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申典啟,一個實地走訪世界各地,關注全球華人的旅行者。
伊朗第二站,我在庫姆
點選藍字查閱 庫姆 人文歷史
我為什麼要去看波斯地毯,因為庫姆有兩張名片:1,什葉派的聖城;2,伊朗最好的地毯產地。
伊瑪目哈桑阿斯卡里清真寺
我從坐車進入庫姆的時候,就感受到這座城市清真寺林立,是一個宗教氛圍十分濃厚的地方。這裡的清真寺可以用群做單位,就是成片的地方都是大大小小的清真寺。
這座清真寺名字叫Imam Hasan al-Askari ,是庫姆最古老的清真寺了,清真寺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129年,當然如今看到的建築實體大部分都是後來修復新建的。
什葉派清真寺給我的感覺色彩更豔麗,他們喜歡在牆上天花板上貼滿主色調為藍色的馬賽克瓷磚,與此同時,伊朗的建築風格也透過絲綢之路影響到整個中亞,包括語言上,中亞也是深受波斯文化的影響。
波斯雖然在宗教上ysl化了,他們又把ysl教的風格本土化,或者波斯化了。
什葉派聖城庫姆
相對於首都德黑蘭,庫姆給人的感覺就保守多了,因為這裡是全世界什葉派的聖地,這裡每天都會有大量的外國人從阿富汗、敘利亞、伊拉克、非洲、葉門、巴基斯坦、黎巴嫩等地方趕來這裡朝聖。
什葉派和遜尼派的清真寺帶給我的差異感,直觀上我用一個不太恰當的比喻,就是基督新教和東正教的差異感。新教講究一切從簡,不掛聖母瑪利亞,不樹基督像,特別是北歐的新教堂,整個教堂就一個十字架和一架鋼琴,遜尼派也顯得非常簡化。
而東正教則有更繁複傳統的宗教儀式,甚至要燒香點蠟燭,進行宗教儀式的時候要用某種特殊植被的樹葉灑水……
什葉派相對來說是這是最繁複的,他們保留更多具象的姿勢,並且色彩豐富,有更多旗幟,可以樹立很多聖人,街頭可以樹立兩伊戰爭犧牲者的照片……
【下圖為法蒂瑪聖陵】庫姆是伊朗什葉派第二大聖城,僅次於馬什哈德。法蒂瑪·馬蘇瑪是第八任伊瑪目阿里·禮薩之妹,第七任伊瑪目穆薩·卡齊姆之女。她在庫姆的陵墓被視為伊朗最神聖的聖地之一,每年有大量什葉派信徒前去朝聖。
庫姆的富人區
庫姆雖然是伊朗的七大城市之一,百來萬人口(120萬)。但伊朗同時是一個貧富差距比較大的國家,因為石油產業的豐富,先富裕了一幫人。
小黃說,除了石油產業相關的人,還有就是地毯商在伊朗也是非常富裕的群體,我的地毯合作商也基本住在那種大理石富人區的豪宅裡。
小黃帶我到了這個富人區,就離我們酒店非常近的地方。小黃說:“伊朗現在的匯率真的像不用錢一樣,你吃飯根本不用看選單,怎麼花也就一百,我們住的酒店已經是庫姆最好的酒店了。因為伊朗和土耳其不一樣,伊朗旅遊業不是支柱,所以很少有遊客會專門跑庫姆來玩,所以這裡好的酒店基本上很少。酒店都是給什葉派朝聖者住的,而這些世界各地的朝聖者基本是都來自於比伊朗還窮的國家,比如阿富汗,葉門,非洲一些國家……”
接著,小黃給我介紹了這裡的富人,小黃說伊朗富人也喜歡用那種比較豪華的裝飾把門口裝的大氣,比如會把整棟建築貼上大理石,當然大理石在伊朗也不貴,因為伊朗本身就是產大理石的。
庫姆的富人區不大,就幾個街區,一下就走完了,相對來說,富人區的女性比較開放一些,不會像窮人區女性完全大黑袍。
小龍跟我說:“庫姆有一個比較獨特的地方,就是庫姆算是一個什葉派聖城,所以整個城市宗教氛圍會很濃,德黑蘭就世俗很多,所以在庫姆,你如果生活一兩天還好,但是生活久了,你就會感覺有些壓抑,包括在庫姆看到街頭人們的表情都比較木訥,而你再往南走100公里到卡尚,他們那裡的人表情就更活潑,放鬆。”
庫姆平民區
