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防止大家對標題文案產生誤解,首先需要說明的是,毛澤東所說的“上帝”,並非西方的上帝,而是特指中國的老百姓。因為在毛澤東心目中,人民群眾才是共產黨人的“上帝”。
在湖南保衛戰中,守衛衡陽的是方先覺得第10軍,在艱難的守衛戰中,部隊消耗殆盡,可是援軍卻遲遲上不來,無助的方先覺給蔣介石拍電報求援,卻最終等來的是蔣介石回覆的七個字:“祝上帝保佑你們!”
對於這樣的現象,在抗戰時期的國民黨軍中可謂司空見慣,因為不論是中央和地方,還是各部隊之間,都在打著各自的小算盤,乘勝追擊時錦上添花者居多,陷入絕境時雪中送炭者極少。所以,當一支部隊陷入敵人重重包圍的絕境之時,也就只能靠“上帝”了。
那麼,共產黨的軍隊是不是也信上帝呢?毛澤東說:“我們也會感動上帝的,這個上帝不是別人,就是全中國的老百姓。”
這就是兩黨的差距,這就是中國共產黨的軍隊即便是遇到再大的困難,也會在友軍和老百姓的幫助下迅速脫困,並突出重圍的原因所在。
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我國第一次取得的抗擊外敵入侵的完全勝利,但這一仗比世界上任何一場抗擊外敵入侵的戰爭打得時間都長,足足打了14年,而且傷亡也是史無前例的,足足有3500萬人為此付出了寶貴的生命。
那是一段不堪的歷史,所以我們常常不堪回首,但我們又不得不常常回顧這段歷史,因為誰也不願意再回到那樣的歷史之中。
我們通常所說的抗戰史主要分為三大塊:正面戰場、敵後戰場、國際力量。同時又將這三大塊劃分為四股力量:國民黨、共產黨、美軍、蘇軍。其中,由國民黨領導的武裝力量簡稱為“國軍”,由共產黨領導八路軍、新四軍、民兵游擊隊簡稱的“共軍”。
那麼,對於這四股力量?究竟誰的作用和貢獻更大?一直以來眾說紛紜互不相讓,可以說,一千個人的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利波特。
所以,從本篇文章開始,我們就分別對“正面戰場、敵後戰場、國際力量”三大塊在抗戰中各自發揮的作用做一次簡單拆解。
關於以國民黨的軍隊為主體力量的“正面戰場”——
從“盧溝橋事變”開始,國民黨在正面戰場上還經歷了淞滬會戰、太原會戰、南京保衛戰、武漢會戰等大大小小XX場戰役,共殲滅日寇53萬人。
期間,也出現了以佟麟閣、張自忠為代表的一大批民族英雄。佟麟閣犧牲時是29軍副軍長,1937年在守衛北平時犧牲,是抗戰爆發後為國捐軀的首批高階將領,現在北京有個街道叫“佟麟閣”,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張自忠將軍是抗戰期間陣亡的最高級別的一個國軍將領,他在同敵人的較量當中不幸中彈,為了不做俘虜,他掏出匕首割喉自盡,他的夫人聽到訊息後絕食七天,最後身亡。
也正是因為像佟麟閣、張自忠等這樣的一大批國軍官兵的英勇犧牲和頑強抵抗,才在正面戰場粉碎了日寇計劃三個月吞併中國的陰謀。
可是,如此英勇的國軍在蔣介石的指揮下,卻並沒有獲得該有的更大的戰果,這是為什麼?因為在整個抗戰過程中,蔣介石始終都是在消極地、片面地對待著這場戰爭。他對在這場戰爭一直都抱有四個顧慮,或者說是“四怕”:一怕日寇亡中國、二怕共產黨成氣候、三怕地方軍超過中央軍、四怕英美大老闆不滿意。
