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可能經歷過肚子疼的情況,一旦出現疼痛,你會認為是什麼原因?很多人會覺得是胃痛,一般這種情況,如果疼痛不是很厲害,那麼能夠忍受,大部分人會選擇忍耐一下,挺挺就過去了。但實際上我們身體的上腹痛或下腹痛,左腹痛或右腹痛,原因是有很多不同的,對醫生而言,可以透過疼痛的部位,查詢正確的病因,從而對症治療。
小劉最近吃完飯經常會覺得肚子疼,主要是上腹部的位置,他覺得應該是胃疼,感覺比較輕微,忍一下也就過去了,過兩天還是同樣的地方痛,不過疼得似乎比之前要嚴重一些,他選擇社群診所拿了點胃藥,也沒有跟醫生詳細說就回家服藥了,不過服藥一週後發現還是沒有改善,這才考慮去醫院做檢查,結果發現是有了膽結石,而且還是有膽囊發炎的情況,為此,小劉接受醫生的建議,做了腹腔鏡的膽囊切除術,問題解決了。
腹部內部器官的九區分法,幫助瞭解內部情況
一般人出現腹痛症狀,往往會聯想到是否是腹部器官出了問題,但除此之外,腹痛也有可能是腹部以外的器官引起,甚至也有可能是心理因素造成。所以,對醫生來說,患者自述肚子痛,其實是很籠統的說法,想要了解到病因,需要進一步瞭解病情細節,從而找到真正的原因。
人體的腹部有多個器官, 目前有一種對於腹部對應臟器的劃分法,稱為“九區法”,也可以稱為“井字法”,就是以肚臍為中心點,將腹部分為上腹部,下腹部及左、右兩側,即右上、左上、右下、左下、及肚臍(腹部中央)等9個區域。所以,出現了上腹部的疼痛,就有很多可能性,我們可以看看下面的示意圖:
上腹痛還是以胃痛最為常見,肝膽、胰腺疾病不容忽視
一般而言,上腹痛,還是以胃痛最常見,病人不見得是感覺到疼痛,而是覺得有發脹,堵得慌的感覺,偶爾會合並嘔吐胃酸等情況。疼痛的時間出現在空腹或飯後,都有可能。
急性腸胃炎也是腹痛常見的原因,常常會伴隨腹瀉或嘔吐等其他腸胃症狀。
上腹痛,也要擔心是肝臟、膽囊或胰臟的問題,比如膽結石造成膽囊發炎。雖然膽囊在右上腹部,但有些人不是真的就痛在右上腹,而是以上腹部(心窩底下)這地方來表現。膽囊發炎通常在吃完大餐或吃比較油膩的東西后發作,所以如果之前就有膽結石病史,可往這個方向推測。
另外,如果是胰臟發炎引起疼痛,也會在上腹部這個地方,通常也是在飯後、吃完大餐或喝酒之後發作。
不過,胰臟發炎除了腹痛,往往也會痛到背後去,跟膽囊發炎一樣,痛起來可能會很劇烈、甚至會讓人疼得在地上翻滾的程度,而且一般止痛藥也無法治療,此時應儘快就醫。
特別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兒童出現上腹痛,則要懷疑是否有腸套疊,可以透過腹部X光檢查,看一下是否有腸脹氣或腸阻塞的現象,進而判斷有沒有腸套疊的可能性。如果是老年人腹痛,因為很多疾病常會以不典型的症狀來表現,所以要更仔細判斷辨別。比方說老人患肺炎,如果發炎的位置靠近肋膜,也可能出現腹痛的現象。
至於佔據上腹部、尤其是右上腹部最大的器官──肝臟,因為內部沒有神經,被稱為沉默的器官,即使已經長肝癌了都可能沒症狀。除非病灶已經很大了,或是靠近肝臟表面,牽扯到肝臟的表面神經,甚至是肝癌大到破裂時,才會有感覺。所以要了解是否有肝臟疾病,必須靠抽血及腹部超聲波檢查,若等出現上腹痛症狀才注意,往往已經很嚴重了。
