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你對汽車的主要興趣是效能、安全性、可靠性、實用性、風格還是舒適性,要想達到這一點,汽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例如,我們已經從20世紀初的木製“炮車車輪”來到了20世紀20年代的碳纖維車輪。汽車最開始時被建造得儘可能堅固,但現在我們有了緩衝區來吸收衝擊能量,安全氣囊來吸收車廂內可能的人體衝擊。除此之外,比如盤式制動器的效能和安全性,渦輪增壓的效能和燃油經濟性等等。下面的內容絕不是自第一輛汽車問世以來的所有創新,但是,這是我們認為最有趣和對現代汽車最有影響力的。
一、盤式剎車
你仍然可以在最便宜的汽車上找到鼓式制動器。本質上,鼓式制動器由一個圓筒組成,圓筒上的制動片向外壓在圓筒內部,稱為鼓式制動器。盤式制動器使用制動盤,制動片從兩側夾緊。施加的壓力更平滑、更成比例,使制動器更容易平穩應用(制動力更線性)。它們的使用壽命更長,尤其是在大量使用的情況下,在受潮後恢復得更快,並且不容易過熱。盤式制動器的第一個例子早在1890年就出現在英國,但由於弗雷德裡克·威廉·蘭切斯特(Frederick William Lanchester)使用銅盤,因此不切實際。它們後來被開發用於摩托車,但在20世紀30年代被長期用於火車上。
而盤式制動在汽車上的應用,在一段時間內是一種新奇事物。1950年,克萊斯勒在一些車型上安裝了非卡鉗式盤式制動器,但盤式制動器是在賽車中首次真正發揮作用的。捷豹在1953年勒芒24小時賽中使用了Dunlop盤式制動器。C-Type是第一款平均時速超過160公里/小時的汽車,在其他汽車都沒有的情況下,它的制動效能是可靠的。第一款採用該技術的主流汽車是雪鐵龍DS。
二、前置前驅
雪鐵龍、薩博、德國小奇蹟(DKW,奧迪四環中的一環)都認為前輪驅動是一種很實用的驅動方式。德國DKW在1931年首次採用這種格式,但亞歷山大·阿諾德·康斯坦丁·伊西戈尼斯爵士在設計MINI時改變了汽車世界。他計算出,如果發動機可以橫向安裝,如橫跨發動機艙寬度,而不是從前到後安裝,這將是一個更緊湊的佈局。這種緊湊的佈局意味著小型汽車的車廂可以更長,而不改變整體佔地面積。這一設計改變了汽車的面貌,至今仍被廣泛應用於從小型車到大型SUV的各個領域,幾十年來已經使用了一系列發動機配置。在眾多優點中,FF車輛在雪地上具有良好的前端抓地力,因為發動機的重量超過了從動輪上的車身重量,並且沒有後驅動軸,變速箱通道不會阻礙後部地板空間。
三、渦輪增壓
強制進氣可追溯到1855年戈特利布·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但一位瑞士工程師發明了第一臺渦輪增壓器,並在商業上可行。透過迫使額外的空氣進入飛機發動機,它抵消了在高空與燃料混合的空氣密度降低的影響。這項技術隨後被應用於船舶和柴油動力卡車。在20世紀50年代,美國公司用Corvair Monza和Oldsmobile Jetfire開始兩場渦輪增壓,但問題是渦輪遲滯嚴重。
寶馬2002 Turbo是第一款真正受歡迎的渦輪增壓汽車,但它存在可靠性問題。保時捷隨後利用這項技術製造了保時捷911 Turbo,這是1974年你能買到的最快的公路車,渦輪增壓的想法是可取的。瑪莎拉蒂認為,如果一輛渦輪增壓器是件好事,那麼有兩個會更好了。1981年,瑪莎拉蒂給了我們一輛雙渦輪增壓器。這本來是為了減少滯後,但保時捷更進一步,在959中使用了順序渦輪增壓器。現在,我們有難以置信的複雜的雙渦道渦輪,使滯後不明顯,他們能最大化爆發出發動機的效能和燃油經濟性。
四、GPS導航
曾幾何時,我們必須使用給定的方向或物理地圖來駕駛汽車。當馬自達於1990年在Eunos Cosmo上使用美國軍方的全球定位系統(GPS)時,這一切都改變了。GPS導航的直接前身是豐田的CD-ROM導航系統,該系統將地圖儲存在記憶體中,並使用彩色顯示器在螢幕上顯示。售後改裝導航成為一個大型行業,服務於那些買不起原裝導航的人。
現在,幾乎每個人的手機口袋裡都有GPS系統,這使得汽車製造商在使用Android CarLife和Apple CarPlay的資訊娛樂系統中支援GPS功能,同時繼續為內建導航服務提供選項。雖然這項技術還存在一些操作繁瑣上的問題,但現在有了語音控制,讓一切都變得簡單起來,而且你不太可能會迷路了。
五、安全帶與三點式安全帶
20世紀80年代中期的研究表明,安全帶大大減少了車禍中的傷亡。最近,安全帶和安全氣囊的結合被認為將死亡人數減少了一半。然而,我們必須回到19世紀中葉才能找到第一條安全帶。它是由英國工程師喬治·凱利(George Cayley)為他的滑翔機發明的,但直到1946年,一位加州醫生才想出了可伸縮安全帶的想法。現在已經不存在的汽車製造商——納什,在1949年把安全帶放進了他們的汽車裡,但足夠多的客戶不想要它們,納什宣佈它們銷售失敗。福特隨後在1955年將其作為一種選裝,但只有2%的買家選擇安裝。
