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的熱潮還在輪動、發酵,這邊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開始了。
“今年進博會的汽車館內容比去年多多了,越來越像車展!”做完下午的直播,逛到現代起亞展臺時,在燃料電池組的展臺前偶遇一位媒體老師,她這樣感慨到。
不錯,雖然去年沒能參加進博會,但確實感覺今年的2.1汽車展館更有看頭,一天下來都看不完,而且,3.1和4.1的裝備館還沒來得及看,真是帶著深深的遺憾。而往年那種不同於車展的氛圍,似乎也越來越淡。雖說“雙碳”目標下的應景之作也有,但是汽車智慧進化的主流趨勢確立無疑。
這次的第四屆進博會比去年嚴格得多。除了48小時之內的核酸檢測證明,還需要疫苗證明,雖說進博會11月4日正式開幕,不過媒體老師們都還是6號早上才參展。從近展館的現場感覺,這屆展會人數並不少,參展的熱情依舊很高。
從一進到進博會的場館,我們能感受到“開放是當代中國的鮮明標識”所表達的更加開放、合作的主旋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廣度和深度不斷延展,比如意法半導體的展臺上,其基礎展示車輛就是一輛小鵬P7和一輛零跑C11。佛吉亞更是在其展臺上標出了極狐用的座艙、一汽紅旗用的後座娛樂系統等產品資訊。
一句話,這是一屆更來“電”、更“氫”的進博會,也是更加融合的一屆展會。
全面轉“電”
全面推進電動化的背景下,進博會也成為各大車企“交鋒”的新戰場。這屆進博會汽車展區面積達到3萬平方米,可謂空前。其中,智慧出行展區就達到8000平方米,又分為自動駕駛、智慧網聯、汽車新能源、汽車晶片四大類。
而在“雙碳”背景下,“綠色”成為本屆進博會汽車展館的核心理念。“綠色、創新、科技引領”的辦展主線下,純電動和氫能源就像並蒂蓮盛開一樣,讓觀者感受到了撲面而來的新能源氣息。
在純電動方面,這次進博會最受矚目、最“高光”的車型,應該就是通用旗下基於奧特能平臺打造的GMC純電悍馬超級皮卡了。通用汽車認為它“具有革命性的意義”,可見受重視程度。
這也是GMC純電悍馬超級皮卡的全球首次亮相,這款採用電動四驅系統的“大傢伙”,百公里加速僅需3秒,續航里程接近600公里。相對於紅色的雪佛蘭Silverado Trail Boss展示出的無比強悍的姿態,純白的電動悍馬超級皮卡雖說顯得含蓄了很多,但第四次參加進博會的通用汽車進入純電賽道噴薄欲出的野心顯露無疑。
相比之下,通用底特律的“好鄰居”福特,卻沒有把看家的F-150 LIGHTNING電動皮卡帶來。說起來,這款皮卡的訂單量已經達到16萬輛,卻與中國市場無緣,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展臺上的主角,是在美國搶了特斯拉不少市場份額的Mustang Mach-E的GT版。
除了通用,大眾全面電動化的“先鋒大將”ID.系列挑起了大梁。今年大眾汽車集團進博會的主題聚焦低碳和智慧,展臺中央最醒目的是MEB平臺,印象中這也是大眾第一次將MEB平臺帶到中國展示。
就在前兩天,大眾集團CEO赫伯特·迪斯博士在員工大會上還說到,“下一輛GOLF絕不能來自中國!”那麼,既然說下一個爆款必須是沃爾夫斯堡產的Trinity,那麼,其打造中的統一平臺SSP就會堅定不移地推動下去。
除了大眾ID.家族和保時捷的純電Taycan等車型,奧迪則攜旗下旗艦車型奧迪RS e-tron GT及概念車亮相進博會。奧迪透過全新的全球企業戰略“Vorsprung 2030”,制定了電動化轉型的明確規劃,其中包括髮展全方位的奧迪生態系統。
換句話說,2026年起奧迪只會推出配備電驅動系統的新車型,從那時起燃油車不會再有新車型。2033年奧迪將停止生產內燃機車型。而且,基於大眾汽車集團2019年就喊出的“goTOzero”全球戰略,奧迪計劃至2050年實現淨零碳排放目標。
說到奧迪,必得說說BBA。不能不說,之前BBA在純電路線上疑慮重重,步調始終慢半拍,但在市場的推動下,包括特斯拉“鯰魚”攻入狼堡,已經逼得它們不得不擺出更加激進的態勢,衝出自己的舒適圈。
今年寶馬集團以BMW iX以及寶馬首款純電動四門轎跑車BMW i4兩款純電動車領銜,共計六款進口車型參展,這六款車型中已經有一半是新能源車型。
此前,寶馬集團曾設定了“到2030年平均單車全生命週期碳排放較2019年降低40%,減碳總額達2億噸”的減碳目標。此外,2030年初旗下MINI全系車型將實現純電動化。這次,寶馬還在展臺設立了可持續發展主題專區,表達對於未來可持續發展理念積極踐行的決心。
按照規劃, 到2023年寶馬將在約90%的細分市場中為每一條產品線提供至少一款純電動車型。到2025年進入電動化全新階段,並推出“新世代”車型系列(DIE NEUE KLASSE)。到2030年,純電動車型有望佔據寶馬集團全球銷量的一半。
而正在從“電動為先”向“全面電動”轉型的梅賽德斯-賓士,則在本屆進博會推出了旗艦豪華純電車型全新EQS(450+),還有GLE 350e 4MATIC插混SUV等車型。根據梅賽德斯-賓士的計劃,至2022年它將為所有細分市場提供純電車型;2025年起,每款車型都將向客戶提供純電版本選擇。
