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小孩子們的想法總是非常的奇妙,並且他們的腦袋裡常常會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冒出來,同時又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和疑問。而作為父母的我們,就常常成為了孩子們詢問的物件,也經常被孩子無厘頭的問題問得啞口無言。
尤其是在我們叫孩子各個事物的漢字和讀音的時候,孩子就會有很多問題出來。如果一個三歲多的孩子問“為什麼左被叫做‘左’右叫做‘右’,誰開始這樣說得”這樣的問題時候,我們應該如何回答?
對此,答案是否正確,是否權威都不是關鍵,父母們對待孩子問題的的處理方式尤為重要:
面對孩子這種看似很無理取鬧的問題,作為家長的我們有時候可能會覺得很莫名其妙,是因為在我們長時間的生活成長中,思維其實已經有了相當固化的一部分。很多東西,我們會覺得大家都約定俗稱這麼去做的,根本就不用再去追求其根本的原因,也少了探究的慾望。
但是小朋友不同,他們的思維是全新的,未經描繪的,因此他們對一切事物的生成和使用都尤為感興趣,這是孩子天真無暇的特質。這時候,作為家長的我們如果只是會不耐煩地說:“沒有什麼為什麼,大家都這樣叫,我們也這樣叫。”這無疑是在打壓、抹殺掉孩子的天真和求知慾。
雖然我們當下也無法給予孩子好的解釋,但我們也不妨和孩子們一起,帶著這個問題去探究,去尋找能夠說服自己的答案。然而,為什麼“左之所以為左,右之所以為右”,其實在我們的漢字演化過程中,也能夠看出“左右”兩個字的演變由來,這也大抵能夠去解決孩子的疑惑。
從漢字的源頭“甲骨文”出發我們就可以對一個字的演變進行溯源,剛開始文字的使用更多是象形字並且數量也沒有現在的那麼龐雜,“右”字的源頭來自於“又”就是上面的那個偏旁部首。在甲骨文的時代,往往是一個字會有著各種不同的含義。
而咋甲骨文中“又”字有”手“的意思,同時也能夠指代方位,就好像在在《山海經》裡,我們就常常能看到“又”字來指代各個地方之間的方位及距離遠近。但當時”又“作為手的意思還沒有完全的左右區分,都是指代同一個“手”的意識,沒有具體的指意。
久而久之,“又”字在實際生活中就很容易被混淆,不知道到底是哪一隻手,然後就會在“又”字下面加多了一個“口”,這裡的口大都指代各種工具的含義,因此“右”其實就是“用工具的那隻手”的意思。這時候,“右”字就開始有了其特定的含義,並且有了其字形和讀音的不斷髮展。
同樣的以“工”字為部的“左”字其實也就是指代“用來輔助右手的那個手”的意思,並且也由此延伸出了方位的指代含義。在此,我們也就明白了,“工”和“口”其實是用來區分“又”的特定含義的,並且在後續的發展過程中,有了更多使用的場景和意義,諸如“右手”、“左邊”等等。
除了孩子這種問題其實就是都是各種字詞含義的溯源問題,此外可能還會有為什麼“垃圾桶要被叫做‘垃圾桶’?”、“音樂要被叫‘音樂’?”等等的問題。家長們回答的基本思路,就是逐字拆解,讓孩子去了解和感知事物與文字之間的聯絡,瞭解更多文字背後的故事。
重要提示:面對孩子問題一些關於漢字指代的含義問題的時候,作為家長的我們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去陪孩子探索文字背後的成因,它們的演化和使用的過程。帶孩子去了解漢字背後的成因和故事,能夠讓孩子感知到文字與實際事物之間的聯絡,保有孩子的探索欲和求知慾。
今日話題:你們家的小孩有沒有問過你什麼很神奇且難以回答的問題?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