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5月,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組織公然違反國際條例,轟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3名辦公人員當場死亡,新華社女記者紹雲環也在其中。這場無妄之災,逝者已逝,生者則沉浸在無盡的悲痛之中。
邵雲環與南斯拉夫的情緣
在南斯拉夫大使館轟炸事件中犧牲的記者,名叫邵雲環。作為一名新聞記者,邵雲環深入戰地一線,她與南斯拉夫也頗有淵源。
在新華社任職20年來,邵雲環無數次親自前往一線。1990年,南斯拉夫實行多黨制,分裂成數個國家,眾多國家矛盾不斷,戰事持續升級。
1991年,克羅埃西亞戰爭爆發,邵雲環前往戰火紛飛的斯洛維尼亞和克羅埃西亞採訪。
與此同時,從南斯拉夫分裂而來的馬其頓、黑山共和國,也曾經有邵雲環的身影。南斯拉夫的歷史遺留問題眾多,表面祥和一片,內部卻危機重重。
邵雲環親身經歷、親眼目睹其中的紛爭,獲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她對南斯拉夫的苦難感同身受,寫下了眾多有見解、貼合實際、有深度的稿件,將南斯拉夫的輝煌與掙扎展現在大眾眼前。
多年來,邵雲環經手無數與南斯拉夫相關的翻譯、撰稿工作,也正因如此,她對那裡的危險局勢瞭如指掌。
縱使如此,在面對危機重重的國際形勢時,邵雲環依舊毫不猶豫,前往南斯拉夫,衝在一線,為大眾帶來實時報道。
20世紀90年代末,蘇聯解體,南斯拉夫失去社會主義大國的庇護,內部形勢更加複雜。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趁機入侵,各個國家、民族之間劍拔弩張,矛盾已經到達了不可調和的地步。
在北約的主導下,科索沃與塞爾維亞關於主權、資源等問題紛爭不斷。北約對南斯拉夫的領土、資源垂涎已久,他們以此為藉口,悍然發動對南斯拉夫的侵襲。
不久後,美國派遣大量轟炸機,於南斯拉夫上空盤旋。
1999年3月,南斯拉夫緊張局勢依舊沒有得到緩和,中國政府獲知此訊息,開始準備撤僑工作。
為了保全性命,留在南斯拉夫的華人華僑開始緊急撤退。眾人慌張不已之際,一群人鎮定自若,從安全地帶前往南斯拉夫,成為人群中的逆行者,新華社記者邵雲環便是其中之一。
3月中旬,南斯拉夫聯盟局勢緊張,科索沃戰爭一觸即發。新華社釋出訊息,希望派遣記者前往戰地,收集第一手資料。邵雲環已經負責南斯拉夫工作多年,具有豐富的經驗。
與此同時,她精通塞爾維亞語,擅長英語,在當地工作更加便捷。不論出於何種考慮,邵雲環都是最合適的人選。
正當新華社領導思考如何勸服邵雲環前往戰地時,她卻主動請纓,要求前往南斯拉夫首都貝爾格萊德。領導欣然同意,邵雲環便開始了出行前的準備。
貝爾格萊德危機重重,得知邵雲環主動請纓,同事們十分擔憂。面對他們的緊張,邵雲環只是淡淡地說道:“沒什麼,大不了一條命!”
在和平的大環境中,總有地區紛爭不斷,如邵雲環般的一線記者,本著對事實負責的原則,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
“你去那裡條件艱苦,工作危險,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領導提醒道。
同事和領導們永遠忘不掉那個臨行之前意氣風發的邵雲環,她說道:“我不怕,我有在波黑戰爭前線採訪的經驗,我會很好地完成任務,一定不辜負新華社對我的期望!”
“等你凱旋”,這是同事們對邵雲環的祝願,沒有人想到,這樣一句簡單的話語,成為了最後的決別詞。此去貝爾格萊德,邵雲環便再也沒有歸來……
異國的無妄之災
戰地記者沒有槍支彈藥,手中的筆就是他們的武器。來到南斯拉夫,邵雲環果真不負眾望,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內,她為國內帶來了大量的一線資料。
3月24日,北約發起轟炸,邵雲環傳回了第一篇戰地實時報道——《悲壯的貝爾格萊德》:其中寫了這麼一段話:
“春天本是一年中充滿生機和希望的季節……春天來了,可是誰的心裡都明白,戰爭已經逼近這個熱愛和平的國家。”
這座戰爭中滿目瘡痍的城市,在邵雲環的筆下愈加清晰。
這篇通訊一經發布,便被新聞界奉作榜樣,國內報紙開始大量刊登,國外媒體不時引用,熱度居高不下。穿行於戰火中,作為一名女性,邵雲環做出了巨大的犧牲。
3月26日,按照原定計劃,邵雲環將前往聯盟大廈採訪南斯拉夫聯盟副總理利利奇。她剛剛進入大廈,防空警報隨即響起。
聯盟大廈是北約重點轟炸的目標,邵雲環不禁猶豫起來,利利奇是否會冒著生命危險,接受自己的採訪?
