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井陘礦區天戶村,有座自古就非常有名的寺院,名叫“西明寺”。它原名“東禪院”,後改“正覺寺”,具體建立年代已無從考證,但從寺內“經幢”和碑文推斷,建立年代可能是隋末唐初。元末明初,“正覺寺”毀於戰火,明代在其遺址上重建寺院,並改名為“西明寺”。寺內現存一件國家級文物,也是我國最古老的經幢之一——“天護陀羅尼經幢”。
▼西明寺山門,面闊三間,硬山頂,上覆筒瓦,正脊中央有一葫蘆形寶剎。前出簷柱,簷下有兩塊立於2012年的石碑,一塊講述了陀羅尼經幢的歷史,另一塊為捐資功德碑。
▼山門北側,現在的山門其實是原來的“天王殿”,裡面有“四大天王”像,以前還有彌勒佛和韋馱菩薩像。
▼中央葫蘆形寶剎下還有一個“緣”字,南側是一個“福”字。
▼“聖母殿”,也叫“聖母行宮”,於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開工興建,雍正八年(公元1729年)落成,後多次重修。
聖母殿重修石碑
聖母殿前有一塊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的重修石碑,上有“重修碑記”四個大字,其餘字跡大都比較模糊,只有部分能夠辨識:“祁國安、任氏,本貫山西平定州……”、“山西安邑縣(現運城市)太學生王……”。還有一些商鋪的字號和捐錢數,如“孟公當,銀五兩”、“興隆號,錢六百”、“永隆鋪,銀一兩”、“”、“復興號,銀☐☐”、“太和號,銀一兩”、“三合號,錢一千二百”、“張布鋪,銀五錢”。落款為“乾隆貳拾壹年歲次丙子肆月拾陸日吉時立”。
▼碑陰正中有“碑陰”兩個大字,其餘小字為捐錢人名單,其中大多為“馬”、“馮”、“高”、“郭”等姓氏,應該大都是天護村村民。名單中還有幾個婦女的稱謂:“王門王氏”、“王門馮氏”等。
▼聖母殿後是幾間僧房
▼佛堂
▼“大雄寶殿”,內供“橫三世佛”,從左到右依次為藥師佛、釋迦牟尼和阿彌陀佛。
“大雄寶殿”捐資石碑
“大雄寶殿”前立有一塊斷為上下兩截的石碑,中間有明顯的修補痕跡,落款為明萬曆七年(1579年)的。萬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再次重修後,又將重修時間刻於此碑,因此這塊石碑上有三個年號。
石碑正中,有十二個大字:“皇圖永固、佛日增輝、帝道遐昌、法輪常轉。”(這是經常刻在銅鐘或者鐵鐘上的文字,比如位於北京祿米倉衚衕的智化寺就有一口大鐘,上面鐫刻著這十二個字的碑。)碑左小字為:“真定府井陘縣天護村西明寺……”、“萬曆七年四月初二日重修正殿五……”。碑右小字為:“萬曆二十四年四月初四日重修西明寺……”、“大明萬曆二十五年三月十三日……”
下部分的捐資名單非常特殊,在井陘和井陘礦區的石碑中極為罕見:
{“……三洞籙一宗、五雷籙☐宗,同室焦氏受血湖籙一宗……”
“……一千二百卷金塑龍王……”
“……一次功德☐☐衢同室焦氏……”
“……同室高氏受都功籙一宗……”
“助工僧普☐”}
上面的碑文中有“大洞籙”、“五雷籙”、“血湖籙”和“都功籙”等,這些詞語代表了道士們在道教中的等級。“籙”,同“籙”,是一種記載道教中神仙名單和介紹召喚神靈方法的文書。“受籙”,同“授籙”,指授予某道人在道教組織中一定的神職。“受籙”後,“受籙者”就可以召喚相應籙中的神靈,斬除妖孽、造福生靈、濟助世人。
根據“正一道”受籙經典《天壇玉格》的有關規定,授予道士的“籙”分為五級︰
一、初授《太上三五都功經籙》,簡稱《都功籙》(六、七品銜頭)。
二、升授《正一盟威經籙》,簡稱《盟威籙》(四、五品銜頭)。
三、加授《上清五雷經籙》,簡稱《五雷籙》(三品銜頭)。
四、加升《上清三洞五雷經籙》,簡稱《三洞籙》(正二品銜頭)。
五、再升《上清大洞經籙》,簡稱《上清籙》(此正一品銜頭,屬天師真人職銜,一般不外授)。
以上五個等級的“籙”是授予專職道士的,統稱為“內籙”。還有一些“外籙”是授予信士和居士的,如《童子籙》、《伏魔籙》、《天醫籙》、《文昌籙》、《血湖籙》、《求財籙》、《延生籙》、《玄女籙》等等,這些“外籙”不分等級,大多是滿足信徒們求醫、求功名、生財、驅鬼降魔、延年益壽等願望的。其中《童子籙》專門授予小孩子,《玄女籙》和《血湖籙》則專門授予女性。
