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夷簡是北宋名相、傑出的政治家。“憂國忘身”是宋仁宗給呂夷簡的評價。這個呂大人來頭不小,伯父就是太宗、真宗朝的宰相呂蒙正。呂老宰相親口向宋真宗推薦過他:“我侄兒呂夷簡,是個宰相的料。”
小呂出仕,在外交內政上成績優秀,真宗相當器重他,把他的名字寫在屏風上,時時關注小呂動向。
呂夷簡正式拜相,是仁宗繼位,劉太后垂簾聽政時。劉太后不時有想當武則天的衝動,老呂在小事上順著太后,在大原則上堅決不退步。
有效地剋制住了太后,使權力順利地回到仁宗手上,夷簡功勞很大。劉太后去世,宋仁宗親政,自己和養母、親母的關係和睦,呂夷簡貢獻極大,自然更加信任他。
宋仁宗有一次久病不能上朝,有一天感覺好一點,想召見執政大臣,於是命人召見宰相火速來便殿議事。呂夷簡被召見後,停了好大一會兒才動身,同事告訴他要快些走,他卻緩步向前。見了宋仁宗,仁宗說:“我久病才好,高興能與你們相見,你怎麼來得這麼晚呢?”呂夷簡從容地回答:“陛下身體不適,朝廷內外都很憂慮。一旦突然召見大臣,我們如果奔跑入宮,恐怕被人認為出了什麼不幸的事情,引起不安。”仁宗大為歎服,認為呂夷簡的做法符合宰相的體統。呂夷簡處理大事的方法,真是世事通達,諳熟人性。
慶曆年間,石介做《慶曆聖德頌》,文中對人的褒貶過於嚴厲,尤其對夏竦極盡詆斥。沒過多久,黨派紛爭開始,石介獲罪被罷官回鄉,死去。這時候正有山東舉人孔直溫謀反,有人說孔直溫曾經是石介的學生,於是夏竦就散佈說石介其實未死,是向北逃往胡人那裡去了。宋仁宗下詔將在南方任職的石介之子看管起來,又派欽差與東京刺史準備開棺查實。
當時呂夷簡任東京轉運使,對欽差說:“如果開棺發現是空棺,石介確實逃到胡人那裡去了,即使殺戮也不算殘酷。但萬一石介真的死了,朝廷無故刨人墳墓,這怎麼來教育後人呢?”欽差大臣問:“那如何完成聖上交辦的任務呢?”呂夷簡說:“石介死的時候一定有收殮屍骨的人,又內外親戚、本家以及來送葬的學生,總有幾百人;還有抬棺下葬等事,必然要僱傭人。現在把他們全部都找來審問,如果沒有異常,就叫他們寫下軍令狀,取保了結,也完全可以回稟聖上了。”欽差大臣就照呂夷簡所說的那樣處理了這件事。回京後,欽差向仁宗報告後,宋仁宗也明白了是夏竦的流言。不久後下旨,釋放了石介的妻子、兒女還鄉。
不為石介辯白,甚於為石介辯白。當石介作頌文的時候,正是呂夷簡被罷相而晏殊、章得象升職的時候,但他不念私怨而重國體,真是有宰相的度量啊!
呂夷簡是傳統權謀術的高手,用人識人上都有一套。范仲淹把呂夷簡當成死對頭,後來西夏崛起,挑戰大宋的權威,他又立馬把范仲淹用在西北戰場上,有效地制止住西夏的囂張氣焰。遼國人趁機敲竹槓,呂夷簡派大臣富弼出使遼國,保住了和平。都是知人善任的表現。
當宋仁宗還在為李太后服喪的時候,呂夷簡就勸他立曹氏為皇后。范仲淹就進言說:“呂夷簡又在教陛下做一件不好的事了。”過了幾天,呂夷簡對韓琦說:“此事外人不知道,如今皇上年歲已經大了,郭皇后、尚美人都因失寵被廢,後宮年輕貌美的妃子不可勝數,不抓緊冊立皇后,就不能整治後宮。”呂夷簡做每件事都有深意,就像這一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