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形意拳宗師李存義創辦了中華武士會,這吸引了很多武術愛好者來拜師學藝。李存義本著“習武救國”的想法,對於來拜師學藝的弟子也十分歡迎。然而,他唯獨拒絕了武功基礎紮實,又刻苦好學的唐維祿,不收他為徒弟,只是允許他看門,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說到民國時期的武術大師,李存義絕對是一個里程碑式的人物,他師從形意拳名家劉奇蘭與郭雲深,後來又拜八卦拳宗師董海川為師。光是苦練武藝,就用了數十年光陰。習成後多次比武,從無敗績,因此名揚天下。再加上他在刀術上造詣也很高,所以在武林界又有“單刀李”的美譽。
李存義不光武藝精湛,而且他還心懷“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思想,在八國聯軍侵華時,眼看國家就要亡在洋人的槍炮下。為了保家衛國,他毅然投身於義和團。不光在與聯軍作戰時身先士卒,而且他還率眾痛殺了不少聯軍,給聯軍造成了一定的損失。
因此在武林界,不管是從武藝來說,還是從武德來說,李存義都是威望很高的標杆人物。武林人士及民間武術愛好者,很多都是他的小迷弟。
所以,李存義創辦中華武士社,大家都奔走相告,因為這也意味著,李存義打破了傳統武術“傳單不傳雙”“傳內不傳外”等規矩。
儘管李存義創辦中華武士會,是想將各門派武術名家集結起來,讓更多的人有機會習武,從而真正實現全民習武的風潮。不過,相比太極拳、八卦拳等,形意拳在實戰中威力更大,特別是形意拳中的崩拳、劈拳,以及六合槍等,都是習武愛好者們渴望學習的武術。
所以前來拜師學藝的,大多是衝著李存義和形意拳而來。在那段時間裡,李存義教授的徒弟遍及全國。這也在無形中,抬高了形意拳在武林各派武功中的地位。
在來拜師學藝的武術愛好者中,有一個叫唐維祿的人。
說到唐維祿,那也是李存義的小迷弟之一。
唐維祿是天津寧河人,出生於1868年。
唐維祿家境貧寒,從小就跟著父母幹農活。那時節,不光苛捐雜稅多如牛毛,還有盜匪燒殺搶掠。身為社會最底層的勞苦大眾,自然是被壓迫得最慘的一批。他們就算勤勞肯幹,還是入不敷出,甚至連溫飽都難實現。
為了貼補家用,每到冬閒的時候,唐維祿就批發一點年畫和祭祀品,到各村叫賣。在叫賣的途中,他看到本就艱難的老百姓,要不斷忍受官匪的欺凌,自己卻無能為力。因此從那時起,他就立志成為一名懲強除惡的武術高手。
1903年,武術名家申萬林到唐維祿的家鄉教拳。已經35歲的唐維祿高興不已,立刻拜在了申萬林的門下,跟他學習形意拳。雖說年紀大了點,但唐維祿比起其他師兄弟刻苦得多,如此苦練數年,藝成之後,唐維祿被請到漢沽給人看家護院。
在那個年代,習武有兩個謀生之路:一是做鏢師,一是招徒授藝。唐維祿的武藝在地方上首屈一指,名聲也頗為響亮。因此他在護院的同時,還順便設了個拳場,收徒授藝。
儘管已經有了謀生的本事,但唐維祿卻仍然苦練拳腳,一心想練成神功。
然而,就在唐維祿44歲時,他的鼻子上長了個疙瘩。練武的人一看,就知道他練功夫的時候,氣路出了問題。也就是說,他的形意拳並沒有練到位。
唐維祿想找師傅指點,但是師父申萬林早就去了東北。不過,除了申萬林,唐維祿還很崇拜另一位形意拳大師,那就是李存義。
正好,李存義在天津創立了中華武士會,並且廣招弟子。於是,唐維祿和師弟傅長榮等人,也找到中華武士會,想要拜師學藝。
沒想到,傅長榮等人都順利地成為了李存義的弟子,唯有唐維祿被拒絕了。
原來,李存義嫌唐維祿年紀太大了。
本來,習武和練體操一樣,也都是少年時開始練習,再經過十幾年的苦練勤學,才能在武藝上有所建樹。年輕時比較適合學習,教起來悟得快,學得也快。但是人年紀大了後,不僅體質上輸給了年輕人,而且記憶力也不如年輕人。用李存義的話說,教這樣的徒弟,很費勁。
再加上他又把形意拳練岔氣了,要想端正過來,非常不容易。所以,李存義就拒絕了他。
被拒絕後,唐維祿可急壞了。他找到李存義的弟子張鴻慶從中“通融”,同時他還主動表示給中華武士會看大門,幹雜活。這樣一來,李存義才算勉強收留了他。
不過,雖說做了徒弟,但唐維祿卻因為要看大門,不能和其他師兄弟們那樣學習武藝。所以,他一看到李存義教授武藝,就站在旁邊看,並在心裡默默記下招式。等到夜深人靜的時候,他再一邊回想一邊練習。
如此過了4年,師兄弟們迎來了結業考核,這種考核就相當於現在的畢業考試。
由於李存義對徒弟們的考核很嚴格,所以能讓他滿意的寥寥無幾。
李存義正在搖頭嘆息時,唐維祿卻在考核中表現不俗,一路過五關斬六將,居然順利地通過了李存義的所有考核內容。並且不管是內功還是外功,都無可挑剔。
李存義對唐維祿的表現,感到十分意外,也就改變了對唐維祿的看法,所以在頒給他結業證時,還將專治跌打損傷的五行丹的秘方傳給了他。
讓李存義沒想到的,唐維祿領了結業證後,卻向李存義請求,想繼續跟師父學藝。李存藝當即就搖頭拒絕,他說:“你都48歲了,你以為中華武士會是養老的地方嗎?”
