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未成年人,因叛逆被冠以“壞孩子”的標籤,長大不會有出息、辜負父母的期待等負面評價始終伴隨著他們,也困擾著他們的父母;有些成年人,因為沒有獲得健全的人格而出現反社會屬性,造成很多令人遺憾的情況,比如犯罪、吸毒等;也有些成年人,因無法適應社會生活的節奏而脫離人們的視線,只能獨自承受人生的壓力。
研究顯示,人們的一切行為,無論好壞都與童年的生活記憶有關。父母自孩子降生伊始,便會參與到孩子的成長過程,他們竭盡全力地將自認為最美好、最正確的事物與思想賦予孩子,並幫助孩子不斷修正、不斷完善,旨在幫助孩子找到真正的人生藍圖。但美好的願望不一定就能帶來好的結果。
究其原因,是大多數父母無法掌握正確的親子教育方法,手足無措的他們會深陷與孩子爭鬥的困境之中,最終兩敗俱傷。更有甚者,會使孩子與他們的距離越來越遠。實際上,無論過往還是今天,每一位父母都在積極尋找著培養孩子健康成長的正確方法。
那麼,“正確的親子教育方法”真的存在嗎?答案是肯定的!
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正面管教》,將展示這樣的方法——一種既能為毫無章法的父母解決親子教育中的大部分問題,又能為每位孩子帶來受益終生的效果——培養孩子擁有自律、責任感、合作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書作者,簡·尼爾森是教育學博士,傑出的心理學家、教育家,也是美國“正面管教協會”的創始人。《正面管教》自1981年第一版出版以來,已經成為管教孩子的“黃金準則”,是一本讓數百萬孩子、父母和老師受益終生的經典之作。該書被翻譯成16種語言,在美國銷量超過400萬冊,在美國之外的國家和地區銷量超過200萬冊。
接下來,我們將分享書中的三個重點內容,分別是:
01 / 和善而堅定的理解孩子,是正面管教的核心基石;
02 /懷著尊重的心態,正確看待孩子的不良行為;
03 /透過協商,陪伴孩子專注於解決問題。
01
和善而堅定的理解孩子
是正面管教的核心基石
現代生活,每個家庭都在經歷著父母與孩子的“戰爭”,父母心中的天使寶寶變得不受控制、叛逆暴躁,孩子心中的溫柔父母也變得無法溝通、不可理喻。這種現象,即使在3歲孩子的家庭中也會顯現,父母的手足無措會促使他們不惜利用懲罰或嬌縱的方法來達到控制的目的。
為了讓3歲的喬尼吃早飯,媽媽不僅新增巧克力、蜂蜜等提升口感,而且還特意說明吃熱玉米粥的原因,甚至試圖向他解釋吃飯對於生命的意義……在多種嘗試無果的情況下,被激怒的媽媽打了喬尼一巴掌。
既然講道理、暴怒體罰都無法生效,媽媽決定換個方式——透過滿足喬尼對早餐的任意需求來期望喬尼順利的進食。為此,媽媽竟然同意連續做10個雞蛋以達到喬尼的要求,甚至對於臨時將麥圈更換成麵包的想法,也是即刻滿足。此時,與其說媽媽與喬尼和諧共生,倒不如說媽媽更像個生活在喬尼支配下的傀儡。
懲罰、嬌縱,是喬尼媽媽嘗試的方法,但都伴隨著負面的影響。懲罰,對於短期管教孩子的是有效的,但長此以往,孩子便會失去自尊、膽小怕事,喪失自我判斷的能力;嬌縱,也是過渡控制的另一面,相比於懲罰,這種方式更加被動,父母放棄在孩子管教中的身份和責任,任由孩子牽著鼻子做事,看似和諧的氣氛實際醞釀著一種不健康的相互依賴。
面對孩子的種種行為,父母是否能夠採用一種不懲罰、不嬌縱的方法來應對呢?可以!正面管教就是一種既不嚴厲也不嬌縱的方法,它對孩子和父母都不會造成困擾,雙方在相互尊重與合作的基礎上,以“和善而堅定”的態度為基石去理解孩子,幫助孩子學會自我控制,進而陪伴孩子培養出各項人生能力。
當媽媽藉助“和善而堅定”的方法去理解喬尼並尊重他的行為時,喬尼有了變化:首先,他會穿好衣服,收拾好房間,再來到廚房;第二點不同是,他會幫助媽媽做些家務,比如擺放碗筷、炒雞蛋等,你沒看錯,3歲的孩子可以炒雞蛋。再到吃飯的環節,喬尼能夠與媽媽進行溝通,以確認是吃麥圈還是麥片。整個過程已完全看不到之前懲罰或嬌縱所產生的問題。
簡·尼爾森認為,“和善”的重要性在於表達我們對孩子的尊重,“堅定”的重要性則在於尊重我們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
02
懷著尊重的心態
正確看待孩子的不良行為
什麼是不良行為?作者在書中指出:所謂不良行為無非是缺乏知識或意識的行為、缺乏有效技能的行為,以及發展適宜性行為、因為失望而產生的行為。