正是因為這樣的顧慮重重,才使得蔣介石在指揮作戰的時候總是以單純防禦為主,“以空間來換時間”的消極防禦思想,層層設防,步步後退。同時,他在排兵佈陣時還夾雜著自己的一些小心思,常常引起手下將領們的強烈不滿。
要知道,在北伐戰爭時期,蔣介石几乎是戰神般無所不能的存在,可是在抗日戰爭中卻顯得異常“無能”,其原因就是現在蔣介石的顧慮實在是太多了,以至於常常智商不線上,甚至還做了很多殺敵八百,自傷一千的荒唐事。
荒唐事之一是“花園口決堤”。為了阻止日軍進攻,蔣介石竟然採取了掘開花園口大堤的方法來遲滯日軍的進攻。雖說這個方法確實達到了預想中的戰略目的,但同時三個省40多個縣被淹,60萬因此直接或間接喪命,難民一度達到數百萬人,連年的黃泛區治理一直持續到了建國以後。
荒唐事之二是“長沙大火”。也稱“文夕大火”,在日軍即將進攻長沙的時候,蔣介石提出了他的“焦土戰術”,他要效仿當年庫圖佐夫火燒莫斯科大敗拿破崙的戰例,可是日本還沒有來攻打,長沙的火已經被點起來了,而且只顧著匆忙點火,竟忘了告訴老百姓,所以這場大火直接燒死了3萬人,整個長沙多數的房屋被燒掉了。
荒唐事之三是“防空洞慘案”。1943年,日軍出動大量飛機對重慶進行了數年慘無人道的戰略轟炸,日軍出動24架飛機分三批輪番轟炸重慶,空襲時長達5個小時,因為當時未及時對市民進行疏散,所以大量民眾湧向公共防空隧道(十八梯大隧道)中造成洞內人數接近飽和,由於管理隧道口的憲兵及防護人員緊鎖柵門,不準隧道內的市民在空襲期間出入隧道,在長達10小時的高溫和嚴重缺氧的情況下,上萬避難民眾因通風不暢導致窒息,同時又發生推擠踐踏,造成了駭人聽聞的防空隧道慘案,史稱"防空洞慘案"。
“花園口決堤”、“文夕大火”、“大隧道慘案”,史稱“三大慘案”,可以說每一件是由蔣介石給老百姓人為造成的水深火熱。
那麼,這樣的問題會發生在共產黨的身上嗎?絕對不會!因為這是由共產黨的人民性和它的宗旨意識決定的,也就是說,凡是損害人民群眾利益的事情共產黨都不會去做,而國民黨卻不需要有這樣的顧慮。
當時,在河南前線還有個說法叫“四害”:水、旱、蝗、湯。
“水”是黃河大水,“花園口決堤”淹了老百姓;“旱”是旱災,由於黃河決堤改道形成的連年乾旱;“蝗”的是蝗災,特指被稱為“皇軍”的日本人。而這個“湯”,則指的當時國民黨駐前線的最高指揮官湯恩伯。
作為蔣介石嫡系的湯恩伯所在的部隊,不但不積極迎戰戰,而且還大發國難財,魚肉老百姓。由於湯恩伯的消極抵抗,在面對日本人的進攻時,40萬大軍的防守讓日本人如入無人之境,幾乎是兵不血刃,37天竟然丟了45個重鎮、37座縣城。
在黃埔軍校的門口有一幅對聯:“升官發財請往他處,貪生怕死勿入斯門。”這是中國第一批革命者和黃埔人的初心,也是以蔣介石為首的中國國民黨的初心。
可是在短短的十幾年後,曾經那個在北伐戰場上壯懷激烈的蔣介石已經變成了一個行事畏手畏腳的政客,而這些出自黃埔軍校的將軍們,也早已把黃埔校訓忘得一乾二淨。不僅如此,他們還反其道而行之,這便是國民黨最終頹敗的根源所在。
不知大家對此怎麼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的真知灼見!
本專題共有三個篇幅,本文是第一篇,之後還有對“敵後戰場”和“國際力量”的專題解讀,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繼續跟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