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都是儀器在看病了,去醫院不是抽血就是拍片,如果沒有這些儀器,醫生就不會看病了。”
網上有很多人是這樣評價現代醫療的,認為現代醫療其實就是儀器在看病,醫生的技術反而退步了,不像以前,醫生可以透過看舌頭、摸脈搏就知道病人得了什麼病。
其實,很多人都把西醫跟中醫搞混淆了,“望、聞、問、切”是中醫的手段,西醫查體講究的是“視、觸、叩、聽”,中醫和西醫的理論還是有很大區別的,中醫是把人看作是一個整體,透過陰陽五行等學說來解釋疾病的機理,所以中醫看病不需要做檢查,透過望聞問切收集的資料就能夠辨證到底是陰還是陽、是寒還是熱、還表症還是裡症、是虛症還是實症。西醫看病則像警察破案,醫生首先根據疾病所表現出來的症狀和體徵去懷疑某些疾病,但是"抓捕真兇"還需要證據,要不然很可能會抓錯,也就是誤診,這個證據就是醫生開的檢查。沒有證據的罪犯只能是嫌疑犯,如果隨意給嫌疑犯扣上罪名顯然是不合適的。同樣的道理,只有在檢查結果的幫助下,醫生才會大大降低誤診的機率。
就拿簡單的發熱、咳嗽來舉例子:引起發燒、咳嗽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病毒感染、細菌感染,還有可能是介於細菌和病毒之間的支原體感染。不同的病原體感染,治療的方法也不一樣,病毒感染是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的,濫用抗生素反而會影響人體正常的菌群,甚至會導致細菌耐藥,而細菌感染則需要使用抗生素;支原體感染也需要使用抗生素,但由於支原體沒有細胞壁,所以青黴素、頭孢類抗生素對它都沒有效果,需要使用大環內酯類的抗生素才有效果。那麼,我們怎麼知道是感染病毒還是細菌又或者是支原體呢?最好的辦法就是抽血檢查!如果懷疑是肺炎,還得拍片才能夠確診!
但你以為抽了血、拍了片,儀器就會告訴你是什麼病了嗎?實際上並沒有大家想象中的那麼簡單,醫生還得分析化驗的結果、分析影像學的表現,再結合病人的表現,最後綜合分析才能得出最終的診斷。看報告也是一門學問,如果沒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臨床經驗,就算報告擺在那裡你也看不出什麼問題!
如果醫生沒有這些儀器,醫生就不會看病了嗎?
如果沒有這些儀器,醫生當然也可以看病,但是誤診率會比現在高很多,而且治療也不會像現在這麼精準。
我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以前沒有胃鏡檢查的時候,胃不舒服了,比如說胃脹、胃痛,醫生也能也能夠開藥,但醫生往往會按照最常見的胃炎、胃潰瘍來治療,但胃炎也分為萎縮性胃炎和非萎縮性胃炎,胃炎和胃潰瘍的嚴重程度也會有所不同,而且有些胃炎和胃潰瘍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所引起的,不同情況的治療方案當然也會有所不同,否則胃病就容易反反覆覆很難斷根。更可怕的是,胃癌的症狀跟胃炎、胃潰瘍幾乎一模一樣,如果沒有胃鏡檢查,很多患者到死都不知道自己得的是什麼病。
有時候,必要的檢查,既能拯救病人,也能拯救醫生!對於這一點,我深有體會。
有一次我值夜班,來了一個腹痛的老人,這個老人腹痛的部位就位於心窩處,也就是胃的位置。感覺這個老人痛得挺厲害的,一直捂著胸口低聲呻吟著。家屬看到老人疼得這麼厲害,心裡也非常著急,一直催我趕緊給老人用藥,緩解老人的痛苦。而且家屬還十分肯定地告訴我,老人這是胃病發作了,她以前也經常胃痛,吃點胃藥就好,叫我趕緊給老人用點胃藥。
根據老人腹痛的部位和表現上來看,確實挺像胃痛的。但我還是留了個心眼,沒有馬上按胃病來處理,而是馬上給她安排了一個床邊的心電圖檢查。家屬聽到我要先檢查心電圖而不是先用藥,當場就發飆了,罵我心太黑,罵我不顧及病人的感受一心只想坑他們的錢。
我當時也非常生氣,一個心電圖檢查才20塊錢,大晚上的我還要親自操作、親自看報告,而且這個錢也不會直接交到我的手上,最後真正到我手上的不懂有沒有5毛錢,我完全是出於為了病人考慮才堅持要做心電圖,因為有極少數不典型的心絞痛跟胃痛非常相似,也是位於心窩處,如果誤診漏診了,後果不堪設想!我們都知道,胃痛一般不至於要人性命,但心肌梗塞就不一樣,心肌梗塞隨時都可能發生心跳驟停!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為了保險起見,我必須要首先檢查心電圖排除心肌梗塞!
最後這個老人還真的就是急性心肌梗塞,還好我事先做了個心電圖,要不然後果不堪設想,我現在回想起來都覺得有點害怕,做醫生真的風險太大了!
所以啊,看病的時候做一些適當的檢查是十分有必要的,醫學儀器的出現是現代醫學的進步,大家要理性地看待問題。真正的問題其實不在於檢查,而是在於有沒有必要檢查、有沒有過度檢查,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我們應該反對的是過度檢查,而不是反對所有的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