深思熟慮後,邵雲環認為此次見面預約不易,還是決定採訪利利奇。她隨著防空警報的聲音前往大廈內部,發現利利奇依舊在原地等待。
原來,工作人員為了自保全部前往地下室,利利奇為了遵守與邵雲環的約定,果斷拒絕了手下撤離的建議:“我們在這裡採訪,炸彈隨時有可能掉下來打斷我們的談話。”
邵雲環笑笑,並無畏懼之色,繼續進行採訪。
稿件釋出後,邵雲環稱讚利利奇勇氣可嘉,然而在轟炸前決不退縮的邵雲環,又何嘗不是勇氣可嘉呢?
貝爾格萊德戰火紛飛,邵雲環依舊奔波在一線。4月27日,在《在血與火中所見所聞》中,邵雲環說道:北約的700架飛機在上千次的轟炸中投下了6000噸炸藥,南斯拉夫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和1000萬人口深受其害。
“可是,北約在解釋這些血淋淋的事件時,往往只是輕描淡寫地說,偏離了軍事目標或不可避免的失誤”從邵雲環的文字中,世界人民感受到了深深的絕望。
5月,北約的轟炸持續進行著,貝爾格萊德整個供電系統全面崩潰,眾人恐懼不已,邵雲環依舊鎮定自若。她所表現的勇氣,為男子所不能及。
縱使從事戰地報道多年,她還是被南斯拉夫經歷的痛楚深深震撼。自從前往貝爾格萊德,邵雲環整日埋頭工作,直至凌晨兩三點。
從業20多年,邵雲環最害怕的,便是稿件無法及時傳回國內,失去時效性。盡心盡力還原真相的邵雲環並沒有想到,意外正悄然發生……
5月7日晚,北約再次出動飛機,向中國駐南斯拉夫聯盟大使館投下了5枚導彈。令人悲痛的是,邵雲環正在大使館中工作。
第一枚導彈,直接瞄準了工作人員的宿舍;
第二枚導彈,落在大使館的辦公室、會議室;
第三枚、第四枚、第五枚導彈,分別轟炸了客房、地下室、大使館官邸。
美國人顯然有備而來,整座大使館瓦礫飛濺,無一場所能倖免。直至遇難前的最後一刻,邵雲環還坐在辦公桌前,整理剛剛從尼什採訪得來的素材。
新華社新聞編輯部鄭堅說:“根據現場情況分析,使館被轟炸時她仍在緊張工作並準備向總社發稿。”
救援人員匆匆趕到,看到的便是一副血肉模糊的畫面:邵雲環已經沒有呼吸。
毫無生氣的邵雲環還身穿外出採訪的衣服,她的辦公室一片狼藉,滑鼠、鍵盤全部被毀,只剩下一本《塞爾維亞語克羅埃西亞語漢語詞典》,上面佈滿了灰塵。
遺憾的是,這本詞典,再也無法見到它的主人。
邵雲環遇難的訊息傳回國內,同事們悲痛欲絕。鄭堅緊急飛往貝爾格萊德,看到了被轟炸的大使館。
第一枚從頂樓下墜的導彈,直接將邵雲環與丈夫所在的宿舍炸開了一個大洞,邵雲環的床早已經被炸得粉碎。
“如果當時她在睡覺,我們可能連她人都見不到了”,說到這,同事們失聲痛哭起來……
縱使邵雲環避免了粉身碎骨的結局,她的身體也在戰爭中受到了巨大的創傷。同事趕往邵雲環遺體停放地陸軍醫院,甚至認不出眼前人就是十幾年來相互陪伴的同事邵雲環。
貝爾格萊德戰火依舊,物資緊缺,同事們想方設法為邵雲環尋找衣物,送她最後一程。邵雲環生前最喜歡的顏色便是綠色,鄭堅等人跑遍了各個地區,終於找到了一套綠色的西裝。
1990年,前往貝爾格萊德蒐集戰報時,邵雲環穿的便是這種西裝。而今再著西裝,也算善始善終。
邵雲環為和平犧牲,是中國的英雄。她離世的訊息傳回國內後,國家領導親自前往新華社弔唁邵雲環同志。
與此同時,國家授予在轟炸中犧牲的邵雲環、許杏虎、朱穎,“革命烈士”與“人民的好記者”的光榮稱號。
逝者安息,生者堅強
邵雲環離世後,最痛苦的莫過於她的家人。整個大使館中最後一個知道邵雲環訊息的,便是她的丈夫曹榮飛。
曹榮飛是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的一等秘書,轟炸發生時,他也在大使館內部。飛濺的殘骸擊中了曹榮飛的眼睛,他受了嚴重的外傷,左眼失明,右眼僅僅能看到一米範圍之內的事物。
爆炸發生得太過迅速,曹榮飛甚至來不及反應,也失去了與妻子邵雲環的聯絡。眾人擔心曹榮飛為邵雲環哭泣加重病情,便隱瞞了她已經遇難的事實。
傷情好轉後,曹榮飛問的第一句話便是:“為什麼她沒有來看我?”
