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育兒觀念逐漸成熟,重視度不斷提高,嬰幼兒輔食市場規模持續上升。國內消費者對於進口嬰幼兒輔食的需求不斷擴大,包裝獨特的進口輔食在國內市場日漸走俏。如何挑選進口輔食成了一門“學問”。各國對不同產品的標準不一致,從正規渠道進口到中國市場銷售的產品,當然必須符合中國的國家標準。
中文標籤檢驗是進口輔食合格評定的一項內容,食品標籤是消費者購買食品的重要參考,準確規範的食品標籤才能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同時,海關總署指出,海關對每批正規渠道進口的食品都會出具《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證書上註明了品名、規格、生產日期、生產批號等詳細資訊,消費者購買時可向經銷商索取查證。
業內人士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明確規定,所有透過正規渠道進口的預包裝食品應當有中文標籤和中文說明書(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直接購自境外,可能無中文標籤,消費者可透過網站檢視商品中文電子標籤)。食品安全法規定,進口的預包裝食品、食品新增劑應當有中文標籤;依法應當有說明書的,還應當有中文說明書。標籤、說明書應當符合本法以及我國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要求。
對於嬰幼兒類食品,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釋出《進一步加強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管理公告》要求,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的中文標籤必須在入境前已直接印製在最小銷售包裝上,不得在境內加貼。值得注意的是,將於2022年1月1日實施的《進出口食品安全管理辦法》(海關總署第249號令)規定,進口保健食品、嬰幼兒配方食品和嬰幼兒輔助食品等特殊膳食用食品的中文標籤必須印製在最小銷售包裝上,不得加貼。
對於進口的預包裝食品標籤強調含有特殊成分或者標註營養成分含量的,也應當名實相符。《進出口食品安全管理辦法》規定,對於進口食品標籤、說明書中強調獲獎、獲證、產區及其他內容的,或者強調含有特殊成分的,應當提供相應證明材料。
有機食品在國際貿易中的比重越來越大,產品取得國外的有機認證(比如歐盟有機),能不能在包裝標籤上標示呢?《有機產品認證管理辦法》規定,進口的有機產品應當符合中國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的規定,並符合有機產品國家標準。未獲得中國有機產品認證的產品,不得在產品或者產品包裝及標籤上標註"有機產品"、"有機轉換產品"("ORGANIC"、"CONVERSION TO ORGANIC")等誤導公眾的文字表述。
然而,消費者經常會看到進口食品的不合格資訊。例如,今年5月10日,廣東新港海關對不合格進口“嬰幼兒大米粉”監督銷燬,貨物共1584箱,貨值18.8萬元。新港海關對一票申報品名為“嬰幼兒大米粉”的進口嬰幼兒穀類輔助食品實施現場查驗,經檢驗及複驗,該產品檢測專案鈣含量不達標,不符合《嬰幼兒穀類輔助食品》(GB 10769)的規定。海關對進出口食品的嚴格監管,不僅僅是確保食品安全,也要維護貿易公平。
從正規的平臺、商超渠道購買的進口輔食,有更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業內專家表示,進口輔食所帶來的異國風味自然值得領略一番,但首先要確保食品是否合格,是否會給健康帶來損害。如果沒有透過規範的程式、未經任何檢測檢疫的食品,可能存在安全隱患。所以,消費者要儘量選擇值得信賴的商家、認準各類檢測證書,認真比較後購買。
(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