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資本主義列強叩開了中國的大門。經濟、政治、文化入侵紛至沓來,攫取了大量在華特權。《馬關條約》簽訂前後,帝國主義入侵中國的步伐加速,各自劃分著在華勢力範圍。沙俄侵入了中國的東北、內蒙古、新疆地區;日本侵入了所謂“滿蒙”地區,割佔了臺灣(包括澎湖列島及金門、馬祖島嶼),並於1898年強迫清政府答應不把福建租讓給其他國家,使福建也成了日本的勢力範圍;1898年,德國強迫清政府訂立《膠澳租界條約》,以“租借”的名義強佔了膠州灣,把山東省變成了其勢力範圍;法國強佔了雲南邊境地區並取得了在廣東、廣西和雲南開礦的優先權,1898年,又強租廣州灣及其附近水域,將以上地區劃入其勢力範圍;英國則強佔了中緬邊境的中方地區,強迫清政府進一步開放了兩廣的一些城市作為商埠,1898年強租九龍半島和威海衛,並於同年迫使清政府宣佈不把長江沿岸各省讓與或租給他國,從此,長江流域淪為英國的勢力範圍;美國則於1899年照會各帝國主義列強:在“機會均等”“利益均沾”的基礎上,實行“門戶開放”政策。各列強基本贊同。中國更深地陷入了帝國主義列強共同控制的半殖民地深淵。
資本主義—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的入侵貫穿著互相爭奪的劇烈矛盾。英國對於法國強佔中國雲南與兩廣地區以及廣州灣深表不滿,也插足這些地區並將其勢力範圍擴充套件至長江流域以遏制法國;同時,英國為了阻擋沙俄勢力由東北地區南下,一方面積極扶植、支援日本在東北地區與沙俄對抗,另一方面迅速將其勢力範圍向膠東半島滲入、擴充套件;德國強佔膠州灣及膠東半島,與一直覬覦此地的英國和日本發生了直接衝突;日本將福建劃入其勢力範圍,與一直凱覦此地的法國發生尖銳矛盾;沙俄為對抗英國,支援法德兩國;美國則提出門戶開放政策以保持中國市場的完整性,企圖最終透過自身的經濟實力獨佔中國市場。
日本軍國主義利用帝國主義的矛盾,擴大對中國的侵略。甲午戰前,它既積極備戰,試圖入侵朝鮮與中國,又深恐入侵東北觸犯沙俄在華利益,所以積極謀求英國的支援。英國也想分化日俄兩國,並進一步利用日本遏制沙俄在中國的擴張,因此於1894年7月16日在倫敦簽訂了日英新條約,以表示支援日本,鼓勵日本開戰,英日同盟就此確立。當時的英國外相在條約簽字儀式上致祝辭說:“這個條約的性質,對日本來說,比打敗中國的大軍還有利。”日英新條約簽署後的第9天,日本對中國就不宣而戰。1904年至1905年的日俄戰爭也是英日同盟與沙俄在遠東對抗的產物。英俄在遠東的對立,居於帝國主義列強在華爭奪的主導矛盾的地位。在日俄戰爭前,日本一心想獨佔東北並報三國干涉還遼之仇,英國拉攏美國支援日本,法德兩國則支援沙俄。日俄戰爭,日本支出了總額達17.16億元的戰爭費用,其中有8億元是從英美金融資本界籌借的外債。正是利用了資本主義—帝國主義列強的支援、慫恿,日本軍國主義逐步積蓄了力量,豐滿了羽翼,膨脹了野心,邁出了更大的侵略擴張步伐。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戰爭的主要戰場在歐洲,歐美帝國主義各國先後捲入這場旨在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戰爭。日本利用歐美帝國主義列強暫時無暇東顧之機,以“對德宣戰”為幌子,出兵侵佔膠州灣及膠東半島,攻佔濟南和青島,奪取了膠濟鐵路,取代了德國在山東的地位。日本的迅速參戰(8月23日)使英美感到驚訝。英國認為,日本的參戰熱情是缺乏誠意的,是利用歐戰擴大其在中國的地盤,並無意分擔協約國對德戰爭的負擔。1915年1月18日,日本照會袁世凱政府,提出了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要求,主要內容是:第一,將山東由德國的勢力範圍變為日本的勢力範圍;第二,日本在滿蒙享有獨佔權;第三,漢冶萍公司由中日合辦;第四,中國沿海任何港灣和島嶼均不讓與第三國;第五,日本對中國政治、財政、軍事、警察等方面享有特權,中國政府應聘任日本人充任這些方面的顧問。