1955年,羅傑·W·格里斯沃爾德(Roger W.Griswold)和休·德哈文(Hugh DeHaven)設計了第一條三點式安全帶,即不可伸縮的Y型安全帶。然而,正是薩博在1958年推出GT 750後,成功地將安全帶作為一種普通的標準功能。然後,瑞典發明家尼爾斯·博林(Nils Bohlin)為沃爾沃開發了現代、可伸縮的三點式安全帶。這一設計是如此革命性,沃爾沃也如此致力於安全,以至於這家汽車製造商將這一設計贈送給整個行業免費使用。
1970年,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制定了第一部要求佩戴安全帶的法律。美國在20世紀80年代一直遵循這一原則,但法律卻透過法院進行抗爭,拖延了法律的實施。現在,大多數人不會三思而後行,因為戴上安全帶已經成為一種習慣。
六、空氣動力學車身設計
自從汽車問世以來,工程師們就知道汽車最大的阻力是空氣。19世紀的陸地速度賽車手製造的汽車看起來像是受到了船隻的影響,1914年,阿爾法·羅密歐設計了已知的第一輛流線型汽車,但車身的額外重量並沒有提高基礎車的速度。
1921年的德國“Tropfenwagen”(淚滴車)更為成功,它的阻力系數(Cd)為0.28,被認為是在空中滑行。“流線型”設計成為主流,如1934年的克萊斯勒氣流(Chrysler Airflow)等。
直到20世紀50年代末,人們才對空氣動力學產生了新的興趣,這在賽車界發生了。外形流暢的汽車不僅跑得更快,英國研究人員G.E。林德·沃克(G.E.Lind Walker)也透過證明,驗證了下壓力在加速、制動和轉彎中的作用,開創了賽車的一場革命。反向機翼和擾流板開始出現在公路車上,賽車和公路車在空氣動力學和造型方面的關係也開始了。
七、無鑰匙進入
1980年,福特推出了無鑰匙系統,該系統使用安裝在駕駛員車門上的五按鈕鍵盤輸入數字程式碼來解鎖,法國雷諾則在1982年推出了第一個遙控無鑰匙系統。然後,通用汽車在20世紀90年代初將其推向大眾。現在,我們甚至不需要拿出口袋裡的鑰匙來開啟許多現代汽車的車門。相反,當發射器離開該區域時,收發器會感應車要鑰匙是否靠近並自動解鎖。
這項技術仍然充滿活力,儘管特斯拉已經使用了鑰匙卡,但下一件大事似乎將是手機作為關鍵技術。
八、雙離合器變速器
第一臺自動變速器被稱為“horseless carriage gearbox”,出現於1904年,但通用汽車公司在1939年推出了第一臺批次生產的自動變速器。雖然自動變速器使駕駛員更加輕鬆,但它們並不是以換檔特別快而聞名。為此,您需要一個雙離合器變速箱(DCT),其中一個離合器處理偶數檔位,而另一個離合器處理其餘檔位。
DCT的概念可以追溯到二戰前的一位法國軍事工程師,但他從未將這個概念付諸實踐。1961年,英國希爾曼·明克斯(Hillman Minx)生產了第一輛帶DCT的汽車,儘管它是半自動的,而不是全自動的。1985年,保時捷開始在其962 C車型中使用這一概念時,賽車就佔據了上風。直到2003年,第一輛帶有DCT的現代汽車才出現,大眾高爾夫R32是第一款採用雙離合器的汽車,它可以快速掛檔並保持發動機高效運轉。
九、車身電子穩定系統
車身電子穩定控制系統(ESC)可能比任何其他汽車創新挽救了更多的生命。美國法律規定,每輛新車都必須配備電子穩定控制系統。基本前提是,計算機感測轉向不足(前輪打滑)或轉向過度(後輪打滑)會自動應用制動器或油門來抵消問題,並允許駕駛員保持對車輛的控制。從技術上講,1983年的豐田皇冠是第一款配備“防滑控制”系統的汽車,但寶馬在20世紀90年代初與博世合作改進了其牽引力控制系統,並於1992年將其應用於整個車型系列。梅賽德斯-賓士也與博世合作,於1995年將其ESC系統與S級雙門轎車一起投入生產,同時豐田的車輛穩定性控制系統也出現在豐田皇冠Majesta上。
這項技術花費了多年的發展才使得成本變得相對更低,但進入21世紀,大多數汽車製造商要麼將其作為一種選擇,要麼將其作為標準。2012年,它成為在美國銷售的汽車生產中的強制性規定。根據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研究,僅電子穩定控制系統就將SUV的致命單車碰撞事故減少了56%。
寫在最後
汽車的創新不僅僅是這九個,在目前智慧創新的時代,智慧輔助駕駛、智慧語音語義識別、智慧車家互聯、以及未來的V2X成為下一個時代的創新之路,雖然目前還沒有實現L3級別的自動駕駛,但是汽車的革新正在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