在傳統的思路中,特斯拉不太好定義,算是個“異類”。但是,這並不妨礙特斯拉在進博會上的矚目表現。這次,特斯拉不再是隻展示車型,把上海超級工廠產線的部分內容搬到了現場,包括它的電驅動實物展示,採用寧德時代的磷酸鐵鋰電池的實物展示,以及2020影響力報告,都讓觀者感受到特斯拉在中國正在“入鄉隨俗”。
而我們再來看在純電動領域姍姍來遲的日系,就很有意思了。這次有豐田的BZ4X、本田的小型純電SUV車型e:NS1,日產汽車則是亮出了在“日產智行(Nissan Intelligent Mobility)”技術願景下,中國市場首款搭載日產e-POWER技術的車型以及世界電動方程式錦標賽FE賽車。
其實,作為日系老大,雖然有了截至2025年會上市5款bZ系列電動車的承諾,這次進博會豐田依舊主要傳播的是氫能源,展臺的核心部分也是不斷輪播“綠色氫能的零碳社會”的清潔理念。而本田則是打“e:N”的牌。不過,相對於豐田和本田的純電路線,日產的增程路線還會接受市場的考驗。
我們從很決絕地走純電路線的德系、由混動被迫轉向純電動的日系、有些講不清的美系不同的參展思路,無疑能品味出更多的內涵。
越來越“氫”
“雙碳”目標毫無疑問是引導行業發展的核心,所以,這屆進博會除了大量電動化產品之外,“氫”的氛圍變得空前濃厚。跟6月份的第六屆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大會(FCVC 2021)探討的性質不同,很多企業將產品帶到了進博會現場展示,有些已經投入應用。
這次,現代起亞集團展出了氫燃料電池SUV車型NEXO,以及氫動智慧無人運輸車(Trailer Drone)、應急救援車(RHGV)、等未來氫能移動出行產品。此外,還有城市空中出行(UAM)模型,以及NEXO上搭載的厚度降到25CM的第二代的氫燃料電池模組。
韓系追趕的豐田汽車,則除了氫動力的Mirai II,還直接把氫燃料發動機亮了出來。這款氫燃料發動機已裝備在參與SUPER TEC 24小時耐力賽的卡羅拉賽車上。
汽車零部件製造商佛吉亞展出了SYMBIO(佛吉亞和米其林共同出資組建)的燃料電池S型電堆包技術,以及佛吉亞適用於輕型車和商用車的綜合儲氫系統解決方案。而現場跟佛吉亞的工程人員聊下來,發現目前氫能源在乘用車領域的應用,還是不太成熟的。
佛吉亞的工程人員也告訴我,目前上海已經有了兩個加氫站,對於推動產品的商業化有很大幫助。他們對於氫能源的發展前景很樂觀。SYMBIO的野心也很大,其目標是在2030年獲取25%市場份額,並實現約15億歐元的營收。
而且,這次米其林展示的氫燃料電池耐力賽車Mission H24,就是採用了SYMBIO提供的氫燃料系統,並將於2025年勒芒拉力賽中首次登臺競技。
不過,目前制約氫能源發展的一個實質性問題,仍然還是加氫站的建設還處於初級階段。理想很美好,現實還是很骨感。
當然,相關扶持政策的陸續出臺,也在推動氫能源的商業化應用。比如11月3日,上海市發改委在官網上公佈了《關於支援本市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若干政策》(以下簡稱《若干政策》),涉及支援整車應用、支援關鍵零部件發展等六部分政策安排。
而隨著上海的政策拉開了地方對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補貼的序幕,業內也預計北京和廣東城市群的地方補貼政策也會相應推出。補貼政策完全明確後,產業鏈的發展明顯會提速。
雖然這次進博會上氫能源開始“百花齊放”,我們還是需要冷靜看待。我們看到,目前各個城市群的產業規劃都很宏偉,2025年氫能相關產值均規劃達到1000億元,預計每個城市群2025年推廣車輛均有望達到萬輛級,但是加快氫能的產業化及降本步伐,不代表可以盲目冒進。
實際上,還是氫能源在商用車領域的落地速度,看起來更有實質性的進展,成為各車企的突破口。
比如,上海重塑科技這次帶來了49噸重的搭載鏡星產品的燃料電池智慧重卡“星索一號”,無疑是個“大傢伙”,其最大搭載12瓶組70Mpa車載儲氫系統,在實際運營中,可實現續航里程近1000公里。另外,配合車輛的L4級自動駕駛技術和智慧網聯技術,實現了車隊運營最佳化和效能提升。
核心技術方面,重塑科技自主開發的最新130kW大功率PRISMA XII“鏡星十二”燃料電池系統及其配套核心零部件ELECTRA電堆,也已獲得德國TUV萊茵頒發的全球首張燃料電池系統及電堆效能指標評估證書。
這屆進博會還有很多材料供應商參展,也體現了行業前瞻的發展速度。比如,全球輕量化複合材料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HRC(小鵬匯天的飛行汽車旅航者X2的碳纖維材料就由HRC提供)帶來的採用碳纖維複合材料的四型儲氫瓶。其聚醯胺內膽的抗氫脆能力更優,碳纖維複合材料降低重量的同時也提升了儲氫罐的安全性,使整車設計更靈活。
實際上,作為產業鏈較長的行業,“雙碳”不止是整車企業的工作,汽車產業鏈上游的零部件企業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所以,隨著整個產業鏈的共同進步,我們有理由相信氫能源的發展有可能取得快速的突破。
從這屆進博會,我們看到,汽車行業沿著減碳、數字化轉型、智慧化及電動化的路線飛奔,並沒有因為疫情和“缺芯”就放慢腳步。核心技術正在成為車企決勝未來的關鍵,而一年一度的進博會,作為其展示技術實力的角力視窗,行業作用正在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