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宋匾 熠熠生輝
龍門印象系列之十三
孫承安
龍門孫氏宗祠,莊嚴靜謐。環顧四周,一塊塊古舊的匾額,承載著孫權故里千年滄桑的厚重歷史。其中,偏廳牆上一塊斑駁的木質匾額,上書“彝鼎留芳”四個鎏金大字,尤為引人注目。
這是一塊宋匾,已有700多年曆史,據說是浙江省迄今發現並完整儲存下來的三塊宋匾之一,具有很高的歷史文物價值。
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那場浩劫中,龍門有很多文物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甚至毀壞。所幸的是,龍門小學食堂的一位燒飯大伯,幾十年來一直用這塊“彝鼎留芳”匾鋪床,別人不知道,就連他自己也根本意識不到此為何物,從而使之躲過一劫,完整地儲存了下來。
鼎彝,泛指古代祭祀用的鼎、尊等禮器,視為立國的重器,是政權的象徵。後指代禮教、禮法,常理,法理。“彝鼎留芳”匾,默默訴說著龍門孫氏前賢孫祁剛正不阿的廉政故事。
孫祁,字翊光,是龍門孫權第34世,龍門孫氏第9世,宋理宗時任大理寺評事。大理寺相當於現在的最高人民法院,評事相當於審判官。因其排行十八,人稱“十八評事”。
當朝權臣史彌遠把持朝政,專權誤國,廢黜趙竑太子之位,便誣趙竑僭逆,交大理寺審理。時任大理寺評事的孫祁,欲公正執法,還趙竑以清白。然孫祁為其翻案之舉,最後被稱作“忤旨”而罷官。孫祁回鄉後,於龍門溪水之西,過起窮耕苦讀的生活。史彌遠死後,理宗皇帝派翰林學士貞德秀來龍門訪問他時,孫祁已老死三年。貞德秀十分欽佩孫祁的氣節和人格,於是贈“彝鼎留芳”一匾來讚譽,並昭告世人,孫祁執法嚴明,不徇私情,以國家利益為重,不計個人得失,不顧個人安危,這種精神必將流芳百世。
我們知道,法治是人類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大到國家的政體,小到個人的言行,社會秩序需要在法治的框架中執行。而法治又必須透過法律的形式化制度和執行機制來實現的。然而,再好的法律與制度,都需要人來實現與執行。
觀照歷史,我們不難發現這樣兩個基本的事實:
第一個事實是,不管在哪種社會形態下,也不管是哪種法度的推行,必然要觸動部分階層或個體的既得利益,因此,推行法制的過程必然是一個推行與反推行的針鋒相對的博弈過程。由此,也決定了推行者的跌宕沉浮,命運多舛。
如東漢時期名臣楊震,任內因正直不屈權貴,又屢次上疏直言時政之弊,為中常侍樊豐等所忌恨。後被罷免,又被遣返回鄉,途中飲鴆而卒。
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范仲淹,曾因秉公直言屢遭貶斥。後出任參知政事,上疏《答手詔條陳十事》,提出十項改革措施。慶曆五年(1045年),新政受挫,范仲淹又被貶出京。
林則徐,清代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他從政為官40年,先後擔任多職,官至一品。因為禁菸和抗英,卻遭投降派誣陷,道光帝下旨,革了林則徐的職,“從重發往新疆伊犁,效力贖罪”,使林則徐成了朝廷的一名“罪臣”,遭受了5年悲壯的流放生活。
諸如此類的人和事,歷朝歷代都有,難以一一列舉。
第二個事實是,歷史是公正的,功過是非,自有後人評說。只要順應歷史潮流,代表的是國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即使一時遭遇不公正待遇,但最後塵埃落定,仍會在百姓心中成為一座不朽的豐碑。
如前面提到的楊震,順帝繼位後便下詔平反;范仲淹倡導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為後世歷代仁人志士所稱頌;林則徐正直清廉,為人民所敬仰,尤其是在赴戍途中,與妻子在古城西安告別時寫下的詩句“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成了不朽的經典名句。
由此看來,龍門的孫祁生前身後所發生的一切,也都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彝鼎留芳”匾,儘管年代久遠已經斑駁,但必將永遠熠熠生輝。因為,清正廉明者,定會千古流芳!這是一個永恆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