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在日常工作、生活、學習中再尋常不過了,是交流的最基本方式,說話又是一門藝術,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就說明了說話的重要性。記得有一個笑話:說是一位女主人請客,到了吃飯的時間,還有一位客人沒來,左等右等,女主人有些著急,於是說道:“該來的不來,不該來的都來了”,恰好旁邊的一位客人聽到了,心想:那不是說我不該來嗎?於是很不高興地站起身向主人辭行走了,主人急忙挽留,隨口說道“我又沒說你,你走幹嘛”,其他的客人聽了,心裡說:沒說他,不就是在說我們嗎?於是起身也走了,女主人幾句冒失的話,不僅把精心準備的聚會說散了,也把自己的朋友得罪了。由此可見說話的重要性。
我國明代時期編寫的私塾啟蒙教材《增廣賢文》。又名《昔時賢文》、《古今賢文》。其絕大多數句子都來自經、史、子、集,詩詞曲賦、戲劇小說以及文人雜記,其思想觀念都直接或間接地來自儒、釋、道各家經典,以有韻的諺語和文獻佳句選編而成,語句通順,易懂,讀起來朗朗上口,便於記憶;內容上也十分廣泛,從禮儀道德、典章制度到風物典故、天文地理,幾乎無所不含。其中核心是講人生哲學、處世之道。
《增廣賢文》書名最早見之於明代萬曆年間的戲曲《牡丹亭》,據此可推知此書最遲寫成於萬曆年間,其中經過明、清兩代文人的不斷增補,逐漸改成現在這個模樣,清代同治年間儒生周希陶曾進行過重訂,也可以說是民間創作的結晶。
《增廣賢文》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是雅俗共賞的“經”的普及本。不需講解就能讀懂,就能領會到經文的思想觀念和人生智慧。全文共約4572字,約213段。其中涉及到人言談說話的有39句,佔到了全篇的18%,可見古代先賢認為言談說話的重要性。在現實生活中,語言是人們各種活動中基本的交流、交往的工具,學習先賢留給我們的寶貴經驗,管住嘴、說好話、會做事,為自己的工作、學習、生活營造好氛圍和條件。
下面把《增廣賢文》中涉及言談說話的句子分門別類地摘錄如下,供大家學習參考,因其語句通順,易懂,在此不做釋義,全憑個人理解。
一、學謹慎說話(10句)
酒逢知己飲,詩向會人吟。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
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誰人背後無人說,哪個人前不說人。
人貧不語,水平不流。
知音說與知音聽,不是知音莫與彈。
是非只為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
好言難得,惡語易施。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萬事勸人休瞞昧,舉頭三尺有神明。
利刀割體瘡猶合,惡語傷人恨不消。
平生只會說人短,何不回頭把己量。
二、學聽言識人(9句)
易漲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
同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人不通古今,馬牛而襟裾。
凡事要好,須問三老。若爭小可,便失大道。
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酒中不語真君子,財上分明大丈夫。
道吾好者是吾賊,道吾惡者是吾師。
會說說都市,不會說說屋裡。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
聖賢言語,神欽鬼伏。
三、學看社會現象 (8句)
有錢道真語,無錢語不真。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敬有錢人。
假緞染就真紅色,也被旁人說是非。
入門休問榮枯事,且看容顏便得知。
一人道虛,千人傳實。
牆有縫,壁有耳。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里。
殺人一萬,自損三千。傷人一語,利如刀割。
家中不和鄰里欺,鄰里不和說是非。
路不鏟不平,事不為不成;人不勸不善,鐘不敲不鳴。
四、學做人做事。(12句)
守口如瓶,防意如城。
力微休負重,言輕莫勸人。無錢休入眾,遭難莫尋親。
是非終日有,不聽自然無。
使口不如親為,求人不如求己。
成事莫說,覆水難收。
忍一句,息一怒;饒一著,退一步。
見事莫說,問事不知。閒事休管,無事早歸。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莫飲卯時酒,昏昏醉到酉。莫罵酉時妻,一夜受孤悽。
人各有心,心各有見。口說不如身逢,耳聞不如目見。
人間私語,天聞若雷;暗室虧心,神目如電。
為人何必爭高下,一旦無命萬事休。
以上種種,因水平有限,會有摘錄分類不盡之處,歡迎補充和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