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章武元年(221年),劉備東征孫權。昔日盟友,終是為荊州歸屬問題大打出手。為保江東無虞,孫權一邊向劉備示弱,好降低其警惕;一邊又派人前往曹魏稱臣,以穩曹丕之心。
面對孫權的示弱,侍中劉曄卻向曹丕諫言:“今還自相攻,天亡之也。宜大興師,徑渡江襲其內。蜀攻其外,我襲其內,吳之亡不出旬月矣。”
正如劉曄所言,曹魏佔天下疆土十之七八,其鋒芒之勢,就連吳蜀兩國聯手,也不過勉強抵擋。因此,曹丕若趁著孫劉交戰之時,對東吳發起突襲,他將有很大機率拿下東吳。東吳倘若滅亡,偏安一隅的西蜀焉能再有勝算?
一統天下近在眼前,可奇怪的是,曹丕非但沒有采納劉曄之策,還欣然接受了孫權的稱臣。
那麼,曹丕到底是怎麼想的,他為何不趁勢伐吳呢?
上圖_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
一、劉備的試探
劉曄勸說曹丕未果,後者曾給出解釋,見於《三國志·劉曄傳》注引《傅子》:“人稱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來者心,必以為懼,其殆不可!孤何不且受吳降,而襲蜀之後乎?”
曹丕的意思是:孫權既已降,魏再攻之,未免招致非議;既然選擇出兵,為何不進攻威脅更大的蜀國呢?
話雖如此,曹丕自己大概也知道:此時進攻蜀國,恐怕也撈不到多少好處。正如劉曄所說:“蜀遠吳近,又聞中國伐之,便還軍,不能止也。”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有此險道橫絕,加之諸葛亮坐鎮成都,曹魏想要在短時間內入蜀,的確頗為困難。更何況,蜀是攻者,吳御之,曹魏進攻蜀國,費力不討好不說,還相當於“圍魏救趙”,平白幫孫權解圍。
上圖_ 曹操(155年-220年)
實際上,曹丕對劉備還是頗為忌憚的。曹操去世後,劉備曾派遣韓冉入魏,名為弔唁曹操,實為試探曹魏虛實。
據《三國志·先主傳》注引《典略》記載:“備遣軍謀掾韓冉齎書吊,並貢錦布。冉稱疾,住上庸。上庸致其書,適會受終,有詔報答以引致之。備得報書,遂稱制。”
劉備得韓冉之信,隨即稱帝,緊接著又親征東吳。在伐吳期間,劉備對曹魏的防範措施,唯鎮北將軍黃權帶水師萬餘人而已。
這便意味著,劉備透過對曹魏的試探,有很大把握確定:此時,曹魏內部的“王權”更迭,讓曹丕分身乏術,沒有多少精力來摻和這場戰役。也正因如此,劉備才敢抓住這個機會興兵伐吳。
上圖_ 劉備(161年-223年)
二、曹丕的任務
事實證明,劉備的猜想是正確的。曹操死後,曹丕先是承襲王爵,而後又僭越稱帝。在此過程之中,各種麻煩接踵而來,以致於曹丕當時只想好好把政權給穩定下來。至於伐吳之事,便暫且擱置了。
那麼,曹丕在這個過程中,都遇到了哪些問題呢?從性質來看,可分為兩個大方向,一是鎮壓,二是拉攏。蠢蠢欲動之人,需要鎮壓;天下萬民與從龍功臣,需要拉攏與獎賞,而後“分一下蛋糕”。
獎勵可暫緩一陣,但有一些事,則需要儘快處理。儘管曹操在去世之前,已經將反對曹氏的力量給基本掃除,但曹丕需要解決的人或事,尚有不少。
這其中,不只有漢室忠臣和北疆羌胡,也不只有(不願與曹氏合作的)士族,還有軍隊和曹丕的兄弟們。
上圖_ 青州、徐州
據《三國志·臧霸傳》注引《魏略》記載:“建安二十四年,霸遣別軍在洛。會太祖崩,霸所部及青州兵,以為天下將亂,皆鳴鼓擅去。”
臧霸所統青徐兵,竟然擅自行動,還引起軍中譁變,這如何能讓曹丕安心?
