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爐山南北有村。
山北,有龍洞村和柯木塱村;山南,有岑村、凌塘村。
村中老人都說山間曾經有猛虎出沒。且反覆言之,鑿鑿。
於是,信了。
回應說,白雲山有,這裡也應有。
都笑。
對這座海拔僅321.8米的丘陵,遂有了別樣的觀感。
火爐山在白雲山東,是天河區東北丘陵地帶的組成部分。
它不是火焰山,無火,但熱。據《廣州市地名志》記載,火爐山因山上溫度高,蒸發量大,別名“水蒸山”。
它最初的名字應是“火羅嶺”,何時改稱“火爐山”?暫不清楚。
據考,最早稱此山為“火羅嶺”的,是清雍正時期編印而成的《古今圖書整合》,其載火羅嶺“自麓至頂皆巨石,在龍眼鄉東南。”成圖於1924年的《番禺縣七十六堡輿圖》仍標為“火羅嶺”。成圖不早於1932年的《番禺縣圖》,則標為“火爐山”。
至於火爐山是葫蘆山的粵語諧音之說,很可能是誤解。實際上,在火爐山北(金葫工業區附近),有座丘陵稱“葫蘆嶺”。相近之地,出現兩座同名山崗,可能性極低;又,火爐山形並不像葫蘆。因此,此說不知是何時何幫編造出來,併為眾口同傳的。
這座山長約3千米,面積6平方千米,與天天鹿湖森林公園、龍洞森林公園構成了天河北部的屏障。
山林蔥鬱,清靜,有河、湖嵌于山中。
若運氣好,可聞空山鳥鳴。
天晴時,立於主峰白架頂,可南望小蠻腰。
上下山,有三種不同質地的路:溪邊路、柏油路、石梯路。
溪邊路,伴水行,夏日清涼;柏油路,視野廣,怡養心神;石梯路,練腳力,享穿林風。
夜行火爐山,月光下,山風裡,感覺山間四處有虎眈眈。
白日裡,虎無蹤影,只剩形狀各異的石頭。
而且石頭真多,大石小石滿山坡。
這不同於隔壁的白雲山,但與帽峰山、鳳凰山一致。
這些石頭都是花崗岩。或三五堆疊,或獨自成景。
很多石頭呈現為渾圓無稜角的“石蛋”。
其中一些石頭,裂縫平直,一分為二,如刀斧劈;又有人說,那是“雷劈石”。
另一些獨立於別的石頭之上,人稱“飛來石”或“天石”,如“豬頭石”、雞枕石。
這些岩石形貌有異,但經歷都相似:它們原本一體,埋於地表下。但地殼向上的抬升力,以及地表水侵風蝕作用下,岩石沿著自身的節理、構造裂隙不斷分崩離析,遂成“雷劈石”;及至稜角被磨平,遂成石蛋。受此影響,很多岩石脫離岩基,各立山頭,遂成“天石”。
這純粹的自然力塑造,用時已超億年。
這種自然地理景觀,地理學界稱之為“花崗岩地貌”。
按照地理學家的觀點,“石蛋”的出現,意味著它已演化到了老年期。
正如你所見,很多岩石正在老去。
因為石蛋,火爐山顯著區別於白雲山。
可以說,花崗岩地貌撐起了火爐山的顏面。
但絕不僅限於此。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越秀山的五羊石雕、海珠廣場的廣州解放紀念雕像。
這兩座石雕,都陳列於廣州近代中軸線上。這是大家都知道的。
事實上,它們還有更親密的關係——兩座石雕的石料,據稱都來自同一個地方——火爐山。
這裡的黑雲母花崗岩,巖質細膩,斑晶較少,被確認為石雕良材。
這些石雕背後,還藏有一個更大的故事。
主人公是來自東江流域的石匠,特別是五華和惠東一帶的。
這些穿州過府搵食的匠人,從清代起就聚於省城北邊的丘陵地帶。
他們從事石雕製作,既為建築(如石室)備石構件,也為城裡人鑿墓碑。
這樣的石匠流動一直持續到建國後。
據稱,上面提及的兩座石雕,製作者就是來自五華的石匠。
他們參與了包括上述兩座雕像挖石、運石、製作的流程。
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火爐山周邊、沙河流域出現客家人聚落的原因。
很多人都認為,火爐山遠不及白雲山。
無論是風景,還是人文。
確實,從豐富性上看,火爐山確實不及它西邊的兄弟。
但就景而言,那望一眼即可穿越億年的石景,白雲山可是稀缺。
至於美與不美,得由個人的眼睛與心去評判。
輕信別人點評,就不會有自己的風景。
人文,火爐山確實弱。一座能仁寺,白雲山就可吊打火爐山。
只是,別忘了,火爐山曾有虎。
這一帶流傳的黃牛牯搏虎救小牛而成牛佛,以及楊觀寶兄弟打虎的傳說,是可為這座丘陵增彩添色的。
將傳說以石雕凝固,或大有可為。
況且,人們上山祭牛佛的風俗,消失也不過數十年。可救。
畢竟,人與自然的和諧,在法律之外,也需要一些具人間溫暖的紐帶。
山中小景:蝶戀花