如何理解呢?我們看一個例子:4歲的邦妮為了要玩具,會想盡一切手段來控制父母。當經過玩具店時,她賴在原地嘟著嘴說:“爸爸,我要是今天得不到小兔子娃娃,就不回家!”說完,她便會哭鬧著滿地打滾,直到爸爸同意。下一次,她則會利用媽媽的同情心,“媽媽,求求你了,請給我買一隻小貓咪的玩具吧,我想它很久了”。同時,她會用充滿懇求的眼神注視著媽媽,直到自己的要求被滿足。其實,身處這些場景時,父母往往會以憤怒收場,因為他們只關心“如何最快速的讓孩子停止行動”,根本無暇去理解孩子,更別提尊重孩子的意願。
父母判斷“不良”行為的標準,起初便是錯誤的,他們認為孩子不聽話、故意而為之,並沒有去理解孩子行為背後蘊藏的真正目的,有時孩子是為了得到父母的關注,有時是為了向父母進行報復以展示自己的權力。無論怎樣,我們都要學會以尊重的態度來對待:
首先,正確看待“犯錯”。在慣有的思維模式中,我們都會選擇做正確的事,發生錯誤是可恥的。所以,父母很少會意識到“孩子在犯錯時,才是他們學習的最佳時機”——告訴孩子為什麼會犯錯以及避免再錯的方法,比教他們改正錯誤更重要。為了強化其效果,父母要適時表達愛,要讓每個小生命清楚:無論我做什麼,爸爸媽媽都是愛我的。
其次,孩子需要“歸屬感”。在作者看來,人生來就期望得到關注,孩子就認為父母應該將自己作為焦點。這樣理解的話,我們的煩躁情緒便會少了許多。
最後,退出與孩子的“權力之爭”。父母要及時意識到和孩子產生的爭鬥,透過制情緒儘量避免。因為,“權力之爭”會讓孩子覺得父母不尊重自己,進而增加親子關係中的新問題。我們要嘗試與孩子透過協商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並給予適機的讚賞以提升行動的正向性。因為,一個受到鼓舞的孩子不需要行為不當。
03
透過協商
陪伴孩子專注於解決問題
當孩子處於不良行為時,父母要幫助孩子及時“暫停”。比如,在家中設定“暫停空間”,提前與孩子明確其意義,甚至可以起名“快樂角”以促進雙方的下一步合作。隨後,與孩子共同商量一個計劃,讓他們明白有些事情是可以自己掌控的。這樣做符合正面管教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孩子們願意遵從他們自己參與制訂的規則。
瑪莎是作者在兒童發展課程班上的一名學生,她曾因兒子行為不當把他送到自己的“暫停空間”,一兩分鐘後,孩子跑了出來,她立即又把他送回去。當被問到孩子跑出來後是否還有不良行為時,瑪法承認沒有並開懷地笑起來。轉變的關鍵在於,瑪莎孩子共同制定“暫停”規則以取消懲罰,這個行為讓孩子明白,與父母是可以協商的。
“暫停”之後,父母仍要透過“啟發式提問”來幫助孩子探討他們的選擇所造成的後果。比如,你當時想做什麼?你對發生的事情有什麼感覺?簡·尼爾森特別強調,在提出問題時,父母一定要抱著“走進孩子內心世界”的態度,讓孩子感受到你是來幫助他,而不是要責怪他,切忌使用“為什麼”等指責性的詞語。透過引導,孩子會逐漸發揮主動性,提出適宜的解決辦法,父母作為輔助幫他進行調整和完善。經過友善的溝通,孩子便會逐漸培養自發思考的習慣,甚至能夠學會承擔責任。
最後,作者嚴肅、認真提醒每位父母:不要放棄任何一個鼓勵孩子的機會,學會尊重、信任孩子。畢竟,人無完人,我們要接受不完美、接受改善、接受孩子們對其人生的不斷修訂。
基於以上,我們已瞭解簡·尼爾森在《正面管教》中的三個重點理念:
第一,和善而堅定的理解孩子,是正面管教的核心基石。請從現在開始,嘗試理解孩子;
第二,懷著尊重的心態,正確看待孩子的不良行為。對於每次犯錯抱有開放的姿態,將其視為孩子學習和變好的最佳契機;
第三,透過協商,陪伴孩子專注於解決問題。利用“暫停”和“參與規劃”來實現自主模式,父母透過啟發和愛的鼓勵,成為孩子成長的護行人。
感謝這個時代,讓我們這一代父母能夠快速準確的獲取諸多關於親子教育的黃金資訊和準則,並從中受益;也感謝處於這個時代的自己,讓本就繁忙的我們依然願意學習有助於改善親子關係的知識,更讓當下的父母能夠在孩子很小時便就陪伴他們不斷修正自己的人生藍圖;更要感謝生於這個時代的孩子們,讓我們這群初為人父人母的人可以“無證上崗”,有機會成為合格的父母。
請堅持鼓勵,它會給孩子提供機會,讓他們培養“我有能力,我能貢獻,我能影響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我能知道我該怎麼回應”的感知力。
識別下方“快團團”小程式
看看適合孩子的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