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的一個實驗室裡,在那裡的科學家們看來,試驗檯上的珊瑚就像金子一樣閃閃發光,是幫助這種物種,保護自己免受氣候變化影響的緊急工作的一部分,但很多持懷疑態度的專家們都認為這種努力是可悲的。
佛羅里達州的研究人員正致力於確定是否可以透過將抗性(抗高溫或抗酸性)珊瑚品種的幹細胞,移植到那些更容易受到氣候影響的品種中,從而使珊瑚免於水溫升高和酸化的威脅。換句話說,對全球變暖的擔憂已經達到了一個程度,科學家們正試圖調整一些生物體的基因,以便它們能夠生存。
“珊瑚礁正以驚人的速度死去,它們進化的腳步無法跟上氣候變化,”邁阿密大學珊瑚研究小組負責人尼基·特拉勒·諾爾斯(Nikki Traylor Knowles)說。一些科學家認為基因工程是保護植物和動物免遭滅絕厄運的一個有價值的工具,或許能夠幫助珊瑚跟上氣候變化的步伐。
科學家們對珊瑚的關注尤其緊迫,因為海洋吸收了溫室氣體排放90%以上的多餘熱量,保護了陸地表面,但產生了巨大、持久的海洋熱浪。這使得許多因其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而被稱為“海洋雨林”的珊瑚物種超越了它們抵抗環境變化的極限。
白化並正在死去的珊瑚
全球珊瑚礁監測網路(global coral Reef Monitoring Network)的一項調查顯示,2009年至2018年間,全球變暖與汙染和人類漁業摧毀了全球14%的珊瑚礁,這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調查。
科學家們正在快馬加鞭開發生物技術工具,以幫助解決最棘手的問題,以保護珊瑚。“我們的想法是,我們為珊瑚開發的工具將推廣到其他海洋物種,”專案協調人布里吉特·鮑姆加特納(Bridget Baumgartner)說:“我們希望我們能很容易地將它們轉化為拯救海帶、牡蠣、海星等生物的工具。”
基因工程已經培育出一隻名為伊麗莎白·安的黑腳雪貂,它是從幾十年前的冰凍細胞中克隆出來的,這個物種在42年前就被宣佈滅絕了,這次成功可能是對黑腳雪貂這個物種的拯救,這或許是基因工程的一次勝利。一匹名叫庫爾特(Kurt)的普氏野馬在加利福尼亞的一家動物園也被克隆出來了,這個物種也曾是一個已經滅絕的物種,如今也被基因工程拯救回來了。
雖然兩者都與氣候變化無關,但這些滅絕生物的“復興”,代表著基因工程的里程碑,在某種程度上證明基因工程在拯救滅絕或瀕臨滅絕的物種上是可行的。
但來自斯坦福大學的生物學家亨利·格里利(Henry Greely)說,基因修補確實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他對基因工程改造的動物或植物可能在野外造成的意想不到的後果感到擔憂。然而,他認為拯救包括珊瑚在內的物種免於滅絕是這項技術的有價值的用途。
格里利在談到將基因技術工具加入到保護工作中時說:“如果這項工作做得仔細、有適當的監管和謹慎,我是這個方法的擁護者。”黑斯廷斯中心生物倫理研究所的學者格雷戈裡·卡布尼克(Gregory Kaebnick)也支援將基因技術投到生物保護工作中,並指出,與無法帶來持久、有效的改變相比,基因工程造成的風險更低。“我對用基因技術來改變珊瑚的生存前景的工作並不感到興奮,但這可能是我們不得不做的事情。”
目前來說,我們很難期待透過主動減少碳排放來改善氣候變化,因為就算我們已經在行動中了,但也需要相當漫長的一段時間,那些受氣候變化威脅的物種可能熬不過這段時間,基因工程或許能拯救它們。與其擔憂基因技術帶來的不良後果,不如擔憂氣候變化留給科學家們的時間還剩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