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已經放開了對一些國家的旅行限制,這意味著對待新冠的態度已經出現了轉變,問題的重點在於新冠特效藥出來了,對這些過去曾經大面積感染過的國家來說,只要新冠的致死率不超過流感,或者說跟流感的影響差不多,就基本達到了開放的條件,說到這裡就自然牽扯到了我們國家的開放時間。
畢竟我們與其他國家在對待新冠的態度上有本質性差別,因為從一開始就在清0,所以說現在不可能看到美國放開了,我們也要不了多久便跟隨,但是美國的放開政策能夠給我們一些啟示和參考作用,一個是看確診病例會不會下降,另一個是對美國的經濟究竟能產生多大的影響,這個時間最少需要觀察半年,我想在這半年的時間應該是我們的特效藥的快速攻克階段,我們也會利用這半年的時間去思考如何重新對待新冠疫情。
從當前的市場氛圍看,航空、機場以及旅遊的持續活躍,說明了大家對未來放開是充滿信心的,我看一些機構的樂觀預測是明年的上半年,到底會不會這樣還是要看官方的一些訊息變化,只是這個能給我們最大的啟示為,是不是要為後疫情時代做些準備呢?
在疫情防控的時期,我們所做的基本都是不受經濟影響的行業,或者說經濟不好對這些行業的利潤增長和銷量沒有影響的,比如說新能源銷量在持續增長,所以對基金來說也都喜歡扎堆參與這些行業,但是如果經濟未來放開了,是不是意味著那些此前受到的影響很大,股價腰斬了的,未來存在業績的修正機會呢,我認為這個機率非常之大,原因非常簡單,如果全球效仿美國那樣放開經濟,那麼全球的供應鏈就會復甦,大宗的價格應該因為供需的關係出現回落,這對製造業企業來說成本就降低了,加上經濟放開的需求增加,這些行業的業績也應該是處於一個回升的階段,那麼相應的股價就應該有個修正的過程。
中信證券目前給出了兩條主線還是值得參考的,一個是認為原材料價格會迴歸理性,這樣在碳中和、材料國產替代戰略下具備明確成長性的高階新材料,還有一點就是有成本優勢和逆週期擴張能力的低估值龍頭公司,所謂低估值龍頭我的看法是不見得一定是股價很低的公司,一定是在週期板塊中業績彈性比較高的公司,比如疫情的影響出現成本上升引發了盈利下降,那麼後疫情之後復甦就特別明顯,這類公司實際上是有潛力的。
還有一點,就是對大消費的預期,這個同樣是要看公司業績的彈性,就是經歷了過去的蕭條,那些公司的的增長潛力仍然存在,我想這個中間一定會有所差別的,有些公司即便未來後疫情時代股價依然不會有起色,而有些則恢復得相當明顯,這就是不同的公司對週期的抵抗能力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