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戰而勝的智囊
1.《百戰奇法·近戰》曰:“多設疑兵,上下遠渡,敵必分兵來應,我可以潛師近襲之,其軍可破。”這就是說,將帥在戰鬥中,要利用虛實,真假變化,以虛掩實,以假蓋真,隱蔽我近襲之意圖,並製造敵方為我可乘的空隙,然後,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知瑤、伍子胥的克敵制勝均展現了這一作戰思想。
兩軍相逢,智者勝。智者就是能審時度勢,運籌帷幄,使自己的弱勢變成強勢,牢牢掌握主動權,採用攻心之術,取得主動權。在現實生活中,善於抓住對方的心理,處理複雜的問題,是一種很好的策略。
2.隋文帝楊堅矯詔受禪即位之初,對南陳十分友好,每次抓獲了南陳的間諜,都客氣地予以遣返,但南陳宣帝還是屢次派兵侵擾隋朝的邊境。因此,在陳宣帝太建末年,隋朝便向南陳發動了一次進攻,適逢陳宣帝駕崩,隋文帝下令班師,還派遣使者前去弔唁。陳後主回信卻越發狂妄自大,有小覷隋文帝之意。隋文帝看了回信後很不高興,遂有了滅掉南陳的心思。高頻所獻的這一攻滅南陳的戰略,已超出了單純的軍事佈置,而將政治、軍事、經濟、農業等各個方面綜合起來考察,統一部署,環環相扣。
首先,是根據南陳的自然氣候等情況,提出“微徵士馬,聲言掩襲”,既能“廢其農時”,又能收迷惑敵人之效,這是以權宣之計與深謀遠慮相結合;其次,是根據南陳人的居住條件,因風縱火,且反覆多次,這樣,可使其財力俱困,這是從破壞敵糧食儲備而從根本上動搖其命脈。南陳既無財力,而又喪失警惕性,此時用兵,定獲全勝。高頻此計是符合孫子的“謀攻之法”的。
《孫子兵法·謀攻篇》曰:“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必以全爭於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後來,隋文帝採納了高頻的計策,果然較為順利地平定了陳朝。所以,杜牧評論道:“抓住敵人出現的可乘之機,不失時機地乘勢攻擊,那就會像摧枯拉朽哪樣迅速地獲得勝利。像劉邦進據關中、魏晉降服孫皓、隋文帝滅掉南朝,都沒花多長時間。”,
3.智商,它的英文縮寫是IQ。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個子很大的、很高大的、力氣很大的人,和一個小個子比賽誰的力氣大。比什麼呢?比扔稻草。小個子對大個子說,我讓你吧,你扔一根稻草,我扔一把稻草。大個子一想,我的個子很大,我的力氣也比你大,你扔一把,我扔一根,你死定了,你會輸慘了。好,我同意。比賽開始了,小個子扔一把稻草,大個子扔一根稻草,結果是什麼,大家都會想像到。這就是神奇的智商之花開出的果實,這就是要以智取勝。
中外古今運用智慧取勝的案例太多太多。比如在戰爭中,《孫子兵法》的三十六計,計計都是用兵的神智。我國曆史上的圍魏救趙、欲擒故縱、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空城計,等等等等,都是以智取勝。《水滸傳》裡面的智取生辰綱、沙家浜裡邊的智鬥、解放戰爭的智取華山、林海雪原的智取威虎山,等等等等,既用了力敵,也用了智勝、智取。特別是《三國演義》,處處寫的是以智謀來取勝。
在商場中做生意,也要以智取勝。商場如戰場,在商場中做生意怎麼以智取勝呢?或者標新立異發明新產品,或者另闢蹊徑開拓新的市場,或者不拘一格地使用新的人才,或者出奇兵策劃新的方案。面對激烈的競爭和激化的矛盾,要巧妙應對,不可操之過急,盲目蠻幹。在全面瞭解對方詳情,摸清對方虛實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制定應對策略。
