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頭的話
2008年12月下旬,我出差去北京時,曾特地換乘兩輛公交車到大柵欄彎了彎,比較失望,因為從公交車大柵欄站下來,迎面便是一長溜圍牆,眼前的大柵欄給我有蕭條荒涼之感。於是詢問踏三輪車的老人,才知道這塊地方正在拆除重建。
2018年,又去北京,這次純粹去玩,照例還去了大柵欄,比較驚喜,因為那裡已是熱鬧非凡,遊人如織。我和家人還在一家老字號小吃店裡品嚐了毛肚,很好吃的。
但是,我用了幾乎一整天時間,走街穿衚衕,始終見不到一處比較原始比較完整的明清時期建築。著名的瑞蚨祥是大柵欄的標誌性建築,可它也只擁有百年曆史,實際上,瑞蚨祥在1863年就開業經營了。
這些明清建築消失了,什麼時候消失的,為何消失的?這個問題時不時會在腦子裡發出疑問,直到上幾天坐在圖書館翻書時,才有了確切的答案。
大柵欄的前身--廊房
書上說,大柵欄地區是北京市具有近代風貌的一個歷史街區,也是北京歷史悠久、富有特色的市井商業、娛樂文化的代表,是具有近代建築風貌的歷史街區。
作為中國古老都城商業區的大柵欄地區已經有近600年的歷史。明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後,歷時13年,在元大都的基礎上大規模改建都城。為了恢復和繁榮經濟,在皇城四門、鐘鼓樓等處修建了幾千間民房和鋪房,“蓋鋪房招商,召民居住,召商居貨,總謂之廊房。”當時在前門外的廊房區包括了廊房頭條、二條、三條、四條等幾條衚衕。同時,朱棣下令將直隸和蘇州等十郡、浙江等九省的富民遷來北京經商營業。 到了明嘉靖年間,南郊人口大增,商賈紛紛來此,於是這裡的商業區形成和發展起來了。
為何叫大柵欄?
早在明朝弘治元年(1488年),明孝宗下令在北京城內大街小巷的主要路口設定柵欄,並派兵把守,意在“謹防盜者,慎保平安”。清雍正七年,建外城柵欄440處,到乾隆年間,北京的內外城共設立了1746處大大小小的柵欄,包括地處外城的廊房四條。
當時對柵欄的管理是很嚴格的,乾隆皇帝詔令:“京師內外城大小街巷設立護門柵欄,有作踐損壞者交刑部治罪。”每處柵欄入夜時關閉,“自王以下官民人等,概禁行走,步軍校等分街道,輪班值宿。”
柵欄一般用木料做成,也有鐵製的。起先的樣式為全門移動式,晚上將柵欄橫在街巷或衚衕口處,擋住人車的往來,等天亮時再搬開放行。後來由於搬來搬去比較麻煩,很快就被改為對開或單開式固定柵欄,能開能關,很是方便。
在北京數以千計的柵欄中,南城前門外廊房四條衚衕口上的柵欄與眾不同,最為高大氣派。這裡的店鋪很多,店主們有家有業有錢,更是害怕強盜的光顧,於是願意出大價錢,要求把衚衕口的柵欄製作得越大越堅固越好。工匠們就把柵欄製作得又高又大,比周圍的柵欄高出了許多。後來人們就把這條衚衕稱為“大柵欄”,而原名“廊房四條衚衕”卻被人們漸漸地遺忘了。所以,明代北京地圖上的“廊房四條”在清朝的《乾隆京城全圖》上就被改成了“大柵欄”。
大柵欄是清代及民國時期北京最繁華的商業街區
“繁華市井何處有,大柵欄內去轉悠”。馬聚源的帽子、內聯升的鞋子、八大祥的綢子、四大恆的票子,是當年大柵欄繁榮的寫照。
北京大柵欄在明朝初年,就開始進行各類商業活動。清代這一區域就逐步形成了規模和特色。清康熙八年(1669年),以經營自制膏丸、散丹為主的同仁堂藥店開業;嘉慶十六年(1811年),專為王公貴族做朝帽緞靴的馬聚源帽店開業;光緒十九年(1863年),北京有名的“八大祥”之一的瑞蚨祥綢緞莊開業。此外,飯莊、糕團店、金銀首飾店、珠寶玉器店、旅店、煙鋪、茶葉店等店鋪都集中在大柵欄一帶。
