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8年,日本開始明治維新運動,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並著手準備對外擴張。明治天皇即位之初,即確立了以武力開拓萬里波濤,使“國威佈於四方”的侵略擴張政策,侵略的矛頭首先指向近鄰朝鮮和中國。1874年,日本出兵侵略中國領土臺灣。1876年,日本又脅迫朝鮮簽訂《江華條約》,獲得了通商租地等特權。1882年,又迫使朝鮮簽訂《仁川條約》,取得在漢城駐兵的特權,與清政府爭奪對朝鮮的宗主權。1884年,日本在朝鮮製造甲申政變。朝鮮國王在清軍幫助下平息了政變。日本卻以此要挾清政府,於1885年脅迫清政府簽訂中日《天津會議專條》,規定朝鮮如有重大事件,中日兩國有同等派兵權,這就為後來大規模進兵朝鮮、發動侵略戰爭提供了依據。此後,日本加緊進行侵華戰爭準備,擴充軍隊,改善武器裝備,派遣大批特務進入朝鮮和中國東北、華北等地蒐集情報、繪製地圖。1887年,日本參謀本部擬定《征討清國策》1893年決定成立戰時大本營,完成了侵略朝鮮和中國的準備。
對於日本的侵略野心,中國清朝政府最初缺乏清醒的認識,對日本在中國臺灣和朝鮮的侵略行動,始終採取妥協退讓的政策。及至後來日本侵入朝鮮,策動政變,才使清政府認識到“日本近在肘腋,永為中土患”,並注意加強海防、發展海軍、整頓陸軍,國防力量有所加強。但封建政府的弊端不斷暴露所以甲午戰爭最終以清朝戰敗結局,但是這次戰爭也可以說是清朝末期在對外戰爭開始前實力最為接近的一次,下面我們就對比一下雙方參戰的實力對比以及其失敗原因。
甲午戰爭主要是以海戰形式,清朝在本次出動的是當時有世界第九,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北洋水師是當時清廷在認識到自己與世界的差距後,於1888年(光緒十四年)12月17日于山東威海衛的劉公島正式建立的,清政府每年撥出400萬兩白銀給予海軍建設,但甲午戰爭前撥款已經大大減少,導致艦艇數量和質量得不到保證和更新。1888年成立的北洋海軍,擁有各種艦艇25艘,其中包括2艘鐵甲艦鐵甲艦定遠與鎮遠,訂購與德國是北洋水師主力。但是日本聯合艦隊實力明顯強於北洋水師的。甲午戰爭前4年,清朝依然佔有27000噸比17000噸的海軍總噸位優勢。但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時,日本海軍總噸位暴漲至72000噸,全面壓倒清軍。 而實際參戰的兩國主力艦隊中,也是日本聯合艦隊以4.1萬噸反超北洋水師的3.5萬噸。而且日軍是新艦,北洋水師是老艦,日方無論在質量和數量上都佔優勢。 人員就不比了,這對海軍沒多大意義,而且基本上是與總噸位成正比的。 所以,北洋海軍遠東第一隻是曾經的輝煌了,在甲午戰爭爆發前已被日軍以驚人的速度反超了。還有無論戰略戰術上都是日本強。戰略上日本的厚積薄發,精心策劃多年,有備而來,處積極進攻態勢,全國軍民士氣高昂,君臣同心協力。清朝認為日本是“蕞爾小國”,麻痺輕敵,沒有做任何戰爭準備,倉促應戰,處被動防禦地位,士氣低彌,君臣將領們各有小算盤,未形成合力。 戰術上,日軍作戰設計明確,海陸軍配合默契,作戰指揮果斷,士兵戰技術熟練。清軍沒有像樣作戰計劃,海陸軍間甚至陸軍內部各部隊處各自為戰、消極抵抗狀態,指揮混亂。所以軍隊實力第一要素是武器裝備,第二要素就是士兵素質,不可否認戰爭中也出現瞭如鄭世昌等英雄,但是依靠少數人是不可能改變戰局的。
甲午戰爭的失敗表面是因為日本海軍實力對北洋水師的反超。其更深層次的原因就是因為國家實力的超越,制度的優越性。但是清朝的GDP是日本的幾倍,但其財政收入卻遠不如日本。在日本天皇都勒緊褲子買軍艦的時候,清朝的貴族們荒淫無道想法設法將軍費裝入自己的腰包。這樣一個腐敗封建的政府和軍隊是打不贏戰爭的。所以甲午戰爭就是當時清朝與日本在世界程序中的歷史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