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北京11月6日電 近期,上市保險公司陸續釋出了三季報。從資料可見,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新華保險、中國人保整體業績在投資端帶動下保持增長,但增速較上半年有所回落;隊伍清虛下,負債端新單業務均持續承壓,行業正處於轉型調整陣痛期。
2021年前三季度,中國人保、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新華保險前三季度歸母淨利潤分別為 207.75億元、485.02億元、816.38億元、226.86億元、119.5億元。
業內認為,壽險發力困難是前三季度保險資料不佳的重要因素。但長期看,上市險企正持續推進渠道改革,力爭透過人力清虛和綜合賦能實現隊伍質態升級,價值增長可期。
國泰君安研報分析指出,上市險企壽險保費增速進一步下滑,預計主要原因是新單銷售不及預期以及部分公司續期業務的質量較低導致繼續率下降所致。
新單的壓力預計主要來自兩大因素,一是在渠道向高質量轉型的程序中代理人大規模清虛導致原先“增員即獲客”的“快銷”模式瓦解,短期存量代理人的產能提升不足以彌補人力規模的下降;同時在當前重點打壓自保件利益的背景下新人的新單銷售難度大增,新單復甦程序放緩。二是傳統銷售節奏上三季度主要銷售高價值的重疾類保單,而當前行業供需不匹配導致的重疾險銷售難度加大的困境尚未緩解,導致三季度新單承壓。
興業證券分析師孫寅認為,從資產端看,三季度以來房地產行業債務問題頻發,導致市場對險企房地產類投資風險擔憂加劇。但考慮上市險企房地產和不動產配置比例較低,且質量較優,整體風險可控,不必過於擔憂。
“監管加強行業規範和險企人力清虛等導致新單業務持續低迷,負債端疲弱態勢不減。”孫寅說,“長期看,上市險企正持續推進渠道改革,力爭透過人力清虛和綜合賦能實現隊伍質態升級,價值增長可期。”
此前,銀保監會印發了《關於進一步豐富人身保險產品供給的指導意見》,旨在促進人身保險擴面提質穩健發展,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保險保障需求,更好服務民生保障和經濟社會發展。
一位保險業內人士指出,壽險的價值鏈正面臨著重塑。過去圍繞人的生命週期中面臨的“生老病死”等方面,可以設計出不同型態的產品。而現在要提供與之配套的各種服務,但這些服務生態的佈局和服務資源的取得,以及配套的運營能力建設,是透過自建聯營、還是採購租賃,各家公司都還處於探索狀態。
據平安人壽總經理助理、總精算師孫漢傑介紹,平安人壽持續豐富人身保險產品供給,不斷提升人身保險產品供給能力,以滿足消費者日益多元化的保險保障需求,更好服務民生保障和經濟社會發展。
在普惠保險方面,平安人壽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從健康保險、意外保險、贈險三個方面豐富保險產品供給,助力健康中國建設。開發e生保長期醫療保險,為客戶提供保證續保20年的長期醫療保障;2021年截止9月,已為300餘萬客戶提供長期健康保障。(記者 張斯文)
編輯/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