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清末安圖縣首任知事劉建封所講的長白山野人的第二個故事。
劉建封在奉命考察奉天(過去的瀋陽,今指遼寧)與吉林的邊界以及長白山是松花江、鴨綠江和圖們江的源頭時,耗時長久,踏遍了長白山的山山水水、溝溝壑壑,看到了無數的珍禽異獸,聽到了無數怪異傳說。其中,長白山野人,便是他聽到的傳說之一。
★圖們江南的甑山有野人傳說
一天,劉建封率隊考察到圖們江的南岸。在明朝的惠豆根發現野人的地下工廠的紅巖洞的東北方,大約13裡的地方,有一座甑(zèng)山。
甑,是古代一種蒸飯的瓦器。底部有許多透蒸氣的孔格,置於鬲(lì,古代一種蒸飯的炊具)上蒸煮,如同現代的蒸鍋。可能圖們江南岸的這座山的形狀像古人的陶瓦蒸鍋,故而得了這個名字。也可能是當地的滿族語音,或者朝鮮族語音的古人方言的音譯而已。
當地人說,就在這座像陶瓦蒸鍋的甑山上,當地的獵人曾經發現了一個巨人。
這個巨人長相特殊。一是個子很高,高一丈多。一丈是10尺,一丈多自然是10尺多,或者是十一二尺。按三尺合一公尺,那麼此人的體高當合三米三四還多。
這個頭兒在人類中比巨人姚明要高出許多,即便在動物界中,堪與科迪亞克棕熊的個頭媲美。
這個巨人的第二個特點是渾身長毛。大家知道,渾身長毛的人,中國只有一個毛人——于震寰,毛髮佔全身的96%。他一出生就震驚了全世界。科學界認為他是返祖現象,所以才全身長滿毛髮。
這個巨人的第三個特點是“面目不能辨”。這句話可能包含著三種意思:
第一,臉上也長滿毛髮,所以看不清五官如何分佈。
第二,他的五官即“眉眼鼻嘴耳”長得特點不明顯,無法區分。
第三,就是人與野人相距較遠,人們看不清他的真面目。
★當地獵人這樣描繪甑山野人
劉建封覺得,這是圖們江附近的又一種野人傳說,於是,開始細心訪問。
當地的土人介紹說:獵人們進入甑山打獵時,常常會看到一種巨型人,他們個頭很高,大約一丈多高,滿身長滿了毛髮,臉上的五官難以區分。每當獵人遭遇他們時,他們總是主動探問:現在秦始皇還在不在呀?
獵人很害怕他們,一見到這些巨型野人的面兒,會立即奔跑躲避。可是這些巨型野人比他們跑得更快,很快就追到獵人跟前,伸出兩隻手,做出暗暗攔截獵人逃跑的姿勢,並再三再四地追問:告訴我們,秦始皇到底還在不在呀?
如果獵人回答說:秦始皇早就死了多少年了。那些巨型野人聽後會興高采烈地蹦蹦跳跳,手舞足蹈,激動萬分。並且用他們的手緊握著獵人的手,好像要誠懇地,禮貌地邀請獵人就坐入席的樣子。
獵人如果和他們開玩笑,說:秦始皇現在還活著。那麼,這些巨型野人聽後會發狂地奔跑逃離這裡,口中還邊跑邊大聲吆喝著什麼,好像是在把他們得到的“秦始皇還活著”的資訊,迅速地傳播並警告所有的巨型野人。那瘋狂逃竄的樣子,好像害怕身後有人追趕他們似的。
★這些野人是秦朝逃避苛政的秦人的後裔嗎?
紅巖洞附近的居民中的大多數人認為,這些巨型人是秦朝時為逃避秦朝修築長城的苛政,而遠遠地躲避到長白山下圖們江邊隱居下來的。當然,他們是根據野人的問話內容和野人的表現如此判斷的。
我們讀初中時,語文課本上所載的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就寫了一個離奇的故事,說晉朝太元年間,有個家住武陵山的打魚人溯溪而上,遇到一片桃花林後的小山,又從山口進入一個寧靜而別樣的世界。
那裡的人安居樂業,民風樸實,見到武陵漁人十分好奇,紛紛打探外邊的世界,並自我介紹:我們的先祖為避秦代亂世,率領全家以及同村的人逃到這片絕境,自此從來沒有出過山,多少年與外界隔絕。不知山外現在是什麼世道了?
原來,桃花源中人只知道有個暴亂的秦朝,不知道後來的漢朝,更不知道還有漢朝後的三國、魏晉……
其實,細品劉建封所記述的這個長白山的野人故事,與晉代陶淵明所寫的《桃花源記》故事大同小異。
二者所差異者,無非是當時那些逃避秦朝暴亂的人逃進了南方萬山叢中的桃花源。遇到了好奇探險的武陵漁人,才知道世道早就過了秦朝,也過了漢朝,也過了三國,到了晉朝時代了。這就是“桃花源”中的野人。
而長白山下的“甑山的野”人,同樣是為了逃避秦朝的苛政,才遠逃到北方的長白山下圖們江畔的甑山。遇到了圖們江畔的打獵人,才知道秦始皇至今是否還活著。
二者最大的區別是,桃花源中人,自給自足,經濟繁榮,安居樂業。而長白山圖們江畔的野人則遠離中原,遠離社會文明,成為沒有衣穿,渾身長毛,面目不辨的野人而已。
劉建封的第一篇“紅巖洞”野人故事,說的是黃帝時代即來長白山下的紅巖洞中建立煉石工廠,為女媧補天煉石的野人故事。粗略算來,從黃帝時代到明朝惠豆根發現這些野人,足足過了4260年!
這三個故事無非證明了這樣一個事實:從“長白山紅巖洞”野人,到“武陵桃花源”人,再到長白山“甑山”野人——他們都是脫離當時社會文明的人,此後由於一再與社會文明世代脫離,於是,它們就成了野人。
★劉建封是何許人?
劉建封是山東安丘(原屬諸城縣)人,是清朝名相“劉羅鍋”劉墉的後代,清末貢生,愛國知識分子,生於1865年,又名劉大同,字桐階,有“天池釣叟”雅號。早年曾任奉天候補知縣,1905年加入中國同盟會,與孫中山、黃興、宋教仁等辛亥革命先驅交往密切。
1908年,東三省總督的徐世昌派劉建封勘查奉天(遼寧)和吉林兩省邊界,同時考察長白山及三江(松花江、鴨綠江、圖們江)之源。劉建封率隊踏遍了長白山的山山水水,撰寫了《長白山江崗志略》、《長白設治兼勘分奉吉界線書》、《白山紀詠》等重要書籍;攝製了《長白山靈蹟全影》;繪製了長白山江崗全圖,成為研究和開發長白山的寶貴資料。
1909年,清政府在安圖設縣,劉建封出任首任知事(縣長)。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劉建封得悉後立即在安圖響應舉義,宣告成立“大同共和國”,並通告中外。
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李濟深專程赴天津造訪辛亥老人劉建封,共慶中國獲得新生。
1952年7月1日,劉建封在濟南病逝,享年88歲。(作者簡介:王天祥,籍貫山東青島,高階記者、作家,在東北林海雪原生活了50多年,出版長篇小說等各種專著42部,撰寫電視劇200多集,創作歷史、文化、風光、紀實等專題電視片數十部,在各類報刊發表文章數百篇,發表網路文章千餘篇。)
說明:本文所有配圖均選自網路,版權歸於網路。若有侵權,通知必刪。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