眼看這次真沒有希望了,唐維祿只得告別了李存義,回到了漢沽。
唐維祿跟著李存義學形意拳,雖然因為自己年紀太大了,李存義不願意教他。不過也有不小的收穫。除了學到了不少形意拳的武功外,他因為練拳走上了正路,鼻子上的疙瘩不僅得到了控制,並且在一個月後就消掉了。
當然了,還有一種說法是,李存義之所以那樣對待唐維祿,是因為唐維祿鼻子上長疙瘩,就是練得太狠,李存義需要給他卸勁。把勁卸了,他的氣路自然回到正道上來。讓唐維祿看門,他不能隨便走動,也就是給他卸勁的表現。最終果然起到了效果,唐維祿的勁卸了,他的武功路數,自然也就順了。
唐維祿回漢沽以後,依然給老本家“桐裕成”看家護院。並繼續設拳場,收徒授藝。
本來收徒弟是要有“見面禮”的,但出身窮苦的唐維祿,始終記得他年少時立下的幫助窮人的志向,因此他收徒弟不僅不搞儀式,還從不收學費。
凡是想來學藝的,他必先看上一眼,覺得是個學武的料子,就收為徒弟。
在教授武藝的過程中,如果發現徒弟是個可塑之才,他就把李存義給的五行丹的秘方抄一份給徒弟,以此鼓勵徒弟刻苦練功。
唐維祿平時對徒弟們十分和藹,只在教拳的時候非常嚴格。
有一次,唐維祿穿著一件月白色的馬褂,端著一碗炸醬麵一邊吃,一邊給徒弟們講授練功的訣竅。徒弟們正是年輕喜歡開玩笑的年紀,於是幾個人互相使了眼色,突然一擁而上,想把那碗炸醬麵打翻,淋到唐維祿的衣服上。
誰知,唐維祿手裡依然端著碗,只是走了一圈,竟然把這幾個徒弟都給撂倒了。臨了,唐維祿還不忘現場教學,告訴吃驚不已的徒弟們,他使用的是形意拳中的肩打、胯打和臀打,打法主要靠身體的扭動,不管是肩、胯還是臀,使得力都會像拳頭一樣打出去。
此外,唐維祿很有俠義精神。有一次,村裡的宋紳士被四五十個土匪威脅,要求他兩天內必須拿出2千兩銀子,如果沒有辦到,就血洗村莊。
宋紳士雖然在村裡有些聲望,但他卻不是個有錢有勢的人,而是因為他頗識些詩書,在村裡當私塾老師。讓他一個教書的先生籌2千兩銀子,顯然是不可能辦到的事。村裡人害怕土匪會血洗村莊,因此大家惶惶難安。
最後,宋紳士只好找到了唐維祿,希望他能想個周全的辦法。
唐維祿應承下來後,第二天早晨一大早,他就坐在宋家大門口。不一會,四五十個土匪就從大車店裡出來,連呼帶喊地來到了宋家門口。
儘管對方人多,但唐維祿並不害怕,反而迎上去客氣地告訴對方,他是“單刀李”李存義的徒弟,要求對方若是想敲詐,只能到別處去。
土匪們仗著人多勢眾,當然不聽唐維祿的話。其中有個很有些功夫的土匪頭目,突然衝到唐維祿面前,舉起拳頭劈臉就往下打。唐維祿輕輕一閃,躲過了那一拳,隨後飛起一腳,將對方踢出了一丈開外。
有個叫小鬍子的土匪,眼見大事不妙,趕緊掏槍。但唐維祿眼疾手快,一把扣住小鬍子的手腕,隨後奪下了他手裡的槍。待他再鬆手時,小鬍子的手腕已經正不過來了。小鬍子痛苦不已,一陣陣哀嚎。
土匪們這才知道,唐維祿的武功高強不是吹的。因此大家連連拱手求饒,連說,有眼不識泰山,還請高抬貴手。這樣,一場禍患才終於解除。
唐維祿雖說武功高強,但因為他收徒不收錢,再加上有俠義精神,還常常接濟別人,因此一生清貧。1944年,唐維祿在貧困潦倒中,走完了他的人生。他去世時,他的弟子和曾得過他幫助的百姓,無不自發前來給他送葬,也算是對他一生作為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