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不管在哪個時代,糧食對於人民都是非常重要的,哪些為了農業發展做出貢獻的仁人志士都應該得到尊敬,今天我們就來介紹我國的“中國小麥遠緣雜交之父”,被譽為“當代后稷”的李振聲先生。
后稷相信大家會感到有點陌生,他是三皇五帝時期的人,根據史書記載,他是周朝的始祖,當他還是兒童的時候,就好種樹麻﹑菽,善於種植農作物,也經常幫助其他人耕種,被當時的首領堯聽說之後,就擢升為農師,教導天下人開墾農田,發展農業,后稷被後人認為是我國最早開始種植稷和麥的人。而李振聲先生有這樣的美稱是當之無愧的。
他是我國小麥遠緣雜交育種奠基人,小麥遺傳育種學家,農業發展戰略專家,遺傳專家。與我國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並稱為“南袁北李”。
李振聲先生1931年出生於我國山東省臨淄市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家庭,當時還處於戰爭年代,那個時代的農民能夠滿足自家人的溫飽都不是意見容易的事情,整個中國的農業都是處於落後的時代。
李老的童年生活就十分的困苦,從小就失去了父親,家裡還有三個兄妹,全靠母親一個人支撐,每天見到的最多的就是頭頂的飛機,四散的炮火,逃難的同胞,這使得同年的李老對於吃飽飯產生了無比的嚮往。
當時的李母很重視李老的學習,儘管家裡很貧困,但是依然將兒子送到學堂讀書。隨後,李老考上了當時的山東農學院,當時的山東農學院的招生廣告上就寫著“又有飯吃,又能上大學”的廣告,這吸引了很多年輕人的嚮往,因為大家的童年都是在飢餓中度過的,迫切的想要改變這個狀況。
當時的李老並不僅僅只是為了自己肚子的滿足,他格外的珍惜學習時間,幾乎每天都在實驗室裡面研究,在大二的時候,李老發現了小麥,這對於當時的中國農業來說是一個重要的進步,對於學校的小麥育種課尤為感興趣,學習得很深入,在上學期間,也曾將學校中培育成功的小麥種子帶回到自己的家鄉中給老鄉種植,結果很不錯,家鄉的小麥長勢很喜人,這堅定了李老向小麥領域更深一步探索的決心。
1951年,李老從山東農學院畢業,同年就被調到了中科院,當時的李老工作只是牧草研究,工作很枯燥,不過李老依然保持極高的工作熱情,在工作期間,記住了八百多種雜草的特性。
1956年,李老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從中科院北京遺傳選種實驗館奔赴陝西,在陝西農業研究所開始小麥育種的工作,這一干就是三十多年。
當年,當地的小麥患上了條鏽病,整個西北地區的小麥產量都下降了三成,這令西北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心急如焚,李老想到了之前在學校中研究成功的新品種小麥的種子,於是就將新的種子拿出來,並且進行了改良。
在改良期間,李老打算將小麥和野草雜交培育出新的小麥種子,不過這個想法在當時受到了非議,人民大多還是信賴前人傳下來的技術,而李老說:“小麥已經有了幾千年的歷史,但是在今天依然體弱多病,野草沒人照顧,卻長得茂盛異常。”
野草的抗病性要強於小麥,如果小麥和野草能夠雜交成功,一定能夠極大地提高小麥的抗病性,提高小麥的產量。
不過,李老從農學院帶過來的種子需要八年才能夠培育出來,但是,當地的條鏽病每隔五到六年就會變異,這也不僅僅是當地,條鏽病是全球農業發展要面臨的一個難題,因此第一批小麥種子播下之後並沒有起到作用,而且即便是存活下來的小麥,長得也與傳統的小麥不一樣,長得與雜草有點一致,這是由於野草和小麥是“遠親”,新小麥成長之後會分離成野草和小麥兩個單獨的品種。
當年的農民顆粒無收,而且人們非議的聲音也越來越多,不少人認為這個實驗是不會成功的,勸李老放棄,還有人指責李老的做法影響當地的農業發展,不過李老不為所動,堅持將這個想法繼續下去。
鑑於第一次實驗的失敗,李老認為直接將野草和小麥結合可能有點勉強,不如先將不同品種的小麥進行結合,於是在1964年,"生選5 號"和"生選 6 號"這兩個品種的小麥問世,在實踐中得到了不錯的反饋,這讓李老信心大振。
1979年,"小偃6號"問世,這是李老第一次實現了野草與小麥的雜交,這個品種的小麥育種期僅有三到四年,少於條鏽病變異的時期,在小麥發病之前,就能夠誕生新的小麥,解決了這個困擾世界農業的難題。
