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關於玩具娃娃的記憶,大約是從兒時的芭比開始的。到了今天,更多的娃娃型別出現,“娃圈”也如同獸圈、LO圈、JK圈、盲盒圈等小眾圈層一樣,形成了自己的獨特文化。
玩娃娃的人稱呼自己為“娃娘”和“娃爹”,他們常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娃娃上,還會在生活中發起聚會(簡稱“娃聚”),帶上娃娃聚在一起拍照聊天。“太太”、“壯士”、“孕期”、“米子”,都是圈內人相互識別的獨特詞彙。
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玩家加入,娃圈的種種也逐漸出現在大眾視野中。今年7月,BJD娃娃《鯤》在上海亮相,除了將傳統戲劇元素與賽博朋克的藝術融合帶給大眾外,創作者黃山也讓BJD娃娃再次突破小眾圈。
BJD文化,其實早已成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且出現於許多的影視作品當中。2004年上映的日本動畫電影《攻殼機動隊2 INNOCENCE》便是以BJD為題材,同年上映的韓國恐怖片《人形師》同樣映射了部份人對於這類具高擬人程度實體的恐懼感。
但與大眾文化進行比較,BJD的普及度依然不算高,甚至無法用潮玩、手辦等標籤直接將其定義,圈外人也常會用某些獵奇的眼光看待BJD玩家……
破圈了,又沒完全破BJD娃娃到底是什麼神奇的存在?BJD娃娃的幕後從業者又是怎樣看待娃與娃圈?今天,我們邀請了一位「BJD娃娃人形設計師」,一起聊聊「娃圈」那些事兒。
*BJD(Ball—jointed Doll),即“球型關節人偶”或者“球型關節人形”。泛指各種擁有球型關節的精緻可動人偶(人形),由於關鍵部位裝有球型的關節,使人形能夠做出許多接近於真人的姿勢。
觀察日記
H. L. Oldie (烏克蘭科學幻想小說作家德米特里·格羅莫夫(Dmitry Gromov)和奧列格·拉德貞斯基(Oleg Ladyzhensky)共用的筆名)在《玩偶大師》寫道:“玩偶既不屬於生者的世界,也不屬於死者的世界。因此,玩偶可以做一些人和物都禁止做的事情,超越物質的極限,才能把可能和不可能結合起來。如何做到?那取決於玩偶藝術家的水平。”
作為一名BJD娃娃設計師,僅憑熱愛,似乎還不足以讓自己和買家同時滿足。
“用心做事,不斷學習”,這是曲海狗希望自己能一直堅守的。
你還知道什麼小眾職業?
策劃:有數青年觀察局
採訪|奧陌陌
編輯|Fei
插畫|張凱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