市場,極有可能接替美洲成為近期最大的增量市場。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產業格局的全球調整,其實蘋果公司和其他很多類似公司,也能找到新的有潛力的增量市場。我們有14億人口,確實非常多,但我們也要清楚,全球可有76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