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訊息顯示,東風將和起亞分手。若真如此,分手的意義遠大於東風悅達起亞成立的意義,標誌著竺延風為中國汽車劃出了新底線。
曾經,有位德國人在德國使館向大使抱怨,說中國人複製了他的產品。大使微笑著說,恭喜你,中國人只複製他們認為世界上最好的產品。大使先生沒說的是,中國人也在淘汰自己不喜歡的產品。今天,起亞在中國似乎正面臨這種問題……
事實上,中國汽車的底線一直在不斷提升,即便是汽車市場對外開放之初,乃至發展的全過程之中,每個時段都在提升著這條底線。最早被淘汰的是斯巴魯,當年貴州雲雀生產的斯巴魯A00級的小轎車。此後被淘汰的是夏利,一款源自大發的A0級轎車。再就是前些年黯然離開中國市場的鈴木——日本的小車之王。沿著這條路徑看過來,淘汰的標準是從小到大,汽車的品質也在不斷提升。如果今天竺延風決定讓東風和起亞分手了,那將是標準的再度提升,且從A0級車上升到了A級車,品質也有了更高的標準。
為什麼是起亞?這要從當初起亞進入中國的戰略取向說起,當年韓國車企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非常容易,選擇餘地很大,為什麼起亞選擇悅達,而不是其他更有實力的中國公司?因為悅達完全沒有開發能力,起亞可以憑藉手中的技術牢牢掌握控制合資公司的主動權。但是,東風進入後情況就不一樣了,因為東風是大國企,大國企合資的戰略目標很清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高”,形成獨立自主的汽車產業。從目前東風集團推出的各個自主品牌乘用車看,其水平已經超越了起亞。換言之,在已經實現了超越的情況下,在雙方戰略矛盾不可調和的背景下,竺延風決定和起亞分手是必然之舉。
當年為什麼中國要引入韓國汽車呢?我曾經就此採訪過張興業老前輩。他說,韓國汽車的價效比很高,在美國的細分市場上居然打敗了日本汽車,這很值得我們研究,我們為什麼生產不出價效比那麼高的產品?因此,我們要引進韓國公司,近距離地虛心向他們學習。如今,價效比高的秘密已經不存在了,控制性價比的秘訣一個是規模優勢,一個是採購低品質材料。在東風悅達起亞銷量持續下滑的情況下,除非降低採購標準,否則無法確保在價效比上的競爭優勢。而此時,中國品牌都在走向上之路,如果走低品質、低價格的路子,無異於時代的逆行者。竺延風和走“自殺”之路的夥伴合作,那真是喝高了。
有人說,其實這是韓國人和東風分手,他們想自己幹。我相信這是真的,因為他們從骨子裡就怕中國人拿走他們的技術,但如今中國人或許已經不屑於這樣做了。從現代汽車高階品牌產品可以看到,韓國人對品質的理解是到位的,他們知道怎樣生產好車,更懂得好車的標準是什麼。但是,從起亞在中國投放的產品看,其品質與之相差甚遠。這現象有三種解釋,要麼是韓國人沒有看懂中國市場,要麼是藐視中國消費者,要麼是不願意拿自己的核心技術與中方合作伙伴分享。用中國人的話說,這傢伙非傻即奸,竺延風難道非要跟這種人合作?
曾幾何時,韓國車就像韓流一樣橫掃中國市場。但是,中國消費者的口味隨著銷售收入的增長而提高,當初誰買了價效比高的車,意味著這個人精明、懂車。現在,誰再說買了價效比高的車,似乎就有些貪小便宜的貶義包含其中了。文化上這些許的變化,決定了中國汽車市場底線的變化。此時此刻,竺延風選擇和起亞分手,標誌著竺延風將這條劃在消費者內心的底線,明明白白地昭示於天下。
合是一個時代的標誌,說明中國人需要用好的產品來滿足日益提高的物質文化需求;分也是一個時代的標誌,標誌著中國人需要用更好的產品來滿足日益提高的物質文化需求。換言之,中國汽車消費的底線已經從價效比提升到質價比了,標誌著中國汽車真正走上了質量效益型的發展道路。為記錄下中國汽車發展史上這段歷史,我們選擇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竺延風先生為本期一週新聞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