4.兩軍對壘,防守森嚴,要想從敵國那裡獲取絕密情報,又談何容易?然而,古今中外的典型戰例又證明了這種成功的可能性。《孫子兵法·用間篇》裡關於“鄉間”(即誘使敵方的鄉人加以利用主的論述),頗為實用。收買、利用敵方同鄉裡的熟人、同事、朋友等特殊關係的人充當間諜,可收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這些人與敵方的關係沾親帶故,不易被敵方所懷疑;另一方面,他們又熟悉敵方的山川地形、關隘險阻、軍馬糧草、武器兵種。透過鄉間獲得情報,真可謂做到百分之百的“知彼”。上述諸葛恪則採用俘虜的敵兵、投降的民眾作為“鄉間”,充分利用了敵軍顧念家人的心理,爭取了對方的民心,瓦解了敵軍計程車氣和鬥志,使敵軍不戰而各自散歸。實現了古代優秀的軍事家“攻心為上”的戰略目標。
教育工作,只可智取,不能硬攻。攻城為下,攻心為上。
攻心,首先要能控制自己的心靈。有一些老師,自己情緒失去控制,當眾與學生髮生衝突。為師者決不可如此,否則必敗無疑。教師要提高自己的修養,使自己的心靈象天空一樣開闊。
攻心,還得了解學生心理。不瞭解學生心理,你如何去攻呢?所以教師要研究學生,要知道學生的真實想法,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切忌想當然,以及之心,度人之腹,目標不明,方向不清,就開火進攻,到頭來,一無所獲還是好的,學生離心離德害莫大焉。
攻心,一定要善於隨機應變。學生的心理是千變萬化的,在一些具體場景中,常會有突發情況發生,當學生的心理發生變化時,教師一定要隨機應變,及時調整策略,方可牢牢鎖定目標。青少年的心靈是敏感而脆弱的,同時,也十分地多變。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有不同的心理特點。影響學生心理狀態的因素也有很多。教師不是聖人,也不一定能夠洞悉一切,計劃沒有變化快,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做出調整就更加顯得重要了。
5.避實擊虛,避強擊弱,是戰爭中常用的一種策略。孫子曾經作過形象的比喻,他稱用兵的法則就像流水一樣,水流動起來是避開高處而流向低處,那麼用兵應是避開敵人防守堅實的地方而攻擊其空虛薄弱的部位。所以,用兵作戰沒有固定的模式,沒有固定的形態,能根據敵情變化而取勝的,就可以稱之為用兵如神。
善於避實擊虛是一門藝術。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要善於抓住問題的要害,儘量避開對方的長處,以自己的優勢擊敗對方的劣勢,也就是“以實擊虛”。
6.岳飛攻破楊麼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善待降將黃佐、楊欽等。這種招降納叛、以敵克敵的計策,無疑是符合孫子“上兵伐謀”,即以最小的代價去獲取最大的勝利的原則。
《孫子兵法·謀攻篇》在談到決策時指出:“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都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都也。故上兵伐謀,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這就是說,要論百戰百勝還不算高明的,不戰而使敵人屈服,才是最高明的。所以用兵的上策是發謀略制勝,其次是透過外交手段取勝,再次是使用武力戰勝敵人,最下策是攻城,攻城的辦法是不得已而不之的。 現代商戰,已不僅僅是實力的競爭,同時也是智力和智慧的競爭。一個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其中關鍵是一個字:“謀”。“用兵之道,以計為首”。現代商戰,同樣如此。
7.李愬之所以取得最後的勝利是因為他戰前準備充分,麻痺了敵人,戰爭中出奇制勝,利用奇兵擒賊先擒王,深入虎穴一舉成功。他的成功並不僅僅是利用奇兵,而是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後的結果,是一種靜如處子、動如脫兔的表現。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如果缺乏沒有精心的準備和對對手的充分了解,也許你的“奇兵”就成為送入虎口中的“羊羔”。只有奇正相生才能夠達到你心中的目標。
