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修身是為了轉化“氣質”。“氣質”之“氣”是指生物性(獸性)的本能,如自私、自我、自戀、五毒(貪、嗔、痴、慢、疑)、性慾、非理性、偏執等等;“氣質”之“質”是指生物性的遺傳缺陷、較差體質、不良秉性等等。氣濁質礙,是儒家認為難以踐行德性人生,或踐行而難達透徹和盡力的根本原因。
《大學》: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修身”就是修行、修煉、修養之義。
佛曰“修行”,道曰“修煉”,儒曰“修養”。
佛家需要修行,是因為我們都是“凡夫”,沒有覺醒,故需修行;道家需要修煉,是因為我們都是“偽人”,不是“真人”,故需修煉;儒家需要修養,是因為我們都是“小人”,不是“大人”“君子”,故需修養。
那麼我們為什麼是“凡夫”,是“偽人”,是“小人”呢?
佛家認為是“顛倒妄想”所致,道家認為是“有為造作”所成,儒家認為是“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物交物,則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此天之所與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不能奪也。此為大人而已矣”(《孟子·告子上》)。像耳朵和眼睛這樣的感覺器官,它們只是被動而機械地感受著外界事物,被外界事物牽引著而不能自已。久之,我們的耳目必為變幻無常的種種物相所眩暈矇蔽,使我們越來越為物相所眩、為物慾所牽,從而不斷地被物化。被物化就是被現象化、機械化、工具化、感官化、本能化(生物化)、功利化、經驗化、後天化、膚淺化、被動化、侷限化、情緒化(非理性化)等。
有沒有辦法扭轉之呢?有的,孟子教導我們“心之官則思”。“心”指的是心體之心,是本心,是化性為心、全性為心之“心”,“官”是功能、作用、屬性之義,“思”含有入理、思考、覺知、省察等義。整句意思為:心體是我們覺醒、照察、反省之本。思則得之,守護或儲存此心體而不失,是我們圓滿和解脫之本;若不能很好地守護此心體,“則不得也”。心體於我們而言,是本有的、先天的、天然(自然)的——認識到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只有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我們才能“立乎其大”,“則其小者不能奪也。此為大人而已矣”(不再如小人那樣為物相所眩,為物慾所牽)。
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修身、為什麼要修養的原因。修身是為了轉化“氣質”。“氣質”之“氣”是指生物性(獸性)的本能,如自私、自我、自戀、五毒(貪、嗔、痴、慢、疑)、性慾、非理性、偏執等等;“氣質”之“質”是指生物性的遺傳缺陷、較差體質、不良秉性等等。氣濁質礙,是儒家認為難以踐行德性人生,或踐行而難達透徹和盡力的根本原因。
儒者修養之目的,即是徹底轉化氣質。轉者,轉變也,使濁者清之,偏者正之,極者和之,不足者補之,依此類推;化者,昇華與暢通之義,以心性內涵之無窮生化之力,通貫於身心內外、言語舉止等一切之中。如有不通之處,只需稍一靜心覺察,即可知之。孔子謂為“默而識之”。若再輔以聖賢指點和義理辨析,則更為清晰明確。知自己不足、不通、不徹、不盡之所在,在充分信任心性擁有無窮生化之力的前提下,覺照之、涵養之,很快就會實現疏通與透徹,最終達到整個身心(心理學之心,後天造作之心)皆融化於心性之中,心性即可無拘束、無封限地透過身心彰顯出來,以圓滿實現德性人生。
文字 | 摘自潘麟先生著作《〈大學〉廣義》,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年8月,美國學術出版社, 2019年3月
攝影 | 印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