碑陰為萬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所刻,上部正中的“五臺山文殊菩薩正法宗”,碑左寫有“銅佛一十五尊許☐、許環”,碑右有幾句佛偈:“法浩國增,圓消真善、惠普溫☐,道德清寧、淳如妙☐,正悟玄通,福壽☐安,洪慈般潤。”
捐資名單中有三個村名:天護村、南寨村和澗底村,還有一個署名為“盂縣道人☐☐”。其中南寨村名下寫有“金佛一尊,捨(同“舍”)梁一根,焦☐”,“金佛一尊,焦☐”,“……塑伽藍,焦天利……”(說明“西明寺”內曾經至少有金佛二尊、銅佛十五尊,後來這些佛像去哪裡了,不得而知。)
落款還有一些文字:“木匠……”、“先師如☐門徒……、如☐門徒……(兩位“如”字輩先師)”
落款時間為“大明萬曆二十五年歲次丁酉季春中旬吉日”。
“西明寺”本為佛教寺院,但到了明朝,以嘉靖為代表的皇帝們信奉道教。受此影響,萬曆年間的“西明寺”可能已經成為了一座“釋道合一”的廟宇。一塊石碑上即有“五臺山文殊菩薩”、又有道教的“受籙”詞彙、還有“盂縣道人☐☐”和“僧普☐”等,足以證明佛教與道教在“西明寺”已經相互融合。
▼據說西明寺內除了“陀羅尼經幢”外,還有一座經幢,這可能就是經幢的構件。
▼許多石碑與碑座散落一地。
地上石牌一
其中一塊石碑為咸豐六年“聖母廟”的“重修碑記”,碑文如下:
{蓋思天下之事☐☐善始而善終。吾鄉☐☐聖母廟重修也,始於元年春二月,☐二年功☐落成。即先將施錢姓名碑豎起。然芳銜之勒石者名雖彰著,而佈施之未與者十有二三,故考其碑之所載,除去花項而有餘。而☐其賬之所,收僅補其空猶不足,因而☐至六年冬,功已告竣,佈施除經催而外欠者無多,通計所入,終不敵所出之數焉。試思前後數年,若大功程,草草了事,其何以為善始而善終乎?遂將收項花銷開列於左:
具體收支情況略,其中收項有:苦難施錢、各村施錢、女善湊錢、本村(天護村)施錢、租子錢、、廟中錢、龍王廟抽來錢、賣乾柴錢和戲錢等。支項有:木料、磚瓦、木工、土坯、畫工、石灰、鐵貨、石工和開光辛苦錢等。
咸豐六年歲次丙辰仲冬上浣吉旦 立}
注:仲冬即農曆十一月; 上浣即上旬。
地上石牌二
還有一塊康熙五十年或五十多年的石碑,上寫“☐耕鹹☐”四個大字,下面小字記載著開光獻戲施錢名單,還有建抱夏的名單。石碑風化嚴重,從殘存的文字中無法得知對哪座廟開光,在哪裡建抱廈。
地上石牌三
地上還有一塊民國九年的《聖母寢宮戲樓重修碑記》,朝上的一面僅是佈施名單,重要的年代和事件應該在朝下的一面。除人名外,還有至少二十一個商鋪字號和八十七個村名,對研究礦區商業發展和行政劃分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商鋪、煤窯名:三盛煤廠、隆盛永、☐☐號、林盛局、增盛昌、萬興恆、天慶永、三合義、復興源、廣盛興、義盛昌、戚廣盛(以上在崗頭村)、德豐裕(在趙村鋪)、橫北街會館、全盛王、臥龍灣(以上兩個在賈莊)、四義昌(在東澗底)、西臺窯、西溝窯、南溝窯、瑞福興。(至少二十一個,有幾個字跡模糊,無法辨識)
行政村、自然村名:崗頭、趙村鋪、青泉村、西溝村、中正村、北正村、賈莊鎮、東王舍、西王舍、橫西村、南寨村、北寨村、青石嶺、仇家窯、中鳳山、楊家溝、白彪村、趙村店、井陘城、南陘村、東澗底、孫莊村、長崗村、威河西、北鳳山、三峪村、南固底、袁峪村、馬峪村、南張村、梅莊村、南棗林、小寨村、胡仁村、桃林平、北張村、梅家莊、天戶峪、北防口、高家峪、窟窿峰、高家莊、出六里、沙窯村、馮家溝、大北岸、楊家臺、威西街、大王廟、北石門、威坡頭、吳家莊、石橋頭、石板片、東元村、巖峰村、西西村、東崗頭、張家井、南正村、秋樹坡、趙西嶺、馬頭山、洛陽村、莊子頭、威南頭、威河西、康莊、北張井、賈莊南頭、西澗底、威東街、東西村、北西村、北鳳山前、北鳳山後、馬村、趙東嶺、橫中街、橫南街、橫北街、南石門、北固底、威西北街、威北岸、麒麟溝、冶裡村、蘆峪村。(至少八十七個,有幾個字跡模糊,無法辨識)
名單中還有“礦務局二十七號、二十一號、四順廠、二號、三十號、觀正公、永興櫃、八號、三十四號、二合公、三合永、六號、瑞福興、三十六號”。這些應該是礦務局屬下經過編號的煤鋪。