眾人搪塞過去,曹榮飛依舊呢喃著,似乎意識到了什麼。在醫護人員的精心照顧下,曹雲飛的病情逐漸好轉。
不久後,他左眼視力恢復到0.1,右眼視力0.3,醫生為其拆除紗布,他終於能夠看到久違的世界。如今曹榮飛的病情已經穩定,新華社的領導們思慮再三,還是決定將真相和盤托出。
6月3日下午4時,新華社副社長張寶順走進了曹榮飛的病房。經歷過生死的曹榮飛已經從震驚中緩過來,他剛剛修理了頭髮,乾乾淨淨地坐在病床上,身上、臉上依舊有爆炸遺留的傷痕。
張寶順觀察曹榮飛良久,認為他的精神狀況極好,身體狀況也可以承受,遂走上前,緊緊地握住了他的手。
“我代表新華社黨組和近萬名職工向你表示慰問。你已經經受住了生與死的考驗,經受住了醫療搶救的考驗。你是英雄,我們要向你學習。”張寶順如是說。
他猶豫良久,繼續開口說道:“今天,希望你再堅強些。我們的好記者、你的好妻子邵雲環同志,在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襲擊我駐南大使館中犧牲了。”
此時距離邵雲環犧牲,已經過去了整整20幾天的時間。作為最親近的枕邊人,曹榮飛得知妻子犧牲的那一刻,幾乎萬念俱灰。為了不在領導面前失態,他緊攥著雙手,強忍著眼淚。
望著曹榮飛悲痛的表情,領導們也十分難過。中聯部副部長蔡武拉著他的手說道:“你心裡難受,就大聲哭出來吧。”
聽到眾人的安慰,曹榮飛再也忍不住,放聲大哭起來。他聲嘶力竭地喊著,在場的人都不自覺地流下了眼淚。
邵雲環同志已經犧牲了20多天,縱使眾人不斷消化,卻依舊無法擺脫傷痛。邵雲環的離開,是中國新聞界的損失。
良久,曹榮飛平靜下來,小聲地說道:“我早有預感,我早有預感……”
他整理心情,對領導們說:“我感謝黨,感謝全國人民,感謝黨和國家給予邵雲環這麼高的評價和榮譽,感謝對我的關心。”
新華社同志告訴曹榮飛,他與邵雲環的孩子曹磊已經進入北京外國語大學學習。
與此同時,已經等在門外多時的曹磊推門而入,見到父親的那一刻,曹磊撲進他的懷裡,父子二人抱頭痛哭。
邵雲環犧牲時,曹磊被困國外,無法及時趕到。驚聞噩耗,他始終不願相信,母親已經離自己遠去。
曹磊的腦海中反覆回放著,母親前往貝爾格萊德前一家人出遊的場景,母親微笑著挖薺菜……那一次相聚,竟然是一家人的永別。
隨著時間的流逝,曹磊內心的傷痛逐漸被撫平,他振作精神,在北京外國語學院學習塞爾維亞語,繼承母親作為一名戰地記者的遺願。
曹磊說:“我會永遠像母親生前希望的那樣,誠懇做人、光明磊落。”
邵雲環犧牲後,曹磊真正成長起來。他意識到了自己身上肩負的責任,立下了報國之願。邵雲環生前最放心不下的便是自己的兒子,如今曹磊找到了新的人生目標,九泉之下她亦能安息。
多年來,曹榮飛未曾有一刻停止思念自己的妻子。他沒有再婚,也從未允許妻子的遺物手錶離開自己身旁片刻。
“邵雲環沒有離開我們,她又和以前一樣,出長差去了,我相信,她一定能聽到來自世界不同角落,有關和平和正義的聲音的。”曹榮飛如是說。
英雄邵雲環雖離世,其精神卻永遠流傳。她為世界和平發出的吶喊,她承擔的社會責任與義務,她向世界人民傳遞的愛意,從不會隨著肉體的離去而消弭。
愛神永遠不會離開,胸中有大愛的邵雲環,正以另一種方式,繼續守護中國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