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林清清
通訊員 朱欽文 張誠斌 王琛
圖/醫院提供
自己給自己做胃腸鏡檢查,順便還給自己進行了內痔手術?這位廣東醫生表示,廣東腸胃癌高發,但很多人輕視檢查耽誤治療,希望透過這種方式,提醒大家重視胃腸鏡檢查,也不要害怕內痔手術。
自主胃腸鏡+內痔手術,全程無麻醉!
11月7日上午,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內鏡中心進行了一場特殊的胃腸鏡檢查和手術。該院脾胃病科(消化內科)主任張衛民在全程無麻醉的情況下,先後給自己做了胃鏡、腸鏡檢查和內鏡下內痔套扎治療手術。
一般人進行腸胃鏡檢查,通常會選擇麻醉下的無痛腸胃鏡,而張衛民由於需要自己進行手術,因此採用了全程無麻醉的方式。
“嘔……嘔……”往自己的喉嚨插入胃鏡時,張衛民出現了正常的乾嘔症狀。但他聚精會神,眼盯著螢幕,邊插管邊操作約7分鐘後,胃鏡檢查順利完成。
隨後進行的是腸鏡檢查,張衛民半靠在床上輕輕插入腸鏡。“有點涼颼颼的感覺,能夠感覺到肚子裡在嗡嗡地響。”談笑間,張衛民透過腸鏡發現乙狀結腸和直腸處有10多粒小息肉,他一手操鏡,一手拿起活檢鉗,自己一一進行了冷切除。
自主胃腸鏡檢查後,張衛民開始在內鏡下給自己做內痔套扎治療手術。在消化內鏡治療痔瘡的過程中,中醫藥治療發揮了有效作用,術後還能夠緩解不適症狀。
手術前一天,張衛民加服了特製中藥湯劑,以保持大便通暢,協助做好腸道準備。手術開始時,他先在胃鏡安裝多環套扎器,插鏡進入直腸,後透過倒鏡進行痔核及痔上黏膜聯合套扎。
套扎完成後,張衛民透過胃鏡灌注具有止血、消炎、行氣止痛等作用的“黃槐膚床痔如湯”。術後,再透過熱奄包熱敷腹部等中醫特色非藥物療法,緩解不適。
為何要自己給自己做手術?
為什麼要自己給自己做胃腸鏡和內痔手術?“作為一名消化內科醫生,我每天都向患者科普胃腸鏡檢查的必要性,但還是遇到許多輕視檢查而耽誤治療的患者,不少還是年輕人,感到很痛心。很多人擔心做胃腸鏡不舒服,其實是誇大其詞了,我親身做個示範,也是讓大家瞭解,其實做這個檢查沒什麼大不了。”張衛民說,廣東腸胃癌高發,定期進行胃腸鏡檢查很有必要,是早診斷早治療食管癌、胃癌和大腸癌最直接有效的途徑。
“胃鏡腸鏡是診斷食管癌、胃癌和大腸癌的金標準。一般來說,有危險因素的人,建議40歲開始做一次胃鏡、腸鏡檢查;普通人建議建議50歲開始做一次胃鏡、腸鏡檢查。”張衛民介紹,“危險因素指的是攝入高鹽 、醃製飲食、吸菸、重度飲酒、Hp 感染者、慢性萎縮性胃炎(異型增生)、胃腸息肉等。” 張衛民介紹,“此外,痔病是一種全球性最常見的肛腸疾病,正如我們常聽說的‘十男九痔、十女十痔’,其實痔瘡積極治療並不可怕,痔病患者不必談手術色變。”
為了不影響患者正常就醫,張衛民決定在週末給自己做胃腸鏡檢查和痔瘡手術。他坦言:“給自己做內鏡,難點在於有噁心嘔吐、腹痛等症狀時要繼續操作進鏡並觀察,更難的是給自己做內鏡的體位、進鏡方式方法、操作方法等,和給患者做的時候完全不同。”
“今天作為病人,在無麻醉的情況下親身體驗胃鏡、腸鏡診療的全過程,感受到了患者在做檢查前、中、後的心理狀態,體會到腸道準備時及術中術後的種種不適。今後會帶領全科醫生持續改進胃腸鏡檢查的全過程,更好地為患者服務。”給自己做完手術後,張衛民感慨地說起這次既當醫生又當病人的感覺,還是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穫和體驗。
中西醫結合,無痛微創治療痔瘡
痔瘡是常見高發的都市病。張衛民介紹,對於嚴重的內痔、混合痔及外痔,現代傳統痔瘡治療方式主要為外科手術,如痔核切除術、痔上黏膜環切術等。由於有手術創面大、術後痛苦重、恢復期長等不足、肛管精細感覺受到一定影響等原因,痔病患者普遍談手術色變,有些害怕手術。而消化內鏡下硬化和套扎,相對傳統外科手術則有操作簡便、快速、安全,術中術後痛苦少,併發症少,恢復快,費用低等優勢。
不過,消化內鏡的內痔微創治療雖然術後併發症少,但仍然有部分患者出現術後少量出血,外痔血栓形成,肛門部不適、疼痛等,少數患者甚至可能出現短暫尿瀦留。針對這些不足,醫院採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將現代消化內鏡技術中醫特色療法相結合,術前首先使用中藥幫助患者保持大便通暢,輔助術前腸道準備;術中在套扎治療或硬化注射後常規噴灑黃連、槐花、地膚子等具有止血、消炎、行氣止痛等作用的中藥溶液;術後再口服消炎、行氣止痛中藥,配合中醫非藥物療法,防治可能出現的術後出血、肛門墜脹不適、尿瀦留等併發症。
編輯:張華
來源:羊城晚報•羊城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