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在新疆有自治區還有兵團,自治區下面有市縣鄉村,兵團下面有師團連這些基本建制。
很多網友看了我的內容一時搞不懂,經常問我,說你們這連隊到底和村莊有啥區別,村民和你們的職工待遇方面有啥不同呢?今天就給大家說一下這個話題。
首先說一下地方村和連隊的相同之處。
第一,都是以農業種植和養殖業為主。並且種植方面大部分都是以經濟作物棉花為主。稍有不同的是,地方上的村在種植作物方面除棉花外,其他作物的種植比例大於連隊。也就是說,相對於連隊,地方村在作物種植方面多樣化比較明顯。
第二,都是以一家一戶為單位進行生產。自從改革開放以來,地方村和農業連隊都是實行家庭聯產責任承包制的模式,只不過,當時連隊在80年代曾經出現過承包大組這麼個組織形式,但是沒有多久就出現很多弊病,搞不下去了,最後和地方農村一樣,完全實行家庭承包了,自負盈虧。
第三,都劃有自己的土地。地方村叫口糧田,連隊叫身份地,承包權都歸自己所有,可以自由經營或轉讓出租流轉。
第四,都有兩套班子即“兩委"班子。負責為群眾提供各方面服務,帶領群眾增收致富。並且都是透過民選產生,五年換屆一次。
再說說兩者的不同之處。
第一,體制不同。地方村屬於集體所有制,土地所有權屬於集體,而連隊屬於全民所有制,土地所有權是國家的。不要小看了這麼個區別,這後面有很大的福利差距。後面我將說到。另外,連隊除了自治的機構外還有許多群團組織。
第二,地方村種地的叫村民,連隊承包種地在冊的叫職工。村民和職工平時都種地,當然,也有把地流轉後外出務工的村民或職工。除此,連隊職工平時還有各項工作任務和義務,有義務遵守職工管理辦法裡的各項規定。
第三,連隊職工每年要交幾千元的社保費到60歲享受國家退休養老政策,退出身份地。而地方村的村民每年只交幾百元的新農合作為在喪失勞動能力後作為養老的保障,養老金數目有限。但是口糧田卻不用退,可以一直耕種到去世。
第四,承包的土地面積不一樣。地方村的村民因為土地可以長期耕種,而人口又多,所以顯得地少人多,一個人的口糧地很有限,也就幾畝地而已。而連隊的每名職工確權的身份地一般都在40畝以上,並且退休退地,土地歸公。只有新分配的職工才有身份地。不過,不論地方村還是連隊都有一些種植大戶,土地都是流轉來的。流轉費地方村要高於連隊的水平。
以上所說是地方村和團場連隊的相同之處和不同的地方。當然,還有許多其他方面的異同,但基本上就這些。這些年兵團和地方的交流交往不斷加大,聯絡也越來越多,經常有地方村的村民到我們連隊參與農業生產和農機作業,大家一起幹活相互瞭解的更深了。
感謝你的閱讀,我是修為之士,歡迎關注點贊評論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