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評選一款最近最火爆的進口豪華車,那賓士大G一定榜上有名!
這一次,它的走紅並不是因為其強悍的越野效能或是誇張的動力,而是其令人咋舌的價格。目前,這款車在華官方售價為142.98萬元-212.7萬元,而G63 AMG的官方指導價為245.8萬元。
你以為這就完了?
還是太年輕!首先,有坊間流傳,賓士大G入門級車型G350的官方指導價將從142.98萬元變成161.88萬元,整整上漲了18.9萬元。雖然有釋出訊息的經銷商解釋說這款車增加了更多配置,但根據BBA的調性,價值一臺雅閣或凱美瑞的配置,可能也就是一組運動座椅或新款輪轂而已。
其次,整個賓士G系列購買都需要加價,而加價幅度在80萬元-100萬元不等。換而言之,你挑選一款指導價245.8萬元的G63 AMG,算上加價、購置稅、保險以及幾項不菲的配置,落地價格將輕鬆超過400萬元,而如果真的漲價,即便是入門級的G350,落地價格也會超過200萬元。
然而,有網友登入了梅賽德斯-AMG美國官網,從網頁中找出這款車的售價為175150美元,按照目前中美約6.4:1的匯率,這一售價摺合人民幣1120522.13元。
一方面是245.8萬元的中國官方指導價,另一方面是112.05萬元的美國官方指導價,同樣一臺車為何會有如此巨大的售價差異呢?這還沒算加價!難道中間的利潤都被“無良經銷商”給吞了?事實或許並沒有這麼簡單。
平行進口一臺G63 AMG都有哪些費用?
眾所周知,大洋彼岸的美國汽車價格很便宜,購置汽車除了車價本身和保險外也只需要繳納整車價格3%-8%的購車稅。但顯然你並不能在美國買車,然後偷偷把它運回國內上牌,因為有個罪名叫做“走私”。那麼一臺車合法地引入國內市場,要花費多少成本呢?咱們以梅賽德斯G63 AMG為例,來詳細算一算。
關稅
現如今,即便是旗艦版的G63 AMG,也“只是”搭載一臺4.0T V8發動機,而其真正的排量為3982cc,小於4.0L,按照目前73.27%的綜合稅率,這款車的關稅為1120522.13元(美國售價)×(1+73.27%)=1941528.68元。
加價
你沒看錯,整個賓士G系列在美國市場進貨時同樣要加價,畢竟產能有限,而追求者眾多,加價也並非中國市場特有的情況。一般來說,G63 AMG在美國的加價幅度為80萬元左右,再算上美國經銷商的服務費,加在一起是90萬元左右。這筆錢,也需要繳納稅率為73.27%的關稅,所以綜合價稅合計如下:
900000元×(1+73.27%)= 1559430元。
是不是感覺到一絲涼意?別急,還沒完!
停車成本
雖然賓士G級屬於熱門車型,但實際上在天津港等國內進口汽車港口,它的庫存量非常大,一般一臺車從到港直至售出,需要等待6-12個月的時間。這一過程中產生的倉儲費用也並不便宜,港口土地資源寶貴,一般露天的停車位在15-20元/天,而室內停車位更是在25-35元/天,半年的成本大約為2700元或6300元。
財務成本
動輒上百臺的豪車開進車庫,佔用的資金也不是一筆小數目,而平行進口車商作為商業機構,資金佔用成本也得計算在運營成本內。一般來說,一臺兩三百萬的豪車,在整個銷售週期內,其資金佔用成本在3萬元以上。
當然,幾百萬的車放在港口肯定不安全,還需要給它們購買財產保險,每臺車又是1-2萬元的開支。
質量認證
對於全新車型,按照中國法律需要進行碰撞測試和排放測試。前者直接用正常銷售的車型進行碰撞,根據不同科目,需要消耗3-4臺新車;而後者則需要抽取2-3臺新車,每臺車進行10萬-15萬公里的長途測試,得出其排放汙染物的具體資料。
這筆費用總計高達數千萬,雖然不需要經銷商自掏腰包,但實際上也會包含在每臺車的售價中,以G63 AMG這種銷量的車型為例,每臺車的質量認證成本不會低於2-3萬元。
賣一臺G63 AMG國內經銷商能賺多少錢?
1941528.68元(車價+關稅)+1559430元(加價+關稅)+約2700元(停車費)+約4萬元(財務+保險)+約3萬元(質量認證)=3573658.68元
因此,透過平行進口渠道,一臺梅賽德斯-G63 AMG的成本就已經接近360萬元。而一般平行進口車商都要保證車價5%左右的純利潤,消費者在購買後還需要繳納購置稅、豪車稅、保險等等開支,落地價格輕鬆超過400萬。
很明顯,雖然國內有錢人很多,但能拿出400萬元購買一臺硬派越野車的人群畢竟是少數,這條渠道的成本也比我們想象的高太多,所以別看港口庫房裡G63 AMG一堆一堆,但大幅降價可能性幾乎為零。
平行進口由於成本高昂導致價格堅挺,而這恰恰給國內官方渠道經銷商流出了巨大的利潤空間。還是以指導價245.8萬元的梅賽德斯G63 AMG為例,即便加價100萬元,依然相比平行進口有著20萬-30萬的價格優勢,就好比當年手機時代的“國行”與“港行”,在價格近似的情況下,誰會選擇缺乏相對質保的後者呢?
不過別以為經銷商單純把加價的錢都放在自己兜裡了,一般來說,想要引入一臺暢銷的賓士大G,都會配上幾臺不暢銷的車型,例如賓士GLC轎跑、賓士GLE轎跑或者鮮有人問津的PHEV插電混動車型等等。
而4S店為了將這些車儘快銷售出去,拿到品牌方的返點以及儘量縮短佔用公司資金的時間,都會採用“打骨折”的方式進行銷售,有時售價甚至低於成本,而這一部分的補貼也是透過類似賓士大G加價銷售的行為進行平衡。
所以,在縷清了賓士大G各個環節的稅費後,你覺得誰才是真正的大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