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離我們最近的一個封建王朝,今天我們來說說清朝是如何興於祖孫倆而亡於祖孫倆的事蹟。
愛新覺羅·福臨:即清世祖(1643年-1661年在位),滿清第三位皇帝,清朝入關的首位皇帝。
(一)
順治元年(1644年),清軍在山海關打敗李自成的農民軍,隨即做短暫的休整,即向北京進發。四月三十日晚上,多爾袞在薊縣獲悉大順軍已經撤離北京,命令多鐸、阿濟格和吳三桂等帶領精兵火速追擊,目的是進一步重創大順軍,儘量截留被大順軍運走的金銀財物。他自己率領部分兵力於五月初二日由朝陽門進入北京。當時北京城裡的官紳士民並不清楚吳三桂已經投降清朝等情況,紛紛傳說吳軍殺敗大順軍,奪回明太子朱慈烺,即將送回北京即位,因此準備了皇帝的鹵簿法駕出城迎接。沒想到昂然而來的是清攝政王多爾袞,許多人大吃一驚偷偷溜走,少數官僚則將錯就錯地把多爾袞迎入劫後僅存的武英殿,拜倒在愛新覺羅皇室腳下。
(二)
順治元年(1644年)6月,多爾袞與諸王貝勒大臣商議決定,遷都北京。清廷遷都北京既是出於統一中原、雄霸九州的目光,也是基於退可出關外的戰略考慮。
清廷以多爾袞為首者認為要“以圖進取”,必須遷都北京,只有佔據這個關口才能進而統一全國,“以建萬年不拔之業”。8月20日,清朝開始遷都。9月,順治帝從盛京(瀋陽)到達北京。10月初1,順治帝在皇極門(順治二年改稱太和門)向全國頒佈登基詔書,清王朝正式定都北京,開始了以北京為都城的長達260多年的封建統治。
(三)
今天我們主要講的是興於清朝的祖孫倆,孝莊皇后是我國清朝的著名賢后,她輔佐了清朝三代帝王,是一位在歷史上德高望重的傳奇女性,他與孫輩皇帝康熙的感情十分深厚。孝莊太后博爾濟吉特氏,是努爾哈赤的兒媳,皇太極永福宮莊妃,順治皇帝的生母,康熙皇帝的祖母。她機智過人,善於謀略,身歷天命、天聰、崇德、順治、康熙五朝,兩輔幼主,權位並重,是清朝唯一的一位太皇太后。
孝莊太皇太后
康熙帝回憶說:“朕自幼齡學步能言時,即奉聖祖母慈訓,凡飲食、動履、言語,皆有矩度。雖平居獨處,亦教以罔敢越軼,少不然即加督過,賴是以克有成。”祖孫感情融洽。
就在清朝軍隊進關之後,當時的順治皇帝因為在年輕的時候就去世了,這個孝莊太后為了皇位簡直就是貢獻出了相當大的犧牲,並且還用了很多的心血,所以肯定不會看著這個皇位最後落到了別人的手中,也不會讓自己的孫子當不上皇帝,所以肯定就會想非常多的方法。因此,這個孝莊太后就下意識的選擇了當時得過天花的玄燁,讓他開始繼位坐上了皇位。這位皇帝也就是後來我們大家熟悉的康熙皇帝。
並且孝莊太后為了要保證康熙的皇位可以坐的更加安穩,所以當時的孝莊太后還幫助了康熙選擇了繼位輔政大臣來輔政他,這幾位大臣分別有索尼,鰲拜,遏必隆和蘇克薩哈,雖然他們一直都在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來輔佐康熙來管理朝政,也讓當時很小的康熙能夠得到相當好的鍛鍊。而孝莊太后為了能夠讓這四位輔佐的大臣能夠用自己的全部幫助康熙,所以當時的孝莊太后還讓康熙迎娶了當時索尼的孫女和遏必隆的女兒,並且使用了聯姻的辦法讓他們盡力的幫助了當時還小的康熙。而這兩個人在最後確實也是幫助康熙皇帝能夠上位做了很大的功勞。如果當時沒有這兩個人,當時年幼的康熙是很難能夠坐上皇位,並且還是坐得如此穩當,如果康熙坐不穩的話,那麼後來的雍正和乾隆就更是不用提了。所以清朝開創的康雍乾盛世有著孝莊太后不可抹殺的功勞。
(四)
說了興清的祖孫倆我們再來說說亡清的祖孫倆,我們先簡單介紹下隆裕太后:隆裕,1868年2月3日出生,姓葉赫那拉,名“靜芬”,小名“喜子”,滿洲鑲黃旗人,父親葉赫那拉·桂祥,慈禧的弟弟。慈禧是靜芬的姑媽。光緒十四年(1888年),她被慈禧太后欽點成婚。光緒比她小3歲,是她的表弟。
(五)
慈禧太后在她74歲去世前,她便將隆裕太后選成了自己的接班人。從這裡可以看出,慈禧太后對隆裕太后還是很信任和賞識的,不然她也不會把這麼大的國家交給隆裕太后去管理的。
因此,在慈禧太后駕崩後,隆裕太后真正成了清朝實際的掌舵者,她就是當時中國最有權勢的女人。她處在這個位置上,至少可以在皇宮中作威作福,讓國人景仰。她的身份是正兒八經的太后,她是光緒皇帝的正妃,也是最尊貴的皇后。
光緒死之後,她成為宣統帝名譽上的母親,也就成為天下垂簾聽政的第二個女人。但是,她在清王朝的最後3年裡,她卻沒有掌握大清帝國的大權,而是有載灃掌握朝廷大權。由於載灃思想頑固僵化,又沒有慈禧的政治統治手腕,而且還因組建皇族內閣激化國內矛盾,最後導致發生各省脫離清廷的事情,引起清王朝走向最後滅亡的革命。就在這種關口,歷史將隆裕太后推到了風口浪尖。
在國內南北和談的整個過程之中,隆裕雖然也產生過一些幻想,但她卻堅持了這樣幾點:
1.是沒有以血腥的手段對付革命黨人;
2.是沒有耍過任何政治手段和搞過任何陰謀阻擋清廷退位,更多的是擔心宣統小兒性命安危;
3.是對周圍的人從來沒有怪罪和責罰或者殺滅,甚至是透過各種手段讓她退位的袁世凱,她不但沒責怪,反而強調“你看該怎麼辦就怎麼辦吧,無論大局如何變化,我也不會怪你。將來皇帝大了,有我在,也不會怪你。
(六)
說實話,作為皇后,在宮中20多年,慈禧太后所使用的手段,她不可能不知道。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兒跑?可是,隆裕從來沒有耍過兩面派,沒有給袁世凱與南方的和談施加什麼壓力和亂子,或者玩弄過什麼見不得人的花招。
她也沒有支援過皇親國戚中的抵抗派,沒有支援他們遷移熱河繼續分治天下、作最後垂死掙扎。如果她是個膽大妄為的婦人,權力慾強的婦人,手握有清廷大權,怎麼也會弄些事情出來。清廷最後和平退出政治舞臺,沒有釀成鎮壓和垂死掙扎的血案,無不與隆裕有關,因為她手中握有最後的權柄,可是,她的性格和心性的善良,在最後的政治風暴中表現出來的只是和平且平靜,寧願自己流淚到天明,也不給天下添亂。這不是多數人能夠做到的。
(七)
正是這樣一位悲劇女性,親手結束了清朝統治,也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統治。1912年(中華民國元年)1月1日,中華民國宣告成立。同年2月12日,清宣統帝正式下詔退位,清朝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