是以,曹丕在不斷削弱臧霸兵權的同時,還不斷增強宗室將領曹休的權柄,終於趁著臧霸入朝述職之際,將其兵權奪去。
迫在眉睫的軍隊問題得到解決,曹丕又騰出手來,處置了兩個兄弟。
曹植是曹丕的最大競爭對手。因此曹丕在繼位之後,先是處死了與自己有舊怨的丁氏兄弟,剪除曹植一大臂助;而後又對曹植多加斥責,數改其封地,還派出監國謁者,監視其一舉一動。
上圖_ 曹彰(?-223年8月1日),字子文
曹彰雖然武力過人,卻缺少政治頭腦。曹操去世後,曹彰竟然直接向曹丕追問曹操璽綬何在,最終引來曹丕猜忌,不得進入朝堂中樞,沒有幾年,他便在入京朝拜時暴斃。
當然,雖說曹丕任務繁多,日理萬機,但他若鐵下心來進攻東吳,倒也不是沒有辦法。只需兩員大將,一路從合肥出兵,攻其濡須;一路南下荊州,從襄陽直入江陵。再加上劉備的迅猛攻勢,孫權又當如何?
但曹丕終究未能出兵攻吳,除上述原因外,也離不開孫權高明的外交手段。
上圖_ 東吳版圖
三、孫權的忽悠
按照慣例,孫權遣使向曹魏稱藩,需要交出“質子”。但當年曹操向孫權索取質子,便未能如願。因此,待孫權向曹丕稱臣之時,心有執念的曹丕便要求孫權將其長子孫登送往中原。
按《三國志·吳主傳》記載:“帝(曹丕)欲封權子登,權以登年幼,上書辭封,重遣西曹掾沈珩陳謝,並獻方物。立登為王太子。”
孫登,乃孫權精心培養的接班人,他又豈能將其送往曹魏為質?但隨著曹丕的發話,“曹魏攻不攻吳”這個問題,已經被轉變成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孫權到底送不送質子。
孫權若送質,曹丕自然大喜;可若是孫權堅決不送質子,身為“性情中人”的曹丕,勢必會因此大怒,就算趁勢攻吳,也不是不可能。
這個問題看似無解,但孫權的辦法便很簡單:那就是先答應曹丕,等拖到危機解除,再與之撕破臉皮。非但如此,孫權還很有先見之明的留了一個後手。
上圖_ 關羽敗走麥城
東吳擒殺關羽後,後者曾俘獲的魏將也大多落入孫權之手。平日裡,孫權對這些魏將好生招待,以博取他們好感。
後來,孫權向曹丕稱藩,便將於禁、浩周等魏國舊將送回故土。其中,浩周感念孫權之恩,在曹丕面前為其說盡好話,並篤定“權必臣服”。
據《三國志·吳主傳》注引《魏略》記載:“周既致詔命,時與權私宴,謂權曰:‘陛下未信王遣子入侍也,周以闔門百口明之。’權因字謂周曰:‘浩孔異,卿乃以舉家百口保我,我當何言邪?’遂流涕沾襟。及與周別,又指天為誓。”
在孫權“真心實意”的忽悠之下,浩周乃至曹丕都篤信孫權過段時日便會將孫登送往曹魏為質。直到蜀國兵敗而歸,曹丕這才恍然大悟,直呼“上當”。正當曹丕打算與孫權算賬之時,後者卻又故技重施,向曹丕求和。
上圖_ 孫權(182年-252年5月21日)
據《三國志·吳主傳》記載:“故先遣使者犒勞,又遣尚書、侍中踐脩前言,以定任子。”
就在曹丕再次等待質子之時,孫權卻又悄悄遣“太中大夫鄭泉聘於漢”,意圖與蜀漢重修舊好。在諸葛亮的主持下,孫劉聯盟再次達成合作。至此,孫權心安。
曹丕接連幾次被“鴿”,怒火中燒,不顧眾臣勸說,鐵了心要伐吳。只可惜,最佳時機已過。此時,東吳外患消除、內憂(山越夷民)已解,其上下一心抵禦外敵,曹丕焉能攻克?
作者:瀛洲海客 校正/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三國志》《三國雜事》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