上面我介紹了庫姆富人區,其實富人也只是佔據整個總人口的少部分,庫姆的大部分的人都是普通階層,或者說是收入在400~600人民幣的窮人階層。
1、平民工資在四五百人民幣
我拜訪了庫姆的窮人區(感覺說窮人區也不太好,其實伊朗多數人群都是這個階層,所以我就改成平民區好了)。
【下圖】第一戶紡織工人家庭,有前院和房子,總的居住面積不大,但是很乾淨。女主人看到我們外面男性客人進來,所以需要躲到臥室房間裡,但是還是十分熱情的給我們泡上了紅茶待客。紡織工一個月工資在400人民幣左右。
【下圖】第二戶紡織工人,主人是一個大叔,他和他兒子兩個人共同完成一個地毯,他兒子現在是大學生在讀,休息期間會幫助父親編織毯子,加快進度。一個月工資也在400人民幣左右。
【下圖】染坊工人,按照日工資算,全年工作月工資在800多,但是實際算上休息,一個月大概在四五百人民幣。
【下圖】洗地毯工人,這個是重體力活,一個工人的工資大概在800人民幣,但是需要搬運沉重的地毯,抬水桶等,是年輕工人為主。
平民區外圍的樣子,看上去比較破舊,但是並不髒亂。
2、工資400元相當於國內800~1000人民幣物價
問題來了,因為每個國家的平價購買力是不一樣的,為了給大家更具象的認知,400塊一個月,相當於國內多少錢的物價水平?
於是我叫小黃根據他在伊朗生活6年的經歷,還有他馬上給我詢問了伊朗很多朋友具體大眾商品的物價,最後大概推算,伊朗工人400塊一個月工資,相當於國內三線城市1000塊的物價。
小黃給我列出了一些庫姆基礎物價:
羊肉 一公斤 150萬里亞爾,35塊RMB一公斤,
牛肉 一公斤 110萬 26塊一公斤,
雞蛋 一公斤 25萬 6塊錢一公斤,
石頭饢 一個 2萬 5毛錢一個,
西紅柿 一公斤 12萬 2.8元一公斤,
黃瓜 一公斤 8萬 2塊錢一公斤,
礦泉水 一瓶 2.5萬 6毛錢一瓶。
其中,我們重點介紹一下伊朗的饢的補貼制度,饢是伊朗人的主食,所以政府是會補貼每一家饢店面粉的價格,所以在伊朗買饢是非常便宜的,總之肯定餓不死。
小黃說:“但是,你期望每一頓都能吃上肉是不現實的,羊肉要35人民幣一公斤,只能說一週吃個一兩次差不多。”
3、六年時間貨幣貶值8倍
伊朗經濟狀況低迷,但並不是一直如此的,在2015年的時候,1RMB=5000里亞爾,當時紡織工人一個月大概可以拿到830元。
2015年到現在,里亞爾一直在瘋狂貶值,到了2021年,匯率已經變成了1RMB=42000里亞爾。而紡織工人只能拿到摺合人民幣396元。
也就是說伊朗貨幣在這6年時間,匯率貶值了8倍,但是紡織工人工資只漲了一倍,這意味著他們的平價購買力下降幅度非常大,本國產的農產品可能還好一些,一用到進口的商品,特別是小商品百貨之類的輕工業用品,等於貴了4倍。
普通工人月工資400,相當於現在國內地級城市的800~1000元月工資的收入。
庫姆的手工業巴扎
巴扎就是波斯語市場的意思,我們看到土耳其乃至中亞都會把市場稱作巴扎,實際上都是受波斯語的影響。
庫姆的巴扎不大,但是是我目前看到過最有特色的巴扎,他不像土耳其旅遊式的巴扎,即使在土耳其東部的巴扎,也都是批發一些來自於義烏或者廣州的輕工業小商品。
到了庫姆,我才發現,整個巴扎裡面的東西都是人親手做的,算是純手工的巴扎。每一家店也各有特色,有的賣馬鞍,有的賣誦經臺,有的賣木質門窗,有的是裁縫店,有的是染料坊……
【下圖】波斯特色的水煙,有木質雕刻,挺好看。
走在這裡,我感覺就像走在50年代,沒有輕工業時代的社會,一切都需要人為製作。
確實收入水平低也保護了當地的很多手工業,一旦跨入400美元的收入線,很多手工業會很快消失~
END
明天我離開聖城庫姆,
前往伊斯法罕!
我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