這個品種的小麥抗病毒性強,成為中國小麥育種的重要骨幹親本。在隨後幾十年裡面,“小偃6號”衍生出了五十多種品種,累計增產超過一百五十億斤小麥,推廣了三億多畝農田,由小偃麥衍生出來的“高原333”品種的小麥至今儲存著單產最高的世界紀錄。
隨後,李老還使用遠緣雜交獲得的“小偃藍粒”育成了以種子藍色為遺傳標記的藍粒單體小麥和自花結實的缺體小麥系統,建立了快速選育小麥異代換系的新方法-缺體回交法,為小麥染色體工程育種開闢了一條新途徑。
隨著“小偃6號”的成功,陝西的農民都切實感受到了新品種小麥帶來的收益,在當地就流傳出了“要吃麵,種小偃”這句話。
在1979年到1988這二十年中,小麥的總產量比水稻產量高出百分之十,這在小麥的歷史上是重要的一筆。
1985年開始,我國的糧食產量出現了下滑的趨勢,李老以及中科院的其他農業專家開始調查原因,經過三個多月的調查,發現在黃淮海和地區的中低產田出現問題,需要立即進行治理。之後的三年李老和自己的團隊將黃淮海地區治理得井井有條,這個期間也被稱為 “農業黃淮海戰役”。
在步入千禧年之後,我國的糧食生產一連幾年不穩定,這使得大家的危機感不斷的增長,國內外很多人都看好我國的農業發展,聯想到十年之前一位美國作家,萊斯特·布朗寫過一本書《誰來養活中國》。
這個書一出版就受到人民的關注,在書中描繪了我國農業的未來,書裡提到我國的耕地面積在不斷減少,人口在不斷的增加,未來糧食的產量不足以養活國民,他還提出,中國將來的糧食短缺問題會造成國內經濟的不穩定,進而威脅到其他國家。
當中國大面積依賴糧食進口時,會造成低收入糧食進口國的需求無法滿足。由於這幾年我國的糧食產量不穩定,使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相信這本書中內容,再加上西方資本主義世界對於我國大多是帶著有色眼鏡來觀察的,使得這樣的言論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的趨勢。
面對這個世界難題,2005年的博鰲論壇上,李老就對這本書進行回應,對這本書中的內容逐一反駁。
李老提出我國的糧食產量很充足,不需要其他國家的援助,在這個四十幾年裡面,我們只用了佔全球6%的淡水資源、7%的耕地面積,養活了世界上百分之二十的人口,糧食自給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五,我國人口增長速度比他預計的慢了三分之一, 布朗預計後40年人口年平均增長一千兩百萬, 而2003年我國人口實際增長只有761萬。
人均耕地減少的速度不像布朗預計的那樣嚴重,因為透過遙感測定我國耕地面積比原來公佈的傳統數字多出了36.9%。我國糧食15年合計進出口基本持平,淨進口量只有879.4億斤,相當於總消費量0.6%, 微不足道。
書中“誰來養活中國人”就是一個偽命題,李老說:“中國人必然能夠自己養活自己”。
在李老七十五歲之後,他給自己定了幾個目標:
第一, 繼續著力培養青年一代,促進他們的工作有更大發展。
第二,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農業諮詢工作。
第三, 看看書報,練練書法。
如今的李老已經九十歲高齡了,遠遠超過了退休的年紀,很多人這個時候都已經享受剩餘的生活,不再工作了,但是李老依然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要麼是在農田裡面研究小麥,要麼是在辦公室裡面研究檔案,李老每天都是最早起床的,最晚睡覺的,工作強度不輸那些年輕人,完成的要比年輕人更好。
李老在提到培育年輕人的時候提出知識的傳遞並不是單純單向的,要重視培養孩子提出問題,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給學生足夠的研究空間,發揮年輕人的創新意識。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的國士在凋零,袁隆平先生的離世就給了我們警告,我們年輕一代的人需要儘快地成長,逐漸能夠繼承他們傳承下來的知識,精神,不斷的奮發進取,開拓創新,憑藉逐漸的能力做到真正的“養活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