隨著商業的發展,大柵欄地區還成為爐房、錢莊、銀號等金融商號的聚集地,操縱著全城的金融行情。清代在這裡曾有鑄造寶銀的官方爐房26家;珠寶玉器店90餘家;銀號30餘家。著名的銀號和錢莊有恆興銀號、裕源銀號、同元祥銀號、源利錢莊等。
鴉片戰爭後,大柵欄沿街先後出現了鹽業銀行、交通銀行、上海銀行南城辦事處等近代銀行。
至北洋政府時期,北京全市的銀號錢莊有337家,其中在前門大柵欄一帶的有142家,佔42%,成為北京金融中心。
大柵欄還是文化娛樂的集中場所,清代規定內城逼近宮闕,禁止喧譁,不準在城裡開設戲園,於是幾家有名的戲園,如慶樂園、同樂園、三慶園等戲園都開設在大柵欄了。
在大柵欄西部的琉璃廠文化一條街,從清乾隆年間開始,這裡成為經營古舊書刊、文獻典籍、文房四寶、碑帖尺牘、傳統字畫、古玩寶珠的集散地,對中國歷史文化的傳承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至今,還現存一得閣、文盛齋、戴月軒等百年老店。
據1919年京師總商會統計,其時大柵欄地區有31個行業,共4495家店鋪。
大柵欄的明清建築是何時消失的?
大柵欄地區雖然歷史悠久,然而為什麼它只是北京一處具有近代建築風貌的街區呢?這與它曾經在1900年的一場大火而造成的災難有關。
1840年以後帝國主義列強不斷髮動對華侵略戰爭,同時還透過傳教侵犯中國主權。西方傳教士橫行鄉里,荼毒百姓。腐敗的清政府的“抑民佑教”政策,激起了中國人民的反抗鬥爭。1900年春,迅猛發展的義和團運動開始進入京師。義和團在“扶清滅洋”口號下,禁止使用洋貨。
清同治年間,大柵欄開了一家叫"老德記"的藥房,專賣外國西藥,所售成藥有三百多種,藥品以德國和美國製造的居多,英國和法國製造的居次。這家藥店在京城裡與屈臣氏洋藥房齊名。該店的主人是位篤誠的天主教徒,他常常和外國傳教士與中國教民來往。
"老德記"曾公開不顧義和團不讓賣西藥的禁令,繼續販賣經營。這年農曆5月20日清晨,義和團吳大師兄率領一隊團民,來到"老德記"藥房,勸店主改賣中藥,否則就只得停業。店主不但不聽規勸,反而和吳大師兄吵了起來。團民揚言要燒店。"老德記"的左右鄰舍再三勸阻,因為這裡店鋪鱗次櫛比,一家起火,必然要殃及池魚。可是店主堅決不肯就範,吳大師兄就決定燒店,並說神火只燒洋藥房,不會燒及其他店鋪。於是這把火就這樣點了起來。
當"老德記"藥房火勢正旺時,忽然南風大作。大風助火焰越燒越旺,迅速地蔓延了了其他的店鋪,瞬間大柵欄成了一片火的海洋。火舌西邊伸向了觀音寺、東邊吐到了珠寶市,北面波及到了正陽門,火場面積達2平方公里。整個大柵欄、廊房頭條、二條、珠寶市場在半天內均化為焦土。大火整整燒了一天,在內城高處都可見到南城竄起來的火焰。
後據統計,被焚店鋪1800餘家,大小房屋7000餘間,商業損失總計達二千多萬兩白銀。
就這樣,大柵欄在明清時造的建築不見了。現存的建築是在1900年以後直至二三十年代陸續重建的。該街區的建築中除個別老字號的門面還保留著中國傳統建築形式外,多數採用近代的磚木結構方式,有的還採用了鋼筋混凝土結構。經過數十年的逐步恢復,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後的恢復和發展,才使這條老街再度繁榮。現今大柵欄的建築復原了民國初期的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