石碑下半部分還有一項名為“四鄉女善”,其後有多個村名和人名,人名均“某氏”。
碑文最後三行還有行唐、曲陽等縣的許多人名(有的縣名看不清楚了)。
筆者對這塊石碑上有個疑問?2007年出版的《井陘礦區志》中記載:“東崗頭與西崗頭原為一村,舊址在今兩村中間的高崗上,故名崗頭。民國22年,因地下采煤,村民分別搬遷到原村東西兩側,東遷者取名東崗頭。”可民國九年的石碑上就有“東崗頭”之稱,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思來想去,也許如下原因:清末民初,隨著井陘煤礦的不斷擴大,崗頭村逐漸繁華,來這裡做煤礦生意越來越多,隨之其它從業人員也接踵而至,從而崗頭村的規模越來越大。因此可能在崗頭村未搬遷之前,人們根據地理位置,就有了“西崗頭”、“東崗頭”的稱謂,搬遷之後, 兩個自然村順理成章地變成了兩個行政村。
地上石牌四
地上還有一塊《重修聖母廟碑》,也是立於民國九年。朝上的一面也是佈施名單,看不到年代、事件等重要資訊,只有一些村名、人名和商鋪字號,但從碑文中的“本村”、“本鎮”,還有捐資名單中的姓氏分析,這應該就是天護村人立的石碑。
本鎮商鋪字號有十幾家:雙益當、永合成、慶成公、興隆居、湧☐盛、祥泰號、三益氈坊,其餘的看不清。
這塊石碑的落款比較特別,經理人和主持居士都是婦女:
女神居:張家井谷氏;南寨村孟氏;窟窿峰焦氏、高氏;孫莊村王氏;西王舍王氏、本村劉氏。
女經理:高門王氏、馮門高氏、高門高氏、馮門胡氏、高門高氏、劉門董氏、高門高氏。(不是筆者寫重了,而是三個人都是高門高氏)
地上石牌五
地下還有半塊殘碑,碑文用蔡京體書寫,字型恣肆豪放、舒展飄逸,在眾多碑文實屬罕見。經分析此碑是《建馬王祠碑》,立於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80年)。據碑文記載,“馬王祠”於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開始興建,至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80年)完工,裡面供奉馬王、牛王和水草大王。
▼旁邊還有一個風化的石獅,年代不詳。
▼一張供桌,上面刻有寶瓶和蓮花圖案。
地上石牌六
地上還有幾塊天護村的墓碑,其中一塊寫著:“井陘縣天護村趙村社三甲”,墓主人叫高席珍、字公瑾,他的夫人稱“吳太君”。署名處寫有“男,武癢生廷☐;侄,武舉人廷☐、武癢生廷☐,三個人的最後一次字都看不清,也看不到墓碑年代。從碑文我們知道,墓主人有一個兒子和兩個侄子,都是“廷”字輩,兒子是武癢生、兩個侄子一個是武舉人,另一個是武癢生,可謂武術世家。在光緒元年的《續修井陘縣誌》•<選舉篇>•<武舉>中記載:“高廷相,乾隆庚午”,就是說高廷相在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考中武舉。因此墓主人肯定是在乾隆十五年之後去世的,墓碑上記載的武舉人應該叫高廷相,是墓主人的侄子;同時也說明天護村在乾隆十五年出過一個武舉人。
西明寺鎮寺之寶
“西明寺”中最珍貴的就是這座“佛頂勝尊陀羅尼經幢”,是現存最古老的經幢之一。此經幢是唐開元十五年(公元727年),在“西禪院”主僧惠廣的主持下,由僧人元實等人共同修建的。經幢總高5米,直徑64釐米,,共分十一層,幢身上刻有“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序”和“佛頂尊勝陀羅尼經經文”。一百五十多年後的唐乾符五年(公元878年),時任天護倉專知官張萬誠等善人居士對此經幢有殘損的地方進行修復,並在經幢八面柱上鐫刻了重修的原委和時間。
經過近一千三百多年的風剝雨蝕,經幢上的佛像依然栩栩如生,圖案精美,雕工細膩。
對井陘礦區天護村西明寺“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幢”的詳細介紹,請先關注我,品評我的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