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蘇州博物館
東坡曾雲:“食者竹筍,居者竹瓦,載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書者竹紙,履者竹鞋。”
同樣,竹也是工藝美術品的重要材料之一,數千年來,不斷在中國匠人的手中幻化出不同的技藝和形態。貼雕竹黃、斑竹拼攢、彩雕竹節……甚至是根根竹絲,也可作畫、鑲嵌、制扇、穿絲,或與其他器物結合,展現融合之美。
作為中國主要產竹區,江南和四川地區的竹文化皆源遠流長,竹質工藝也各有千秋,對竹絲的運用更是爐火純青、巧奪天工。蘇州博物館本館正在展出的“工琢錦城春不夜——四川傳統工藝的現代新生”中,就有蜀地竹絲工藝的代表。
本文僅就江南地區的竹絲鑲嵌和四川地區的竹絲扣瓷工藝作簡要介紹。
鑲
嵌
竹絲鑲嵌,一門古老的手藝,在江南地區生根發芽,隨後走入宮廷,被匠人們發揮到極致。竹絲鑲嵌在宮廷的使用,不是在文玩器物上,而是在大面積的內簷裝修中。乾隆帝喜愛江南工,各種竹質工藝便在他主持修建的乾隆花園中大放異彩,其中就包括竹絲鑲嵌。
竹絲鑲嵌是乾隆花園中體量最高大的建築符望閣中的特色工藝。一般的竹絲鑲嵌流程包括制絲和鑲嵌兩個步驟。在制絲的時候,經過取竹、鋸竹、去節、剖竹、啟條、刮青、劈篾、劈絲等過程後,僅取用竹青的那一層作為竹絲原料,通常大小在2mm厚、3mm寬左右。然而符望閣內用作竹絲鑲嵌的竹絲條,寬僅有0.8mm,細若針錐,而使用的顏色卻有三種,分別是黑色、深黃色和淺黃色。
萬字錦圖案
龜背錦圖案
據故宮博物院郭泓先生考證,黑色是竹絲染色後的顏色,深黃色是竹絲青面朝上的顏色,淺黃色是竹絲肉面朝上的顏色。
這些竹絲先是拼接貼上成竹絲片,一般七根為一組的用來組合萬字錦圖案,用黑色和深黃色的竹絲片交替拼接出基本輪廓,淺黃色的竹絲片用以填充其間空隙;而十三根一組的則用於組合龜背錦圖案,主要使用深黃色和淺黃色的菱形竹絲片,按三種不同的朝向拼接成一個仿若正方體立面圖的圖案,頂面的竹絲片朝向為東南向傾斜,左立面為豎直朝向,右立面則向西北方向傾斜。
這些紋飾皆是組裝完成後再貼上於木胎表面的,僅是三種顏色的不同搭配,便達到了豐富多樣的色彩效果,拼接出的萬字錦和龜背錦紋綿延不斷、儒雅不凡,光線充足時,板面上的圖案分外立體,極富視覺衝擊力。
扣
瓷
同樣將竹絲之細運用得爐火純青的,還有蜀地的手工藝人們。不同於江南地區,成都這一獨有的民間手工藝,將竹絲與瓷器結合,稱為“竹絲扣瓷”,又叫“瓷胎竹編”,它萌芽於一個腦洞。
清道光咸豐年間,崇州府(今成都崇州市)有一位竹編技藝已達爐火純青的手工藝人,名叫張國正。在他的手中,竹篾越刮越薄,竹絲也越劈越細,編織出來的器具因此也愈發精緻。當竹絲細到失去了支撐的骨力難以獨自成型後,新的問題出現了:如何在保留細如髮絲的竹絲精細度的同時,兼顧編織出的器具的實用性?
手藝人張國正想,是不是可以用同樣精緻的瓷器或漆器做胎來給予竹絲能夠定型的支撐力?於是,蜀地的竹編工藝從無胎成型邁向了有胎依託,竹絲扣瓷的前身——“有胎竹編”,就在這種奇思妙想下誕生了。
瓷胎竹編對編織用竹要求很高,竹絲需選取生長兩年、竹節長度超過60釐米的青壯慈竹,透過刮青、破節、烤色、定色、刮片、揉絲等十幾道工序加工成絲,50公斤的慈竹經反覆挑選加工,最後只能出成品竹絲400克,因此素有“100斤竹子,抽絲8兩”的說法。細密的竹絲仿若根根絲線,在匠人們指間不斷翻飛,起底、翻底、翻頂、瑣口……最終成為件件精美的藝術品。
圖片來源:自然家
四川人好茶,所以瓷胎竹編的底胎很多都是茶具,“特細絲、緊貼胎、密藏頭”的特色透過茶具得到了完美展現。將細如髮絲、薄如蟬翼的竹蔑編織在瓷胎上,柔韌的竹絲隨著茶具的輪廓起伏,無需藉助任何粘合劑進行固定,表面也看不到竹絲露頭,且不起紋絲、疊絲,不管是茶壺的壺嘴還是壺把,竹絲都緊貼胎面,保護和裝飾並存。
譚代明
圖片來源:成都博物館
張國正的瓷胎竹編當年被選作貢品進入宮廷,得到皇帝喜愛,因而受封“五品軍工”;瓷胎竹編也在1915年的美國巴拿馬世博會上獲得銀質獎章,贏得了“東方藝術之花”的美稱。2008年,瓷胎竹編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充套件專案名錄。
無論是竹絲鑲嵌還是瓷胎竹編,傳統手工藝的現代新生,都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歷史形態在現當代語境中的進一步發展。它既保留有傳統手工藝的本質,又被賦予了當代的藝術表現形式和精神。
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我們期望越來越多的手工藝技能與作品,能夠走入人們的生活,展示中國藝術之美。
參考文獻:
[1] 郭泓.故宮符望閣內簷木裝修的工藝特徵及榫卯構造[J].古建園林技術,2012(04):8-17+2-3.
[2] 王豔. 成都地區傳統手藝產品—瓷胎竹編的現狀研究與開發[D].西南交通大學,2008.
[3] 李凌虹,張福昌,宮崎清.成都瓷胎竹編——起源於清代的西蜀工藝品[J].中華手工,2004(01):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