8.《孫子·謀攻篇》說:“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王德用不愧為良將,深知兵法上 “不戰而屈人之兵”的謀略,藉用間諜的口,以咄咄逼人的氣勢,先打破敵人的侵略意圖,還沒等兩軍接觸,交兵接刀,便使敵人產生畏懼之心,前來議和。
“不戰而屈人之兵”是以心理學上的威懾,使敵人在心理上產生畏懼作為基礎的。我們要避免無謂的戰鬥,但如果戰鬥不可避免,那就要積極迎戰。給敵人以迎頭痛擊,使 其不敢再進犯,那這樣就能起到威懾作用,對周圍其他蠢蠢欲動勢力起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讓對手緊張、望而生畏,從而不攻自破,其實就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具體表現,它同樣也適用於現代商業競爭。管理最高境界是不戰而勝。
9.凡行兵之道,應當謀而後動,以智取勝,不可意氣用事。同樣,看待事物,要透過現象看本質,不要浮在表面上;前思後想,瞻前顧後,不能只圖一時得意,不思嚴重後果。
人們在進行決策的過程中,需要瞻前顧後,該想的要想到,該做的也要做到,這樣的決策才具有堅強的後盾和長遠的發展。放眼望去,有的領導很忙,但是他是什麼忙?他是這種“忙”是很忙;很盲目的“盲”;很茫然的“茫”“忙、盲、茫”。他不知道為什麼忙,他不知道忙些什麼,嚴格說來,這是一種因小失大的表現。領導者的大智體現在哪裡?表現在抓大事,抓全域性,抓方向,抓戰略,抓重點,抓執行,抓人民的切身利益,而不是忙些沒有價值的事情。
10.《孫子·行軍篇》裡說:“辭詭而強進驅者,退也。”這是以進為退的指導方針。
不過,晉王的“利於速戰”也並非沒有一點道理,況且也是孫子所言。只是作為一個優秀的將帥,在看到它的利的同時,也要看到它的害。利和害是相依相生,也是相制相剋的,重要的是創造條件,變害為利,變敵之長為其短,變我之短為其長,然後乘機戰勝之。
11.高仁厚陣前依法誅殺楊茂言,嚴整軍法,震撼叛軍,取得了戰鬥的勝利·自古以來,紀律嚴明一直是兵家決勝的關鍵。
在現代社會,要想成就事業,必須先學做人,再學做事。首先要高標準,嚴要求,自覺遵守紀律,努力提高思想和道德覺悟,這是做人的第一準則。在學會做人的基礎上,努力學會做事。
12.尹賓商藉用了《鬼谷子》“捭闔”一詞,來作為一個戰爭的將帥審定敵人虛實的一種策略,即要善於發現敵情變化的兆頭,摸清敵人的思維活動規律,以便揣測和推算敵人的活動脈搏和動向,做到未卜而先知,這樣得出來的結論,才能正中矢的,無往而不勝。李光弼對部將的解答,正說明了他運用了“捭闔”的謀略,既知己方,又知敵方,進而將計就計,明裡迎合敵人的需要,暗中卻穩操勝算,巧妙地設下了連環計,不戰而屈人之兵,智降叛逆史思明手下的兩員驍將。
13.趙充國在平羌的過程中,堅持政治瓦解與軍事鬥爭相結合,一方面集中兵力部署對先零進行軍事打擊,先零在毫無戒備,紀律鬆弛,鬥志不足的情況下一觸即潰,倉皇逃遁。而另一方面,則對罕進行政治安撫,廣開善言。這其實是“以靜待譁”的作戰謀略。
自古兵家都把鎮定持重、處變不驚作為將帥修養的要則。只有以自己的嚴整來對待敵人的混亂,以自己的鎮靜來對待敵人的譁恐,這才是掌握軍心的方法,因此,以沉著的心態安撫自己,乘機進攻浮躁不安的敵人,或者以冷靜的態度控制動盪不安的局面,那麼勝利就有十足的把握。現代戰爭較之古代戰爭更加激烈,在瞬息萬變、險象環生的戰場上能否沉著冷靜,不亂方寸,也是對每個參戰者非常現實而嚴峻的挑戰和考驗。
“以靜待譁”的策略,在人們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也被廣泛地運用著。它能使人們有效控制自我情緒,理性思考問題,從容克服困難,做情緒的主人,做事業的開拓者和創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