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時期,有一場著名的“三下江南,四保臨江”。此次戰役經過一百多天的浴血奮戰最終打敗了國民黨的十萬大軍,取得了艱難的勝利。
在1947年2月28日至3月2日林彪領導的東北民主聯軍在德惠進行了一場戰鬥,此次戰鬥規模不大,卻具有重要意義。
林彪在一線督戰的過程中,發現了許多指揮員不懂如何使用炮兵,更不懂如何組織步炮協同作戰,到3月1日時,因重炮彈藥不足無法對敵人進行壓制,久攻不下彈藥也不足就只能撤退,此次的失誤致使戰鬥失敗。
這場德惠戰鬥發生在三保臨江的戰役中,此次戰鬥後,林彪和“炮兵之父”朱瑞根據此次戰鬥中的教訓,重新制定了幾項規定,改善了步炮協同大問題。
“三保臨江,二下江南”:德惠戰役
國民黨軍隊在南滿向臨江發動第三次進攻之時,北滿部隊仍然採取防禦,分兵在吉林市、的灰線、長春市等地進行防禦作戰。林彪決定並將重點放在了吉林市和長春市。為了鞏固吉林與長春的前線陣地,國民黨軍的新1軍、新30軍、第89團前往九臺縣城子街加強防備。
為了配合南滿方面三保臨江的作戰順利。由林彪領導的東北民主聯軍,集中北滿的第1縱隊、第2縱隊、第6縱隊、獨立第1師、獨立第2師、獨立第3師等部共12個師的兵力,第二次下江南,圍攻九臺縣城子街的敵軍。
接下來北滿其餘部隊,趁此時機以其餘部隊殲滅九臺縣、德惠縣出動之援軍。第6總隊圍攻德惠縣以第17師為主攻,18師配合,16師在九臺縣配合第一縱隊攻打敵人援軍。餘下部隊伺機殲滅長春市、農安縣出動支援軍。
為避免打草驚蛇,部隊派出了偵察隊,偽裝成游擊隊在松花江南岸迷惑國民黨的軍隊。主力於松花江北岸隱蔽集結。
2月21日,北滿部隊的二下江南作戰正式進行,在司令洪學智的指揮下,成功渡過鬆花江,在寒冷的夜裡加速行進到達九臺縣的城子街。
國民黨直接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於是城中新1軍以及第89團和山炮營向德惠縣撤去。但是先頭部隊剛逃到九臺縣的銅匠溝一帶,就被第17師給攔截,殲滅了其中一小部分的兵力。國民黨第89團見形勢不好,於是又退回了城子街,打算死守等待救援。
但是第6縱隊的第17師、第18師已經完全將城子街包圍。
其他三個縱隊以及四個師也分別部署在了九臺縣、德惠縣東南以及農安縣等地準備好攻擊國民黨的援兵。2月23日早晨,東北民主聯軍炮兵部隊到達九臺縣城子街。經過觀察,炮兵部隊找到了位於城內太和堂的國民黨軍主陣地。
接下來就是東北民主聯軍的大炮猛轟,城子街的街道上一下陷入了戰火與硝煙之中。國民黨軍面對這樣強大的火力,頃刻間就被瓦解,四散逃竄。在炮火攻勢後,第6縱隊以及第17師用兩個團對國民黨發起進攻,展開了巷戰。
到了當晚六點,第18師從東南方向攻進了城,第17師和第18師對國民黨兩邊夾擊,將其全部殲滅,戰鬥結束後。林彪得到了這個訊息,對前線部隊進行了嘉獎。
而此時由長春市趕來的國民黨第71軍第88師援軍到達了德惠縣,聽聞九臺縣城子街已經失守,守軍全被殲滅,急忙退回了長春市。2月25日,九臺縣和農安縣的國民黨軍也棄城逃跑回到了長春。
第1縱隊的第3師乘勝追擊攻佔九臺縣,逼近長春市。
