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通泊之戰是雍正年間清政府統一蒙古而引發的一場對外擴充戰,這場戰役被稱為雍正執政13年的遺憾,也是二百多年清朝歷史上損失最為慘重的一場戰爭。在這場戰爭中,清政府的精銳部隊八旗幾乎全軍覆沒,白骨遍佈和通泊水草地。為此,北京城裡八旗人家幾乎家家掛上了白幡。
八旗與清政府而言,可謂是成也八旗,敗也八旗!
八旗始建於明末神宗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當時的努爾哈赤統一女真部落時,參照了金代的軍隊編制對自己的部落進行整編,滿族八旗由此正式組建。
皇太極在建立清初,由於考慮到滿人太少,於是聯合了蒙古人對付明朝政府。並於天聰九年(1635年)組建了蒙古八旗。
隨後,又在崇德七年(1642年)組建了漢人八旗。清朝的八旗制度由此逐漸完善。
順治元年五月,清攝政王多爾袞率領八旗勁旅,進入大順軍棄守的北京城,實現了清國從遼東地方民族政權定鼎北京的全國政權的歷史性的轉變。
隨著順治帝自盛京(遼寧瀋陽)來到北京,清朝於10月1日正式定都北京,順治即皇位用清國號,順治紀元,建立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
順治帝親政後,八旗中的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由順治帝親自統率,並稱為上三旗。主要負責皇宮和京師的安全防衛。
其餘的正紅旗、鑲紅旗、鑲白旗、正藍旗、鑲藍旗五旗稱為下五旗,分別佈防在全國各地。
由於八旗的出身,是古代女真族狩獵時便於集體行動而設定,以牛錄為單位的軍隊。因而,八旗也稱為馬背上的民族。
八旗彪悍的戰鬥力從第一次參加戰鬥便可見一斑,那是後金與明朝爆發的第一次大規模地稱為“薩爾滸之戰”的正面衝突。
1618年,努爾哈赤率領6萬八旗精兵一舉擊潰了大明經營多年的遼東邊防體系,擊敗了明朝的11萬征討大軍。八旗彪悍的戰鬥力擊垮了大明計程車氣。此後,大明再也沒有主動地進犯過後金。
八旗從小在馬背上長大,在冷兵器時期,擁有騎馬優勢是獲得戰機的一大先機。其次,八旗實際上是滿、漢、蒙三個民族各八旗組成的“二十四旗”。
每個旗族在戰場上擔任的任務各不相同。滿八旗和蒙古八旗主要以騎兵為主,士兵被分為三個等級。漢八旗也稱烏真超哈,主要以炮兵為主。
為了保證兵源壯大隊伍,當時的百姓家每家必須出一個壯丁參加戰爭,如果參戰的壯丁戰死,必須由家裡的其他男丁頂替。也就是說父親戰死,兒子接父親的班兒,哥哥戰死,弟弟接替哥哥出戰。
八旗戰時為兵,平時為民的軍隊建制使其生存能力十分了得。他們並不仰仗朝廷的供給,甚至在戰時,八旗的糧食、兵器等也是自己籌備。而在瓜分戰利品時,則是根據誰搶佔的戰利品多,誰就是老大的原則。
八旗的建制在代代相承的基礎上,壯大了隊伍的向心力和戰鬥力,也使其成為清政府建立及統一中原的主要力量。
康熙十年,居住在西北方的蒙古族之一的準噶爾隨著軍事戰果的不斷擴大,不惜勾結沙俄企圖統一整個蒙古地區,與清廷分庭抗禮。
準噶爾不斷膨脹的野心使西北邊疆戰事連連。康熙三次親征,進行了平定準噶爾的戰爭。並派譴皇十四子胤禛為撫遠大將軍駐守在西北平息戰亂。
