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堆繪本里,孩子們會更喜歡把那些又大又厚的、尤其是知識介紹性的繪本拿下來一遍又一遍地翻看。幼年的閱讀經驗是否也影響到了我們成年之後的閱讀選擇呢,恐怕是的。成年之後面對的知識面更加廣闊,要想簡單地判斷一本心理學的書籍是否專業可靠,似乎也只好看它是不是又大又厚。
《兒童品格的由來:社會性與人格發展》是一本又大又厚的書,除了在體量上顯得專業外,名字也相當專業。專業的心理學書籍取名都給人一種樸實之感,然而卻又很準確地概括了書中要談的主題。這本書原名其實是現在的副標題,說明它主要向讀者介紹社會性與人格發展研究領域的全貌。現在這個正標題應是出版公司所加,這個新加的名字也更加準確直接地告訴對於發展心理學不瞭解的讀者它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要研究一個人的品格從何而來,只能從他的過去發現。這本書正是從兒童入手,來講述對於兒童品格之形成的種種理論和因素等。全書14章大致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總論,講述社會性與人格發展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與新舊理論;第二部分則聚焦於兒童的具體表現和社會性與人格發展的結果,在很大程度上是對第一部分的展開和詳細討論;第三部分談論了影響個體社會化的四種要素,並且透過總結再次點明社會性與人格發展的核心主題與過程。
之所以叫做“兒童品格的由來”是因為整本書從一開始就從兒童入手,設想了一個普適父母機的思想實驗,這臺極為先進的機器可以滿足生活在其中的人從出生到成熟的所有生理需求。它最突出的設計是,在孩子滿18歲以前,除了彼此互相接觸之外,不與其他任何人接觸。從這樣的思想實驗出發,致力於研究社會性與人格發展的人們開始發出種種追問,進行種種理論的設想及現實的觀察。在之後的章節中,將逐一地介紹各種對於在此提出疑問的解答理論。
可以說,整本書正是圍繞著兒童品格的形成來寫成。因此這本書也常常被用來當作育兒手冊使用(儘管這手冊也太大了些)。而那些想要對自己這個謎團進行探究的讀者,也可以透過這本書來反溯自我形成的門徑。作者也一再地寫到,儘管這是一本教材,目的也是為了準確地概括這門學科的理論與研究,但也應該對那些身處社會重要崗位的工作者提供幫助。也許我們從現實中已經看到人性之中的恐怖,但恐怕遠比不上專業研究者所見,結果卻是普通人悲觀,研究者樂觀。本書作者戴維·謝弗希望讀者可以運用這些知識,“更深入地觀察你自己,觀察你周圍的人,使你和他人的生活朝向更健康的方向發展。”
如果我們要在生活中進行實踐,那麼瞭解、明白一定的研究方法是必要的,這能夠有效地幫助我們去質疑大眾媒體中相關的資訊,尤其是在偽心理學大行其道的時候,我們有必要問一問這些結論是以什麼樣的研究方法得到的,它所收集到的資料信度與效度如何。
除此之外,讀者有必要了解經典理論,不只是因為新近理論立足於經典理論,也許更重要的是,瞭解經典理論能使我們輕易地辨別那些大眾傳媒上聳人聽聞的理論到底哪些是新瓶裝了已淘汰的舊理論。而已淘汰的舊理論則要透過新近理論的對比與學習才能夠看得更清楚。由經典跨入新近理論,讀者可以發現,在經典理論時期,理論具有被某位思想家或研究者統一的特徵,比如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慾理論、華生的行為主義以及皮亞傑的認知發展觀等;而新近理論則是由眾人貢獻而來,呈現出百家爭鳴的局面,討論的面逐漸由內在擴充套件到外在,由家庭擴充套件到全社會和文化,由基因擴充套件到整個生態。
這樣採取科學的方式研究的結果便是,人類不斷地認識到,人的發展是整體性的,不再是經典理論中所言的人的發展是少數因素影響的。科學的方式決定了一條好的理論要具有可證偽性,儘管對未來可以做出明確預測,但未來又無時不處於變動之中,且又有普遍性與特殊性,因此一條好的理論要有啟發性。從白板說到兒童受生物本能的驅動,再到皮亞傑的主動探索論,再到新理論認識到我們的發展同時是生理的、認知的、社會性和情緒的存在,無不體現出這樣的特點。
這條路走到現在,我們可以看到一種近似生命進化研究中新近的約束閉合體系的理論,在這個體系中,生命互相約束互相做功,同時產生新的生態位,為新的生命做好準備。人是自身發展的積極貢獻者,兒童的成長並非僅僅由基因、環境、家庭、社會等等影響,兒童的也創造著Ta身處的這個環境,影響著周圍的人和事。主動的人與變化的環境之間持續著互動作用,彼此互惠。儘管這是從一個整體的角度來看待,但不再是機械論的眼光,不再是絕對可預測可計算的,而是充滿巨大的不確定性,即充滿了無限的希望的過程與未來。
從此我們可以拋掉那些企圖將某些性格的養成單純地歸因的暢銷心理學書籍了,也要去掉那些傳統的類似“道德對稱論”那樣的關於什麼都可以遺傳的壞想法以及善惡、天性與教養等方面的二分法了。整體是一個複雜的構造,且這個構造在持續創造新的生態位,世界是在不斷地變化著的,人的發展是既連續又非連續的,具有強大的可塑型,而不是能夠被誰定好了角色拋到世界上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