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頂位於五臺山靈鷲峰上,始建於北魏文帝時期,名日“大文殊寺”。目前是五臺山最大的喇嘛寺院,香火極為旺盛。藏傳佛教一直很受少數民族統治者的青睞。所以它也是清代皇帝朝拜五臺山的皇家寺廟。
藏傳佛教寺院的色彩就好像是從油彩畫裡走出來的,濃的直接跳進你的眼底,腿不聽大腦使喚直直就衝過去。從山下仰望,陽光下的菩薩頂紅牆黃瓦,金碧輝煌,再配上滿天奇幻流雲,瞬間有種回到拉薩的感覺。
但是想進佛門可不容易,進寺門前的108級石階就在你面前,進與不進,由你!按佛家的說法踏一級,跨一法門,除一煩惱,衝這句話,爬也要爬進去!當你用盡全力登完所有臺階之後,一抬頭映入眼簾的是金光閃閃四個大字“靈峰聖境”這是由康熙皇帝御筆親題的牌樓。頓時神清氣爽,疲憊全無。
登上臺階後,並不著急進寺,這可能也是菩薩頂的一景。女人們嘰嘰喳喳的叫著“你看天上的雲,你看下面的白塔……”男人們則是默默的或站或立,眾生百態一切如夢幻泡影。
回身四望,恍如隔世。山下的建築,風景盡收眼底。聖潔莊嚴的大白塔傲立其中,象一枚小小的跳棋,可愛之極。大白塔的全稱是釋迦文佛真身舍利塔,是五臺山一大地標。據說東漢明帝時,西域僧人攝摩騰就是看到五臺山有一佛塔,才奏請明帝在此建廟。由此可知,"依塔建寺"並非沒有根據。
菩薩頂建築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文殊殿。主殿為大雄寶殿,面闊七間,裡面佈局,具有濃厚的藏傳佛教色彩。前面供著格魯派(黃教)創始人宗喀巴大師像,相傳宗喀巴大師3歲授近事戒,7歲受沙彌戒,16歲時拜各派高僧為師,吸取各家之長,對顯,密教法瞭如指掌。關鍵他對戒律要求極嚴,強調修行次第,先顯後密,也就是說要把佛教理論基礎夯實, 德行厚重之後再修密教。後面是三座須彌座,中間是釋迦牟尼佛,左邊是阿彌陀佛,右邊是藥師佛面容皆是慈悲莊嚴,讓人心生敬畏 。
大殿外有三塊碑,分別是康熙,乾隆和嘉慶朝拜時所留下的碑,雖碑文字跡不清,但依晰能體會到當時的虔誠之心。
文殊菩薩大殿是朝山信徒必要禮拜之處。這裡文殊菩薩像特別美,它是按藏傳佛教規定製作的,頭取旁觀勢,腰取扭動勢,發取散披式,同時身掛瓔珞,顯得靈動,活潑。
聽說寺中還藏有《甘珠爾》大藏經一部這些都是珍貴的歷史文物。
出寺後,天氣忽變,空中壓著幾朵黑雲,唯有寺門口上空開一片晴天,旁邊立有一朵獅子云,好像傳說中文殊菩薩的坐騎“青獅”,不僅高大勇猛,還有智慧之象,威風凌凌,震懾魔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