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壁鎮是密山縣(現密山市)邊陲小鎮,與我八十年代初作為公安邊防警察服兵役時的白泡子鄉(現白魚灣鎮)幾十公里。南臨興凱湖、隔白稜河與蘇聯(俄羅斯)相望。
冬季的當壁鎮相當冷清,走在冷清的馬路上,讓人有種難以忍受的壓抑。在這幾度興衰的小鎮上,有兩處歷史遺址無時不在訴說著這裡的歷史,那就是曾被稱為世界上最小的國界橋,白稜河的界橋和王震將軍墓。
走進白稜河,不同年代的新舊橋址便映入眼簾。這本不應建在此次的界橋記載了清末那段屈辱的歷史。
1860年,沙皇俄國利用聯軍攻佔北京,清朝皇帝咸豐逃往熱河避難之機,脅迫、恫嚇咸豐的代表奕訢簽訂中俄《北京條約》。
在勘界之時,雙方都沒有找到“白稜河”的具體位置,雙方發生爭議,可是在談判桌上,由於清代表懼怕架在會場外的洋槍大炮,只好屈辱地承認俄方所說的吐爾必拉河為白稜河而簽訂了條約,從此,將興凱湖分開成為界湖,屬於我國的面積只有不到三分之一。
70年代以前白稜河上並沒有橋,中蘇雙方邊防機關處理事務如要進行會晤,冬走冰夏涉水很不方便。
1975年,中方在白稜河上修了一座木吊橋,橋的中方一側是用四塊木板拼接在一起搭成的,平時吊起來,與古吊橋相相似,而另一半是原蘇聯建的固定式木製便橋,現已蕩然無存了。
1986年9月,雞西煤機廠在此修建了一座鋼筋水泥人行橋,此橋由引橋及正橋組成,引橋和正橋之間有一道小門,平時上鎖會晤時開啟。
正橋為長2.5米,寬1.5米的懸臂式結構橋,直伸到河的中心,與俄方的水泥板的便橋間有10公分的間隔,這樣一邊寬、一邊窄的界橋便在橋樑的大家族中佔有了一席之位了,現在此橋還矗立在新橋的旁邊,隨著中俄貿易的開通,1992年4月8日,一座鋼筋水泥大橋竣工通車為中俄貿易通道。
在界橋幾公里處,位於八五一零農場二分場興凱湖旅遊區西側,就是王震將軍墓了。
在這裡,也同樣的冷清,王震將軍的塑像和紀念碑在寒風中顯得特別孤單。但這座佔地面積5376平方米,建築面積1540平方米,用花崗岩砌成的紀念陵園卻向人們訴說著開發北大荒的先烈們的豐功偉績和堅強的性格。
在陵園,拾花崗岩鋪成的臺階而上,用數萬粒鵝卵石鑲嵌成的五角星及五色土首先映入眼簾,象徵著北大荒人來自五湖四海。
抬頭望去,7.8米高的紀念碑鑲嵌著由江澤民題寫的“王震將軍率師開發北大荒紀念碑”的金色碑名。
而紀念碑文卻讓後人明白了那段歷史:亙古荒原,渺無人跡,荊棘叢生,走獸之棲;俄族欲懇,未能立錐;倭人覬覦,終成夢幻。唯共產黨之雄略,銳意而脫之。公元一千九百五十八年春,名將王震率領將士十萬雲密密山,一聲令下,鬥地戰天。……青史留垂,墾荒者英名常念,逝者如斯,北大荒精神永存。
挺拔、雄偉的紀念碑後面,是坐落在雲灰色大理石基座上的王震將軍戎裝的半身漢白玉塑像,塑像高85釐米,象徵著王震將軍享年85歲,整個紀念碑四周和甬道兩側栽種著165棵紅松,並輔以草坪花卉,象徵著墾區165萬人民永遠懷念王震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