康熙去世後,十四子胤禛繼承王位,稱雍正帝。雍正勇於革新,雷厲風行,在穩定邊疆民族統一方面,為清朝前期的鼎盛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雍正元年,蒙古和碩特部首領蘿蔔藏丹津,趁著駐紮在西寧的撫遠大將軍允禵回京奔喪之際,發動了叛亂。清廷得到訊息,迅速派川陝總督年羹堯和四川提督嶽鍾琪前往青海平息戰亂。
戰敗後的蘿蔔藏丹津逃亡準噶爾。雍正即位後,準噶爾多次派遣使者和談,經過幾次和談,終因準噶爾拒不交出蘿蔔藏丹津而未能達成協議。
雍正五年十二月,準噶爾部首領策妄阿拉布坦去世後,其子噶爾丹策零世襲爵位。
由於策妄阿拉布坦重視社會經濟的發展,與周邊民族貿易往來密切。因此,準噶爾的物質基礎豐厚。襲爵後的噶爾丹策零與其父懷有同樣的政治野心,再次勾結作亂,對西北邊疆構成了一定的威脅。最終爆發了雍正西征準格爾的戰爭。
當時在西征準噶爾時,清政府中有兩種不同的主張。以大學士張廷玉和雲貴總督鄂爾泰為代表的一方認為噶爾丹策零剛剛襲爵,正是用兵的大好時機。而大學士朱軾、都統達福為代表的一方則認為時機未到,不易西征擴張;而
首先是軟硬兼施,說服達福等大臣,統一了朝廷西征準噶爾部的思想認識;其次,對西征的將領進行了精選。並對軍需供應做了統籌安排。
任命張廷玉推薦的領侍衛大臣、三等公傅而丹為靖邊大將軍,達福等為參贊大臣。統領三萬八旗精兵駐守在阿爾泰山為北路軍。
同時,任命三等公川陝總督嶽鍾琪為寧遠大將軍,四川提督紀成斌為參戰軍務,率領四川、山西、河南等地綠營兵為西路軍。
為了使西征取得勝利。雍正為此做了精心的準備。早在雍正五年初,便令河南總督田文鏡在河南購買騾馬交給西安的嶽鍾琪,用以闊兵買馬,充實兵力補充糧草,做好戰前儲備。
在戰略方針上,令九卿針對準噶爾擅長騎射的特點,研究了制敵的方案。最終決定了用嶽鍾琪提出的“車營法”。
“車營法”是以車為營,移動式的築城障礙物。是將木材做成人字架,把槍頭固定在橫木上,槍尖向外防禦騎兵突擊的一種陣法。
這種戰車製作簡單,平時用做交通運輸,野戰時用以快速構築陣地時的輔助設施,也常用來封鎖道路。對於善騎射的蒙古軍來講,這是十分合適的一種戰法。
雍正七年(1729年)十月,清廷出動了西、北兩路軍用以平定準噶爾部。靖邊大將軍傅而丹率北路軍至敵兵必經之處科布多(今蒙古吉爾格朗圖),請求在此築城。
準噶爾首領噶爾丹策零早已做好迎戰準備,見北路軍兵力略比西路軍稀疏,便集中精力攻打北路清軍。
清軍固守城池,善於野戰的噶爾丹策零久攻不下,於是採用誘敵野戰的策略,設計用弱兵佯裝退敗,將清兵引出城至部落格託嶺。
由於清兵在西征前做足了準備,見準兵敗退,過於輕敵孤軍深入。一路追擊準軍至部落格託嶺進入了準軍的埋伏圈。早已伏兵兩萬的噶爾丹策零部居高阜衝擊。
傅而丹求勝心切,見處境危險,未及時撤往科布多,而是將全軍分為5隊向和通泊突圍。
準軍發現清軍意圖後,分路追殺。並乘機包圍了和通泊水草地集結的清軍大營。再陷重圍的清軍被連續追殺,定壽、永國等首領皆自殺。
三萬八旗勁旅在這場戰役中被噶爾丹策零的蒙古兵絞殺,百戰百勝的八旗幾乎全軍覆沒。僅有2000餘人突出重圍退至科布多。
和通泊之戰,有“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