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團吃住行之“地窩子”
“地窩子好,地窩子強,
地窩子冬暖夏又涼。
看上去一荒涼地,
到房頂還不知腳下是營房。”
地窩子——兵團人最早的家
1954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成立,他們承擔著國家賦予的屯墾戍邊的職責,在天山南北興建了一大批團場、企業和新城鎮。
創業之初,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職工住得幾乎是清一色的地窩子。
所謂地窩子,就是從平地向下挖一個深2米左右,面積為8-20平方米不等的土坑,上面用柳樹枝做檁條,用細樹幹做椽子,鋪上樹條或葦把,撒上一層麥草,蓋上一層碎土,然後糊上一層厚厚的草泥。
新疆風沙大,大風颳起的時候,帳篷就會被颳走,
新疆缺樹木與水,在此條件下想蓋房根本不可能。
在此條件下,地窩子應運而生。
不易發現的地窩子
地窩子不僅是兵團人居住的“宿舍”,還是食堂、會議室。
一個10多平方米的地窩子要住十幾個人,有不少兵團人就在地窩子裡結婚生子。
剛開始住地窩子時,因為它與地面相平,有時早出晚歸,許多人轉來轉去總是找不到自己的地窩子。
有的戰士不小心踏在天窗上,掉進地窩子裡。還有老鄉趕著毛驢車,連車帶人帶毛驢掉進地窩子。
地窩子四面漏風,冬暖夏涼。
但一旦雨雪天氣到來,雨雪混著泥水,一股一股地從四面八方往裡灌。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歷經磨難的地窩子為一代代兵團人抵擋風沙,見證著幾十年來的風風雨雨,踏平坎坷。
到了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中逐漸浮現了磚混結構住宅的身影。
後來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兵團內部掀起了一股建房熱,“地窩子”這才徹底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消失在眾人的視線中。
當昔日鹽鹼灘塗變成萬畝良田,當簡陋的“地窩子”化為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
新疆當地的兵團精神仍代代薪火相傳,光芒不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