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Lei
前幾天,據中國電子商會智慧電動汽車專委會發布的資料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新能源乘用車的市場滲透率達到了11.50%,其終端銷量為175.01萬輛。
其中,第一季度43.19萬輛,市場佔比7.96%;第二季度56.60萬輛,市場佔比11.24%;第三季度75.22萬輛,市場佔比15.80%。
而在9月,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甚至突破了20%。這意味著在100輛乘用車中,有20輛是新能源汽車。
即便隨著我國新能源乘用車爆發增長,這個數字已經非常可觀,甚至有相當多的企業憑新能源車打響了自己名號。但我們也不得不思考,剩下的80輛車80個人,或者是螢幕面前的你,至今不購入新能源車的原因到底有哪些?
里程注水、效能浮誇?
我相信,在大部分人眼裡,燃油車和新能源車最大的區別在於續航里程上的區別。很多人不買新能源車的原因就是因為“沒安全感”,害怕自己的車開著開著就沒電了。
現在,很多車企為了減少這種“走著走著就沒電了”的尷尬情況,在動力電池的研發上投入大量資金,打造出了一批又一批所謂的“續航500KM+”“續航1000KM+”的新能源車。
但事實上,能真正經得起這些“超長續航里程”考驗的,只有極少數品牌。例如某新勢力純電品牌2018款425KM基準版車型,顯示純電續航里程為425KM,實際上據某車之家口碑資料顯示,實際續航里程只有約360KM。
當這些對電池續航里程上的宣傳一次又一次被曝出不實後,消費者對新能源車的信任也大打折扣。
自燃爆炸嚇退人
如果說續航里程上的虛假宣傳頂多是讓你的駕駛體驗打折扣,那麼新能源車被頻繁爆出的“自燃”事件,則直接關係到個人的生命安全。
比如特斯拉,從誕生那天開始它的負面新聞的關鍵詞就是“自燃”。19年,上海徐彙區的某小區地下車庫內,一輛特斯拉發生自燃;同年,在美國舊金山的一個私人車庫中,特斯拉Model S發生自燃。
這些大量曝出的新能源汽車的自燃事件,也讓大家對新能源車望而生畏。當然,這些自燃現象,都和新能源汽車的核心——動力電池密切相關。
自動駕駛失控?
除了續航和自燃這兩個原因外,駕駛新能源汽車時所發生的失控事件,也是很多人不敢買新能源車的原因。
但說句實話,目前大多數的自動駕駛失控事件,和車本身的自動駕駛功能沒多大關係。目前我國97%的汽車,連L2級別的自動駕駛功能都沒有。那些號稱有“自動駕駛”功能的新能源車,自動駕駛等級基本上也都只有L2。而L2自動駕駛嚴格來講只能被稱為“駕駛輔助”,它在執行所謂的“自動駕駛”功能時,全程都需要人為干預及駕駛人注意力的高度集中。
所以,最關鍵的還是在於企業過度宣傳自動駕駛功能,以及某些車企領導、宣傳人員的錯誤示範,導致消費者操作不當,發生失控。
寫在最後
最後還是要公平地說一句,某些新能源汽車是有上述缺點。但也有戰戰兢兢、認真研發的新能源車企,它們的汽車質量非常有保證。況且在車質網上,燃油車發動機故障、變速器故障等投訴事件也不在少數。只是對於新能源車,我們確實要抱有一份謹慎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