此時德惠縣的國民黨軍已經孤立無援,於是總部當即決定由第6縱隊司令員洪學智指揮該縱隊、2個炮兵團、獨立第2師圍 攻德惠縣,由第1縱隊、第2縱隊、獨立 第1師、獨立第3師等部,於九臺縣布海 地區阻擊由長春市北援之國民黨軍。
德惠縣是長春北面的一個屏障,也是國民黨進攻解放軍的前哨陣地。國民黨新1軍、第50師、保安團隊等共5000人擔任防守。國民黨第50師第150團在鐵道以西城區設防。第50師第149團、工兵營在東城區;炮兵陣地則設在車站附近。
第50師是新1軍的主力師,善於防禦。他們在城內的部署嚴密,當時東北民主聯軍偵查有誤,誤以為只有兩個營防守。
林彪對於德惠戰鬥頗為重視,畢竟此次出動炮兵數量之多,是從前沒有的。在前線督戰時,聽到國民黨新1軍和第50師還在德惠的訊息後,林彪心中不免有些擔憂,德惠的情況可能比預估嚴重。
林彪詢問劉亞樓:“第6縱隊主攻方向擬選擇何處?該處擬用多少炮兵?”劉亞樓彙報此次是採用步、炮、坦協同作戰,炮兵部隊共計有30個連,各種大、中口徑火炮80門,榴彈炮11門,野炮48門,山炮21門還有一輛中型坦克,三輛輕型坦克。
17師加強23門火炮,負責德惠城東作戰;18師加強21門火炮,負責城北作戰;16師加強18門火炮,負責城西南作戰,而獨2師則加強18門火炮,負責城西作戰。
這樣的佈局讓林彪眉頭直皺,加上資訊有誤仍有擔心的林彪給第6縱隊首長送去訊息,德惠的國民黨軍隊並未撤退,不要急著攻打,應先勘測地形,仔細布置火力。
但是第6縱隊並沒有重視,因為具有兵力優勢以及大規模的炮兵團和坦克部隊支援,第6縱隊氣勢正旺。他們對即將到來的戰鬥充滿期待,因為對方是自己曾經的手下敗將並且雙方兵力懸殊,即使和最初判斷僅有1團的訊息有所差距,他們也自覺有完全勝利的把握。
第6縱隊採取了4麵包圍的部署,將攻堅重點變為了不讓守軍逃跑上。第6縱隊首長認為,四面開口子, 有一面能開啟。只要開啟一面,橫豎都能消滅敵人。
2月28日下午5點,戰爭打響,部隊在23門火炮和四輛坦克的配合下,開始進攻望河堡守軍,炮火齊發,林彪看著這場面眉頭緊皺,這樣打不就是在浪費炮彈!陣仗不小卻打不出點成績!因為火力的不集中,第一次的進攻未能成功,卻消耗了大量彈藥。
林彪一怒下扔掉了手中的望遠鏡,轉身回了指揮部。
到了下午進行了第二次進攻,部隊才終於佔領望河堡。接著隊伍準備繼續向前推進,當到達火車站時,才發現四周的歐式國民黨修建的飛機場。此處地形開闊,由國民黨的防守嚴密封鎖很難透過,此時只能由另一個團向東北方向進攻。
在奪取了種馬場部分地區後,後續部隊遭到了國民黨軍的火力攔截,並且傷亡較大,只能停止繼續進攻。2月28日,東北民主聯軍再次採用火炮壓制戰術,從德惠縣城的西南角發起進攻。就在衝開國民黨防線繼續突入之時,他們遭到了國民黨的炮火襲擊。
聽到這種情況林彪大為震怒。分散炮兵,以及不懂得步炮協同指揮,導致炮兵在實施炮火準備時,步兵只顧著在原地觀戰歡呼,沒有利用炮火準備效果快速進攻。
這不僅錯失良機還導致炮彈被大量浪費,在遭到國民黨炮火攻擊時,東北民主聯軍炮彈早就打光了,無法反擊,其他部隊也尚未突破。