“二十一條”提出後,日本向東北、山東增兵,派艦隊到廈門、吳淞、大沽威脅袁世凱政府。同時,又明確向袁世凱表示,若答應“二十一條”則支援其稱帝。在日本的威逼利誘下,袁世凱政府除對上述第五方面內容表示“容日後協商外”,於5月9日表示完全接受其餘條款。袁世凱政府接受“二十一條”,激起了中國人民的極大憤慨和強烈反對。日本提出“二十一條”,試圖獨佔中國,也一下子激化了它與歐美列強的矛盾。但因為處於戰爭之中,為防止日本倒向德國,英美除提出抗議並要求不得損害英美在華利益和門戶開放政策之外,未採取任何其他行動。法俄兩國則採取了觀望態度。袁世凱死後,日本寺內正毅內閣鑑於前任內閣侵華步伐過快、手段過於露骨和狂妄而使日本在國際社會聲名狼藉的教訓,採取了較為隱蔽但實質仍為獨佔中國的侵略方式。它給予黎元洪—段祺瑞政權大量貸款,促使其成為日本的傀儡;加緊扶植張作霖,促使其成為日本在東北的代理人,並極力直接控制東北的軍政財經大權。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在華投資劇增,日資不僅深入了中國的棉紡織業和麵粉加工業,而且形成了對中國大型煤鐵礦業的壟斷。1919年,日資直接開採和與中國合資開採的煤炭產量佔了中國煤炭總產量的60.4%。1918年和1925年,日資控制下的中國鐵礦產量佔了中國總產量的100%,日本瘋狂掠奪中國資源,由此可見一斑。當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歐美帝國主義列強捲土東來時,日本對華資本輸出總量已居列強前列。
日本在華侵略勢力的急劇擴張,引發了帝國主義列強爭奪在華權益的新一輪矛盾,形成了新的矛盾格局。日本提出“二十一條”後,美國認為這是對它向太平洋地區擴張的威脅。1917年夏天,日本派出以石井菊次郎為首的代表團訪美,經與美國國務卿蘭辛談判,簽訂了《蘭辛—石井協定》。該協定重申了帝國主義列強對華機會均等、利益均沾原則以及門戶開放政策,同時承認“國家間因領土接近而產生的特殊利益”,暫時緩和了日美矛盾。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會召開。在和會上,中國代表提出收回被日本侵佔的原德國在山東的權益、租借地和膠濟鐵路。美國代表出於維繫門戶開放政策的立場支援中國的要求。日本則為侵佔中國山東的權益作辯解,並威脅若滿足中國要求,將拒絕在和約上簽字。在英法兩國的默契下美國再次讓步,和會滿足了日本的要求。當時美國已經迅速崛起,在經濟上自19世紀90年代初起,已成為世界頭號強國。英法與日本聯合是為了阻止美國向太平洋區域的擴張,以維護其既得的殖民利益;但同時也十分擔憂日本獨佔中國的企圖徹底毀滅它們的在華利益。美國利用其兩重性,於1921年7月1日,向英、法、日等國提出倡議,召開一次國際會議,討論限制軍備和太平洋遠東問題。1921年11月12日,華盛頓會議開幕。1922年2月6日,美、英、法、日等國代表在華盛頓簽署了《華盛頓條約》(又稱為《九國遠東條約》),條約共九條,其基本內容和實際作用是將美國倡導的“機會均等”、“利益均沾”原則和門戶開放政策首次透過有約束力的國際條約的形式變成了列強公認的對華“國際準則”,並強迫日本在實際上退出了山東。美國爭取到英法的支援和合作(英國在此次會上,正式宣佈廢除英日同盟),使中國又恢復到了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地局面。
帝國主義爭奪侵華權益之矛盾的演化,使日本感到其在華既得利益和獨佔中國之方針受到現實的威脅,於是準備鋌而走險,加緊實施其獨佔中國之戰略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