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剿與反圍剿,是二戰陸地戰場的不變主題,相比之下,反圍剿作戰的難度更高,除非你具有頑強的防禦能力和靈活的作戰安排,才有可能轉被動為主動,贏得反圍剿作戰的勝利。
在歐洲戰場上,不為人知的南斯拉夫游擊隊就為我們創造了一場針對德軍山地軍反圍剿作戰的教科書,這就是蘇捷斯卡戰役,這場戰役也是鐵托的成名之戰。位於巴爾幹半島的南斯拉夫,也是二戰德軍侵略的物件之一。
在巴巴羅薩計劃之前,德軍就已經瓜分了南斯拉夫,但是南斯拉夫的人們並沒有放棄抵抗,鐵托領導的南斯拉夫游擊隊在各地不斷髮動對德軍的反抗,勢力越來越壯大,而德軍不勝其煩,終於開始了對南斯拉夫游擊隊的圍剿行動。
前三次反圍剿取勝之後,第四次反圍剿變得困難起來,德軍派出了山地軍主力,一舉拿下了游擊隊的中樞城市比哈奇,游擊隊們轉移到了大山裡,繼續威脅著德軍的交通線。德軍不得不開始第五次圍剿,除了德軍山地軍之外,幾乎所有的德意志僕從國都行動了起來,派遣出自己計程車兵加入戰鬥,總兵力甚至達到了13萬人,而鐵托的游擊隊只有1.2萬人還具有戰鬥力。
第五次圍剿德軍的保密工作相當完善,在戰鬥發起前鐵托甚至都對此毫不知情。1943年5月15日,德軍大舉進攻游擊隊,對鐵托部形成了包圍。游擊隊一方面要掩護傷員轉移,另一方面也要跟南斯拉夫本地的“切特尼克”武裝交戰,戰鬥十分慘烈。面對巨大的人數差異,游擊隊被迫轉移陣地,在蘇捷斯卡河谷和德軍交戰在一起。
雙方來回拉鋸,封鎖線被衝破了好幾次,但德軍又再次集結兵力佈防。最後倖存下來的游擊隊員只剩下六千多人,更別提平民的傷亡了。德軍依然十分惱怒,因為在他們眼裡,這一萬多人就該全部長眠在蘇捷斯卡河谷中,有六千多人逃脫簡直是個恥辱。大家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