腹痛的原因有很多,而且不同的人因為體質和身體情況不同,出現的症狀也有不同,比如我們說得盲腸炎,很多人的疼痛方式就不一樣,盲腸位於右下腹部,有些人是痛右下腹部,有些人卻是痛左下腹部,或是痛肚臍周邊,各個地方都有可能,變化很多。一旦有所懷疑,還是要到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
腹部疼痛,要配合檢查找出病因
除了基本檢查外,醫生還會透過抽血、驗尿,排除或找出可能的疾病。另外也可以安排腹部超聲波檢查,這樣能夠比較直觀地瞭解腹部狀況,可以直接瞭解肝、膽、胰臟有無問題。
如果懷疑是食道或胃部、大腸等消化道疾病,則視病情需要,進一步安排內窺鏡的檢查,直接可以看到胃部或大腸是否有炎症或潰瘍。必要時,則會安排CT掃描或磁振造影等檢查。
如果只是一般的腸胃炎,患者經過休息及適當的藥物治療後,一般能夠很快好轉,如果治療後疼痛仍未改善,那麼就有必要再次就醫診斷。
有些腹部疼痛,需要擴大範圍找病因
通常人體哪個部位疼痛,就會往該處找可能的病因,不過疼痛還有兩種型別,就是放射性痛或者轉移痛,也就是疼痛的位置不見得在病灶周圍,還會反射到其他部位。比如有人心肌梗死,卻出現上腹痛的症狀,讓人誤以為是胃痛,出現誤診就可能有生命危險,此外,心肌梗死引起的疼痛,有時還會轉移到左胸部及左上臂。
再比如,胰腺發炎所產生的上腹痛,有些人則會痛到背後,以後背疼痛表現;急性膽囊炎的疼痛也經常放射至右背或右側肩膀。另外,這兩年屢見報道的主動脈夾層,一旦發作也會痛到背後去,痛感很強烈,宛如刀子劃傷導致的疼痛。
當然,上腹痛還有可能是面板的疾病,臨床上有患者自述有上腹痛,而且因為以前患過肝炎,他認為自己的肝臟出現了問題,但醫生目診發現他身上有很多小水泡,且沿著神經節呈現條狀分佈,很明顯是帶狀皰疹,也就是這不是內部臟器的問題,而是面板上的問題。
所以,腹部疼痛最好不要自己診斷,將各部位疼痛情況一併告知醫生,提供的病情越多,越能幫助醫生做正確的診斷。
如何講述症狀,有助於醫生判斷病情?
有腹痛症狀時,如果能分辨疼痛部位及清楚描述疼痛的感覺等,將有助於醫生快速正確診斷。以下幾個重點:
1、疼痛的位置:比如在哪個部位?右上、左上、右下、左下、肚臍周邊或整個腹部、或合併背痛。
2、疼痛的時間:什麼時候開始痛?持續多久?
3、疼痛的程度:輕微悶痛或無法忍受,可以用1-10分來表示疼痛的等級,越高分則代表越痛。
4、有無好發時間:是在飯後?飯前?或者是半夜?清晨?
5、疼痛性質:陣痛、絞痛、悶痛、針刺痛等。
6、發作形式:為突然發生、疼痛逐漸加強的腹痛;或者腹痛發生後有一段時間完全不痛,之後又開始出現。
7、面板是否出現疹子:有可能是長帶狀皰疹,這是因為感染過水痘病毒後,病毒潛伏在體內神經叢中,當免疫力低下時,病毒再度活化發作。如果長在腹部,病人起先可能會感覺到肚子痛,之後會出現紅疹、水泡等。
8、有無誘發或緩解的因素:如甜食、高脂餐後才出現的胃酸逆流、胸口灼熱感等;餓的時候比較痛,進食則會緩解疼痛的症狀。
9、最後一次月經時間:腹痛也有可能是宮外孕,故女性如果處於可能懷孕的年齡,做為診斷參考。
腹痛什麼情況下,需馬上就醫?
如果腹痛持續的時間很短暫,幾秒鐘甚至一、兩分鐘就能自行緩解,一般不需要立即到醫院就診。但如果是是持續性的疼痛、難以忍受;或合併有冒冷汗、噁心、嘔吐(吐血、咳血)、排出黑便、腹脹、胸口痛、上臂痛等;或服用藥物也無法緩解;或疼痛已有一段時間、反覆性的發作,即便疼痛症狀不是那麼明顯,都建議立刻就醫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