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咳嗽患兒在蘇大附兒院內科接受檢查。 記者 車晉彧攝
一場秋雨一場寒,最近到醫院看病的患兒又多了起來——
別讓咳嗽腹瀉“粘上”孩子
本報記者 周函
秋冬季節轉換,氣溫變動頻繁,不少抵抗力弱的孩子,一不小心就會中招生病。記者從蘇大附兒院瞭解到,近日該院門診感冒發熱、過敏性鼻炎、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秋季腹瀉等患兒增多。專家提醒,秋冬季是呼吸道感染和消化道感染高發季,家長要幫助孩子做好防護,防止細菌、病毒乘虛而入。
感冒咳嗽:
警惕感染和過敏侵襲
“孩子一睡下就乾咳,嚴重的時候要斷斷續續咳一個小時才能睡著。”上週四,家住園區的黃女士帶著女兒來到蘇大附兒院呼吸科就診,她告訴記者,孩子現在上小學一年級,因為夜裡睡不好,老師反饋白天上課也沒精神,所以不得不請假帶孩子看病。
記者發現,在呼吸科候診區,像黃女士女兒這樣的患兒有十多名,咳嗽聲此起彼伏。4歲的菁菁被奶奶抱在懷裡,雖然睡著了,還是不時被喉嚨裡的痰嗆醒。菁菁家長說,孩子去商場的遊樂園玩了一個小時,回來第二天就咳嗽了。經檢查,菁菁患的是上呼吸道感染,很可能是被傳染所致。
“孩子的呼吸系統較為脆弱,近來受氣溫變化影響,咳嗽患兒比上個月增加了五分之一左右。”蘇大附兒院呼吸科主任醫師王宇清介紹,近期就診的患兒大多分為兩類,一類是和感染相關的,包括普通感冒、扁桃體炎、肺炎、毛細支氣管炎等;另一類是和過敏相關的,包括過敏性鼻炎和哮喘急性發作。“呼吸道感染的孩子多集中在3歲以下,過敏的孩子往往以3歲以上居多。”
“感染和過敏都需要對因、對症治療,家長不能一聽到孩子咳嗽,就盲目使用抗生素。”王宇清表示,上呼吸道感染患兒,大多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表現為咳嗽、流涕、發燒等。而過敏性鼻炎的患兒,通常有鼻癢、鼻塞、打噴嚏、流涕、眼癢等症狀,一般不會發熱、頭痛、乏力,要針對性採取有效的抗炎、抗過敏治療。
王宇清提醒,對於季節性過敏的患兒,家長應注意提早預防,防患未然。具體來說,過敏性哮喘的孩子,平時要在醫生的指導下規範吸入糖皮質激素等抗炎治療,減輕氣道炎症和氣道高反應,防止哮喘急性發作;過敏性鼻炎的孩子,可以遵循醫生指導,提前做鼻腔沖洗,還可口服抗過敏藥物或鼻用糖皮質激素等,以達到最佳預防效果。
此外,每年冬季通常也是流感的高發期,王宇清建議,6月至5歲的兒童,在冬天到來前及時接種流感疫苗,可有效預防流感發生。
呼吸道疾病高發的季節,更需重視個人防護。王宇清提醒,孩子要勤洗手、注意咳嗽禮儀。出門要戴好口罩,一方面可防病毒和細菌的飛沫傳染,另一方面可避免花粉等過敏原吸入以及空氣中有害物質對氣道的刺激。同時,家長應儘量少帶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注意居室通風換氣。過敏患兒的家裡儘量不用地毯,禁止寵物進入臥室,毛絨玩具、窗簾和空調過濾網要定期清洗,家人不應在室內吸菸。
嘔吐腹瀉:
需及時補充水和電解質
天氣降溫,同樣需要關注的還有消化系統疾病。近日,記者在蘇大附兒院腸道門診看到,上幼兒園小班的俊俊(化名),精神蔫蔫的,他的媽媽正在哄著給他喂水。據瞭解,俊俊一晚上好幾次拉肚子,喝水就嘔吐,媽媽特別焦慮,因此早上便匆匆帶著孩子趕到醫院就診。看診後,醫生判斷孩子是病毒感染引發的胃腸炎,叮囑家長要做好孩子的日常護理。
“上個月腸道門診號還掛不滿,但最近10天,嘔吐腹瀉的患兒增加近三分之一,病因以病毒感染為主。”蘇大附兒院消化科主任醫師金忠芹介紹,秋季氣溫變化大,孩子的消化系統適應能力差,感冒、腹部受涼以及各種感染都會導致腹瀉。在兒童容易感染的病毒性腹瀉中,大多包括輪狀病毒、諾如病毒、腺病毒等。“按往年經驗看,患兒秋冬感染性腹瀉以輪狀病毒最為常見,多發生在5歲以下兒童,尤其是6個月至2歲間的嬰幼兒。雖然目前醫院輪狀病毒的檢出率還不高,但是家長不能放鬆警惕。”
據介紹,輪狀病毒既可透過糞口途徑傳播,也可透過呼吸道傳播,進入人體後,主要感染小腸上皮細胞,從而造成細胞損傷,引起腹瀉。金忠芹提醒,家長要幫助孩子合理膳食,注意營養攝入,同時培養孩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後要洗手,以防病從口入。另外,室內也要經常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出門記得佩戴口罩,儘量不要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場合。一旦出現病毒性腹瀉症狀,孩子應居家隔離,防止聚集傳染更多患兒。
“嚴重的腹瀉,特別是伴有嘔吐的時候,容易導致脫水,因此家長需要特別留意孩子的精神狀態和脫水情況。”金忠芹提醒,秋冬季病毒性腹瀉是一種自限性疾病,一般予以對症治療。精神狀態尚可的孩子,如果沒有高熱,只是輕度嘔吐和腹瀉,可以在家少量多次服用低滲口服補液鹽,補充孩子體內丟失的液體、電解質,大多數患兒在三四天到一週左右就會痊癒。但要注意的是,高熱、嘔吐不止、精神萎靡的孩子,要到醫院及時就診,以免耽誤病情。
【來源:姑蘇晚報】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