一時間戰況陷入了尷尬的局面。這2個發起進攻的營成為孤軍,傷亡慘重,處境被動。3月1日晚無奈下被迫退至城外。如今形勢被動,第6縱隊第16師以及第47團作為第一梯隊,向德惠山東屯發起進攻。
山東屯地形開闊,國民黨火力防禦嚴密,於是在佔領後的戰鬥中由於傷亡過大,最終與第2師一起退出城外。
根據作戰計劃,本應第6縱隊第18師向德惠縣城外圍的商家屯、薛家屯進攻。第18師第53團攻下薛家屯,逼近城垣。
由於遭到國民黨軍狙擊,該團未能突破城垣。第18師第52團佔領商家屯,與國民黨軍進行幾次爭奪後,接近城外壕溝。現下炮兵沒有了彈藥,無法給予炮火支援,攻城需要的裝備也沒有,52團只能退守原地。
德惠縣中的國民黨軍在抵抗過程中,向長春求援。3月1日杜聿明急調國民黨軍第71軍第87師、第88師,新1軍新30師、新38師等部 共12個團,由長春沿鐵路線分三路向德惠方向馳援。
提前部署在九臺縣的第1縱隊、第2縱隊,開始抗擊援軍但是隻消滅了一小部分。此時林彪已經回到指揮部,最終總部決定停止攻城,返回江北,此次德惠作戰以失敗告終。
本來東北民主聯軍攻四個師,八十多門炮,擁有絕對的優勢,並且部隊剛經過一下江南作戰士氣正旺,但是德惠之戰依舊失敗了。
戰後,第6縱隊總結教訓,而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1步炮協同經驗的缺乏,和炮兵指揮的經驗缺乏。
在隨後的戰鬥總結中,林彪尖銳地指出問題:部隊如今有炮,卻不會用,炮越多反而打的越差!林彪下令要求部隊指揮學習步炮協同作戰,炮兵司令朱瑞也就此起草了一份重要的“戰鬥原則”。
東北民主聯軍炮兵作戰原則
在總結中林彪指出,炮兵已經不能再像從前一樣以步兵為主要突擊力量將炮兵分散成小規模,的作戰方法了。從德惠戰鬥開始東北民主聯軍的主要作戰要求應該是大兵團、正規化、攻堅戰”。
在德惠作戰之後,東北民主聯軍總部專門發來一份電報闡述步炮協同的作戰方法:主要內容就是要正確指揮,協同作戰。
林彪看過這份電報後,表示要改正部隊的戰法,這樣在以後的攻堅戰中才能繼續打下去。問題是,野戰軍的指揮員只會步兵不會指揮炮兵,並且炮兵單位都是由總部進行指揮的。
林彪大手一揮,下令把炮兵指揮權分下去,截至1947年2月底,東北民主聯軍總計有炮兵連160個。林彪批准後,總部隨即下發命令,進行統一調整。炮兵以營、團為編制配屬到各個縱隊中,強化步兵的攻堅能力。
由此炮兵由分散使用轉為集中使用,由配合步兵作戰轉為支援步兵作戰,由孤立分散的行動轉換為統一指揮協同作戰。
這種轉變對大部分炮兵部隊來說有些急迫,有的連隊不過剛剛成立,戰鬥員只會裝炮彈、拉火、和瞄準,很難達到新的要求。
林彪在總結時說:“德惠戰鬥是典型,原定4把尖刀,結果變成8把尖刀,16把尖刀,32把尖刀。德惠如果崩一把尖刀的打法一定能開啟。”
炮兵司令朱瑞也指出:
“炮兵也與步兵一樣一分再分,形成四面八方,團團嗣住,到處都打,到處都咬,實際七失去一切強大的地位,變成無數個步兵營各攜一個炮兵連,或至多十來個步兵團各攜一個炮兵營在作戰。如此分散兵力火力,結果無成,自屬必然。”
德惠戰鬥為指揮人員和機關提供了生動的示範,這場戰鬥的意義獨特。1947年4月第一屆炮兵會議召開,會議主要研究了三下江南的作戰經驗教訓和德惠戰鬥的重點研究。
