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
使夫知者不敢為也。
為無為,則無不治。
老子在這一章提出了社會四大亂源:名、利、欲、知。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崇尚賢能才德,老百姓就不會去爭了。因為老百姓爭的就是“名”,如果你告訴他考上進士就能做官,他就會拼命去考進士;你告訴他有才德才能就會被重用,他就會拼命地去追求才德才能。這種現象歷朝歷代都有,所以老子一針見血地說,如果整個社會崇尚賢能、崇尚有才德的“名”,就會造成很多“虛有其名”,本來他是無才無德之人,但他裝得很有才有德,所有人都去追求那個“名”,然後其它的事情都沒人去做了,對整個人類社會發展肯定是不利的!
那麼在現實社會中,幾千年來,為了功名,為了考名校,為了做官等等,造成了很多無形的壓力,讓很多人的生活很不正常,其實老子第一章的這句話要好好去體會,“名可名,非常名”,當你不去崇尚任何名號的時候,就不會盲目的、不顧一切的、不擇手段的去爭了。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老子看到了難得之貨才是產生盜賊的根源。你家裡有東西,你告訴別人是難得之貨,那麼別人知道以後很想得到它,怎麼辦呢?於是就產生了偷盜。
比如現在有什麼所謂的古董,為什麼會有天價?就是因為貴難得之貨,你覺得這個東西很貴重,然後把它的價錢炒得很高,本來很普通的一個東西,馬上就變成了稀世珍寶!然後所有人都不顧一切的去爭奪,得不到人就變成了盜賊,就算他沒有付出行動,至少他也產生了一種偷盜的不正常心理。
不見(xian)可欲,使民心不亂。這個“見”要念xian,是表現出的意思。“欲”的意思是想得到基本需要以外的東西。人為了生存,為了生活,他有基本的需要,基本的需要不叫“欲”,其它的才叫“欲”!不把誘發“欲”的一些事情或事物表現出來,可以使民眾的心思不被擾亂!
這一章前三句話告訴我們:社會的亂源,是崇尚賢明、貴難得之貨、把基本需求以外的慾望表現出來。但是名、利、欲是自有人類社會以來就客觀存在的,完全消除是不可能的,所以接下來老子告訴我們,聖人要怎麼樣來治理這個社會呢?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虛其心,就是你要把心裡的貪念虛掉。人的心具有“欲”和“知”的功能,所有的慾望,都是從心裡產生的,當所有的知識放在心裡以後,你就知道了很多東西,然後你的“欲”就出來了!實其腹與虛其心,是相對待的,你要讓他的肚子飽飽的,滿足他基本的需求,然後再去疏導他,去減少他的貪念!
弱其志,強其骨,讓他強健體魄,多勞動,少動歪腦筋。常使民無知無慾,這句話就是讓很多人引起誤解的,“無知”就是沒有爭名奪利的心智,“無慾”就是不要有貪念。基本需要滿足他,其它的不給他。“無知無慾”就是說,你要正常的生活,不要跟別人去攀比。
使夫知者不敢為也,“不敢為”就是不敢胡作亂為,使那些有聰明才智的人不敢胡作亂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