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三大戰役結束後,敵人敗局已定,我軍迅速以摧枯拉朽之勢席捲全國,解放了很多大城市。只不過這個時候,問題也隨之而來。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我軍驍勇善戰的將領不計其數,只不過戰爭即將結束,重心也會轉移到地方治理和經濟建設上來,我軍這方面的人才卻比較稀缺。
當解放一些大都市後,派誰去主政成了一個難題。這個時候,那些資歷老、文武兼備的元帥級別人物脫穎而出,不少人當上了大都市的市長,其中就有四位日後的開國元帥,那麼這麼些人分別是誰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葉劍英成為了北平、廣州市長
在十大元帥裡面,葉帥的排名並不算靠前,但他早年地位卻比較高,曾經跟隨孫中山先生革命,南昌起義時擔任軍參謀,當時陳老總還是個團級幹部,林總僅是個連長。除了會帶兵打仗,葉帥還頗具謀略,是主席身邊的高參,與國軍談判交涉更是十分拿手。
北平解放前夕,主席親自點將葉帥,由他出任北平市長,市委書記則是彭真。葉帥也沒辜負信任,在維護社會穩定,恢復發展生產方面功勞很大。值得一提的是,後來主席等人從西柏坡進京,葉帥還親自前去迎接,並且在西苑機場舉行了閱兵式,兩人還握手合照了。
只是沒過幾個月,大軍即將南下,葉帥是廣東人,對那邊情況比較熟悉,於是他跟隨大軍行動。解放華南後,有過接收大都市經驗的葉帥再次出馬,成為了廣州市長。
聶榮臻也當過北平市長
說起來,華北地區一直算是聶帥的地盤,他抗戰時期在這裡建立了晉察冀根據地,解放戰爭爆發後,聶帥又成為了華北軍區司令員。北平也屬於華北,因此當這座大都市解放後,聶帥理所當然地成為了平津衛戍區司令員人選,掌管著該區域的部隊。
前面提到,葉帥後來跟隨大軍去解放華南了,他離開後,聶帥順勢而上,成為了北平市長。在聶帥的努力下,北平的治安條件得到極大好轉,開國大典的時候,他還當過閱兵總指揮。
劉伯承當上了南京市長
南京長期被國軍佔據,這裡是他們的“老巢”,因此各方面的情況都更為複雜,需要一位能力強、級別高的帥才坐鎮。
劉伯承就是一位“帥才”,他早年曾赴蘇聯留學,還在伏龍芝軍事學院進修,水平非常高,打仗十分重視戰術。此外,劉伯承當時正是二野司令員,地位顯赫,無疑是南京市長的不二人選。
只不過劉伯承同樣沒當多久,僅過了一個月便率部進軍大西南,他離開後,南京市長成了粟裕大將。值得一提的是,劉伯承建國後又來到了南京,但這次不是當官,而是組建軍事學院。
陳毅出任上海市長
相比上述幾個大都市,上海國際化程度更高,一些問題處理起來更棘手。五大書記敲定的市長人選也是一位元帥,他就是陳毅,主席還囑咐他“慎重,緩進”。
1949年5月,陳老總進入上海,開始著手接管事宜,他嚴管紀律,制定政策穩定人心,儘快恢復生產,還十分重視知識分子的作用,虛心學習。一番努力下來,上海很快恢復了生機,陳老總後來高升為副總理,一度當上了外交部長。
另外六大元帥哪裡去了?
眾所周知,新中國共有十位元帥,建國前後有四位當大都市市長,那麼另外六位元帥哪裡去了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首先排名第一的是朱老總,他擔任解放軍總司令,自然沒有下到地方上任職,而是坐鎮中樞,統領全域性。賀老總則率十八兵團由陝入川,配合二野解放大西南,後來當上了西南軍區司令員。彭老總當時是一野司令員,他也在指揮作戰,率千軍萬馬解放大西北。
林總和羅榮桓元帥正指揮四野百萬大軍南下,他們殲滅了頑抗的白崇禧部隊,還解放了海南島。戰爭結束後,林總擔任中南軍區司令員,羅榮桓則是政委,兩人繼續搭檔。至於徐向前元帥,他當時身體抱恙,雖然被任命總參謀長,但並不管理具體事務,由聶帥代理,他本人則養病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