會議上林彪對多個現象進行了分析,炮兵指揮員不理解何為集中火力,操炮人員技術也很差,火炮上使用也缺乏統一的計劃和指揮。
並且各部隊配屬的各種炮都統一開火,沒做任何區分,陣仗倒是不小,有的炮兵甚至打光了全部炮彈,但結果呢,除了遍地開花外沒有開啟任何一個突破口。
到底什麼是步炮協同成了重點討論。
德惠戰鬥是第一次使用大量炮兵配合步兵作戰,許多人都因為能得到眾多火炮支援而十分興奮。戰鬥前炮兵指揮員沒有組織勘查地形,也沒有明確地指出火炮攻擊以及步兵的衝擊目標。
在縱隊下達的命令上只簡單地寫著:“待炮兵射擊奏效後,步兵開始猛烈總攻”導致了在整個戰鬥過程中,炮兵部隊並不清楚射擊目標和火力壓制區域到底在哪裡,步兵和炮兵各打各的,致使錯過了正確的志願時間和壓制地點。
作為一場攻堅戰,首要的就是突入敵人防線,但僅僅在掃清外圍就消耗了七千發左右的炮彈。在步兵終於接近城邊準備突破時急需炮火支援,卻打不出炮。
在第一屆炮兵大會上朱瑞提出了炮兵作戰的四項基本原則,這四項原則也成為了人民解放軍炮兵部隊普遍運用的基本作戰原則。
第一點,集中火力。要將大部分的火炮集中於守軍的一點,其他少數火炮再置於欺壓幾個點牽制敵人。集中火力是集中於一個點,是戰術上的一個點,不是集中射擊一個地方窮追猛打。
第二點,近迫作戰。朱瑞對東北民主聯軍炮兵部隊技術水平,和指揮經驗的缺乏都很瞭解,但隊伍的指戰員的政治素質較高還比較有優勢,因此在作戰中,只要學習勘察好地形,做出正確地應對,在組織步兵和其他種類火炮掩護大口徑火炮進行近距離作戰。
第三點,攻堅作戰。攻堅突破作戰,是如今東北民主聯軍的主要作戰形式。炮兵攻堅的作戰原則以支援步兵為主,制壓敵炮兵為輔,支援步兵實施攻堅是目前主要的戰術需求。還要以點射碉堡和地堡為主,大面積摧毀射擊為輔,為前進的步兵掃清障礙。
第四點,協同作戰。炮兵是一個獨立兵種,但是其作戰目的上來看也是從屬步兵的兵種,目的就是支援步兵取得勝利。正因為如此,步炮協同十分重要,正確的協同應該是炮兵聽步兵首長指揮轟擊目標,步兵利用鴻基效果發起衝鋒,佔領敵軍陣地,並且在炮兵掩護下鞏固陣地。
毛主席說過,失敗後,從失敗取得教訓,人們就能將失敗變為勝利。德惠戰役雖失敗但其豐富的歷史價值就在於變失敗為勝利。
第四野戰軍炮兵司令部1949年所編輯的《炮兵戰例集》,將德惠戰鬥列為第一個戰例,指出:德惠戰鬥“雖然足一個沒有成功的戰鬥,但卻給炮兵上了一大課,給炮兵在戰術思想上一個很大的啟示,就是‘火力集中”’。
總結
三下江南作戰在解放戰爭中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其中德惠戰鬥更是為日後炮兵部隊的應用與整改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例子。此次戰鬥雖然失敗,但在整改後的炮兵部隊日漸壯大,有了更完善的作戰方式,在後續的攻堅戰鬥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文獻:
《東北民主聯軍三下江南》
《炮兵戰鬥經驗總結匯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